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果
分布地區
分佈於滇西北(貢山)、西南(漾濞至龍陵), 金沙江中流(賓川至祿勸)。
形態特征
常綠或半常綠亞灌木,莖直立,略曲折,具有平臥根狀莖,高約25—30厘米,直至中部無葉,被極薄微柔毛,僅基部被少數小鱗片。葉闊卵形,堅紙質,長6—12厘米,寬5—8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稀至楔形,邊緣具較深的粗鋸齒,下部有時全緣,葉近無毛,葉背被微柔毛,沿脈長而較密;葉柄較長(—1)2—5厘米。花單性,粉紅色,組成腋生具柄的穗狀花序,短而稀疏,卵圓形,長1—2厘米,上部有5—10朵雄花,基部有1—2朵雌花。雄花:近無柄,具1小苞片,三角形,邊緣具纖毛,背部1脈,並被微柔毛;萼片4枚,排列2輪,覆瓦狀;內輪萼片平展,橢圓形,長4毫米,寬3毫米,具3—4脈,無毛;外輪萼片較窄,內凹,邊緣具纖毛,無毛;雄蕊4枚,與萼片對生,花絲纖細,扁平,無毛,開花時長約5毫米,謝粉後較萼片長4倍;花藥2室,背部著生;不育雌蕊短,近長方形,頂端內凹。雌花:比雄花較長,基部具2苞片,近卵形,邊緣具纖毛,其上具有5個覆瓦狀排列的長卵形至披針形的邊緣具纖毛的小苞片;萼片5枚,長圓形,長6毫米,寬3毫米,具緣毛,外向反折,無毛,端鈍尖;心皮3個,基部合生;花柱長4—5毫米,柱頭線形,反折,無毛。果核果狀,由淡黃轉粉紅,成熟時紅色,老果開裂,頂端具有3個細長曲折、遠離而先端外卷的宿存花柱。種子4,扁卵圓形,透明。花期2月,果期9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700—2400(—3000)米的山坡、溝邊和林下,有時成片。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