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羅馬帝國是如何滅亡的?東羅馬帝國有哪些內部問題?
東羅馬帝國為什麼滅亡?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在《拜占庭的教訓》看來,導致拜占庭滅亡的,並非外敵侵略、自然災害(地震),而是內部問題。
首先是拜占庭國家喪失了對金融的控制,大批資金流向發展中的歐洲。拜占庭主要的資金資源是從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進行的龐大的國際貿易中收取關稅,而「西方」(即歐洲)用真真假假的欺騙手段,與阿列克謝·科穆寧皇帝簽署了國際貿易合同《黃金文書》,嚴重損害了拜占庭的利益。
在外來商品衝擊下,帝國的農業和手工業迅速衰退;安德羅尼克皇帝試圖挽回危局,但為時已晚,他本人也被殺害。威尼斯作為國際金融寡頭,1204年招募了由法國人、德國人等組成的十字軍劫掠、焚燒了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人宣佈向否定全歐洲價值的體制宣戰,隨後,西方開始將拜占庭帝國視為「邪惡帝國」——「這一形象甚至在以後都曾被從意識形態武庫中取出運用」。儘管50年後,君士坦丁堡被解放,但是,已經遭受致命打擊,元氣大傷。
另一個問題是腐敗和寡頭。儘管反寡頭、反腐敗鬥爭持續很久,但見效甚微。國家對寡頭失控,直到1453年土耳其人兵臨城下時,寡頭們都不願拿一分錢,而且還在繼續撈取國庫所剩無幾的錢。
在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後,年輕的土耳其蘇丹震驚於一些普通市民的富有、國家卻無錢用於防衛。蘇丹將幾名富有市民叫來,問:為什麼你們不出錢用於城防?這些市民無恥地答道:我們就是為蘇丹陛下您珍藏這些錢的。蘇丹對他們處以極刑:砍去頭顱,屍體拿去餵狗;而那些逃往西方、試圖藏匿財富的寡頭們同樣未得善終——被西方朋友無情地搶光,在赤貧中過活。
另一個嚴重問題是:帝國後期政策搖擺不定,朝令夕改,甚至皇帝頻繁更換,導致政治不穩。瓦西裡二世是最成功有為的拜占庭皇帝(是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的教父),他建立了垂直權力體系,消滅了邊疆的分裂運動,鎮壓了叛亂省長和寡頭,清洗了政府,將被掠奪的財富收歸國有。
他在位期間每年收入90噸黃金(俄羅斯直到19世紀初才達到這一數字),甚至留下一筆巨大的「穩定基金」,用於軍事改革和建立職業軍隊,可惜被繼承人揮霍,導致社會腐化、墮落。拜占庭史學家米哈伊爾-普塞爾痛苦地寫道:正是由於不合理花費,使帝國生病了。
帝國晚期還出現了民族問題。由於希臘人的傲慢,導致帝國歧視斯拉夫人,使他們被疏離、互相敵視——他們本可在反擊土耳其人的鬥爭中幫助帝國的;西方從中挑唆,讓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仇視希臘人。
西方也曾答應給斯拉夫人物質和軍事援助,但只是欺騙,使巴爾幹各族長期處於土耳其的桎梏之下。帝國對遙遠的邊疆地區失控,各省與首都產生深刻矛盾、走向分離,國家日漸衰弱。帝國境內大量異族人侵略性十足,他們對帝國虎視眈眈,並排擠信仰東正教的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