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
分布地區
形態特征
腎蕨為中型地生或附生蕨,株高一般30-60厘米。地下具根狀莖,包括短而直立的莖、匍匐匐莖和球形塊莖三種。直立直立莖的主軸向四周伸長形成匍匐莖,從匍匐莖的短枝上又形成許多塊莖,小葉便從塊莖上長出,形成小苗。腎蕨沒有真正的根系,只有從主軸和根狀莖上長出的不定根。地部(即從根莖上長的葉)呈簇生披針形,葉長30-70厘米、寬3-5厘米,一回羽狀復葉,羽片40-80對。初生的小復葉呈抱拳狀,具有銀白色的茸毛,展開後茸毛消失,成熟的葉片革質光滑。羽狀復葉主脈明顯而居中,側脈對稱地伸向兩側。孢子囊群生於小葉片各級側脈的上側小脈頂端,囊群腎形。
生長習性
常地生和附生於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幹上。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3~9月為16~24℃,9月至翌年3月為13~16℃。冬季溫度不低干8℃,但短時間能耐0℃低溫。也能耐30℃以上高溫。腎蕨喜濕潤土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春、秋季需充足澆水,保持盆土不幹,但澆水不宜太多,否則葉片易枯黃脫落。夏季除澆水外,每天還需噴水數次,特別懸掛栽培需空氣濕度更大些,否則空氣乾燥,羽狀小葉易發生卷邊、焦枯現象。腎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較低的光照,切忌陽光直射。規模性栽培應設遮陽網,以50%~60%遮光率為合適。 蜈蚣草,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鉛等重金屬的植物。 蜈蚣草中的砷含量竟可以達到1-2%,而且多集中於地上部分,可做改良土質土壤,一年可以收割三次之多。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主任陳同斌,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國內砷最為集中分佈地帶之一的廣西環江地區,經長達3年時間研究找尋,一座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石門礦被科研人員發現,並將該礦附近100多種植物納入搜索圈。經層層篩選以及遺傳性能鑒定,當地大量存在的一種優勢植物——蜈蚣草勝出。
栽培繁育
常用分株、孢子和組培繁殖。 1、分株繁殖:全年均可進行,以5~6月為好。此時氣溫穩定,將母株輕輕剝開,分開匍匐枝,每10厘米盆栽2~3叢匍匐枝。15厘米吊盆用3~5叢匍匐枝。栽後放半陰處,並澆水保持潮濕。當根莖上萌發出新葉時,再放遮陽網下養護。 2、孢子繁殖:選擇腐葉土或泥炭土加磚屑為播種基質,裝入播種容器,將收集的腎蕨成熟孢子,均勻撒入播種盆內,噴霧保持土面濕潤,播後50~60天長出孢子體。 3、組培繁殖:常用頂生匍匐莖、根狀莖尖、氣生根和孢子等作外植體。在母株新發生的匍匐莖(3~5厘米)上切取0.7厘米匍匐莖尖,用75%酒精中浸30秒,再轉入0.1%氯化汞中表面滅菌6分鐘,無菌水沖洗3次,再接種。培養基為MS培養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萘乙酸0.5毫克/升,莖尖接種後20天左右頂端膨大,逐漸產生一團GGB(即綠色球狀物),把GGB切成1毫克左右,接種到不含激素的MS培養基上,經60天培養產生叢生苗。將叢生苗分植,可獲得完整的試管苗。
主要病蟲害
常用分株、孢子和組培繁殖。 1、分株繁殖:全年均可進行,以5~6月為好。此時氣溫穩定,將母株輕輕剝開,分開匍匐枝,每10厘米盆栽2~3叢匍匐枝。15厘米吊盆用3~5叢匍匐枝。栽後放半陰處,並澆水保持潮濕。當根莖上萌發出新葉時,再放遮陽網下養護。 2、孢子繁殖:選擇腐葉土或泥炭土加磚屑為播種基質,裝入播種容器,將收集的腎蕨成熟孢子,均勻撒入播種盆內,噴霧保持土面濕潤,播後50~60天長出孢子體。 3、組培繁殖:常用頂生匍匐莖、根狀莖尖、氣生根和孢子等作外植體。在母株新發生的匍匐莖(3~5厘米)上切取0.7厘米匍匐莖尖,用75%酒精中浸30秒,再轉入0.1%氯化汞中表面滅菌6分鐘,無菌水沖洗3次,再接種。培養基為MS培養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萘乙酸0.5毫克/升,莖尖接種後20天左右頂端膨大,逐漸產生一團GGB(即綠色球狀物),把GGB切成1毫克左右,接種到不含激素的MS培養基上,經60天培養產生叢生苗。將叢生苗分植,可獲得完整的試管苗。
園林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