鈍藥野木瓜
分布地區
產於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四川、貴州。模式標本采自廣西瑤山。
形態特征
木質籐本,全體無毛。小枝幹時灰褐色,有線紋,直徑34毫米。掌狀復葉有小葉57片;葉柄長46厘米;小葉近革質,嫩時膜質,長圓狀倒卵形、近橢圓形或長圓形,長57(9)厘米,寬23厘米;頂端急尖或有時漸尖,基部近圓或鈍,上面深綠色,干時灰欖綠色,下麵粉綠色,干時黃綠色,基部葉脈近三出,側脈每邊57條,與中脈及纖細的網脈均在上面凹陷,下面微凸起;小葉柄長720毫米,中間一枚最長。花雌雄同株,白色,數朵組成總狀花序;花序長3.57厘米,2至多個簇生,與葉同自芽鱗片中抽出;總花梗纖細;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雄花:萼片近肉質,外輪3片狹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2毫米,寬2.54毫米;內輪3片狹線形,長8.59毫米,寬0.81毫米;雄蕊長5.56毫米,花藥不等長,分離,直,頂端完全無凸頭,花絲長3.54毫米,上部稍分離,下部合生為細圓筒狀;退化心皮絲狀。雌花:萼與雄花的相似;心皮3,卵狀圓柱形,長約4毫米,柱頭近頭狀;退化雄蕊鱗片狀,直徑約0.2毫米。果長圓形,長可達7厘米,寬4厘米,厚3厘米,兩端略狹,果皮熟時黃色,干後變黑色,平滑或有不明顯的小疣點。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吳印禪(1936)發表本種時將其置於鈍藥群Gruppe III Obtusa Wu,並在描述中說明它的雄蕊藥隔完全不突出,花藥鈍頭,無附屬體,花絲下部合生為細圓筒狀,上部分離。有作者(覃海寧1997)將本種歸於倒卵葉野木瓜S. obovata Hemsl.中,經研究解剖這兩個種的許多份標本,發現S. leucantha的雄蕊特徵與原始描述所寫的一致,它的雄蕊長5.56毫米,花絲遠較鈍頭的花藥長,而S. obovata的雄蕊較短(長3.54毫米),具小凸頭的花藥與合生達頂部的花絲管近等長或花藥稍長。這一性狀較為穩定。雖然S. obovata的小葉形狀和大小變化較大,且與S. leucantha的小葉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兩個種仍然是有區別的,不宜將它們歸並。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30094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山谷溪邊或丘陵林緣。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