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舊石器時代的“血緣婚姻”,原始人最早的婚姻家庭

揭秘:舊石器時代的“血緣婚姻”,原始人最早的婚姻家庭

歷史揭秘

揭秘:舊石器時代的“血緣婚姻”,原始人最早的婚姻家庭

你們知道舊石器時代「血緣群婚」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一百多年前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告訴我們:生物是進化來的,人也不例外。那麼人是怎麼進化來的呢?另一位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通過解剖學、胚胎學、古生物學等等方面知識進行了詳細闡述,論證了動物和人的關係,並論證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托馬斯·赫胥黎首次提出一個當時的驚世之念:人猿共祖。

也就是說,人和猿猴是同一個祖宗。現代人是由一種遠古生存的古猿演變來的。而這些猿由於勞動,漸漸演變成了人,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在一兩千萬年前,會使用天然工具的古猿已經介於人與猿之間,算是猿向人過渡過程中的產物,屬於正在形成中的人。從這時候起,原始社會就開啟了。

摩爾根的《古代社會》把原始社會分為「蒙昧」和「野蠻」兩個時期。蒙昧時期是指正在形成中的人到弓箭的發明;野蠻時期則是指從製造陶器開始,農業、畜牧業的發生、發展時期。從猿到猿人的進化大概需要一兩千萬年的漫長時間,從猿人到現在人卻只要兩三百萬年。

這些猿人形成的原始群體就是人類社會組織的第一個階段。當時光又過去了上千萬年,類人猿終於進化為直立人。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直立人就是「元謀人」,「元謀人」發現於雲南元謀縣,距今一百七十萬年。

此外還有「藍田人」和「北京人」。「藍田人」發現於陝西藍田,距今六十五萬到八十萬年之間。「北京人」發現於北京周口店龍骨山洞穴,距今六十九萬前。以上三種都屬於「猿人」,猿人又像猿又像人,所以叫「猿人」。猿人和古猿的區別是:猿人會製造工具,會用火,有一定的簡單社會組織。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種以外,還有湖北鄖陽猿人、河南南召猿人、安徽和縣猿人、遼寧金牛山同猿人,都是蒙昧時期的直立人。

這個時期的猿人生活在山高林密或者是平原河流之間,禽獸遍野,他們想生存必須有一定的群體,以個人的力量無法對抗自然,無法生存下去。為了生存的需要只能結合成群體,團結起來以群體的力量彌補個人力量的單薄。這種原始群是十幾個人到幾十個人的數量作為一個單位,這是人類社會最早的形態,最早的社會組織。

這時候的原始群結構很鬆散,而且不穩定,群與群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聯繫。這時候還談不上什麼家庭和婚姻。而這時候猿人的兩性關係其實和禽獸沒有什麼區別,都比較雜亂,配偶只是臨時的,不固定也不長久,沒有任何的限制。這時候的猿人很多也就活到十幾歲就去世了,他們過的生活也很艱苦,吃野果、打野獸,經常要面對危險的大型猛獸,還經常因為沒有食物而挨餓。

猿人又進化了大概幾十萬年才達到「古人」的階段。「古人」是指「早期智人」,生活時期是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丁村人」就屬於「古人」,生活於距今二十萬年前,在太行山西邊的汾河流域、山西襄汾丁村。丁村人過的是幸福的漁獵生活:林子裡有豺、狼、狐、熊,丘陵和廣闊的平原上有披毛犀、梅氏雙角犀、大型的馬、納瑪象,汾河裡有青魚、還有鯉魚,還可以在河岸的泥裡挖河蚌。河岸的附近生活著原始牛、水牛和河狸。

早期智人的社會關係裡已經有了原始的婚姻關係。丁村人的時代已經有了血緣群婚制度,不再是原始群時期的雜亂兩性關係。也就是說這個時代已經有了一定的婚姻關係,婚姻按輩分劃分,只限於在同一行輩的兄弟姐妹之間才能有婚姻關係。這種血緣家庭,是有史以來家庭的第一階段。在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婚姻和家庭的雛形都具備了。

「丁村人」同時代的還有:廣東曲江「馬壩人」;湖北「長陽人」;山西陽高「許家窯人」;陝西「大荔人」。這些都是「古人」,也就是「早期智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距今四、五萬年前又形成了新智人,也就是「晚期智人」。比如: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內蒙古和寧夏的「河套人」、廣西「柳江人」、四川「資陽人」、山西「峙峪人」等等。這時候的原始群體已經從鬆散變成了固定而持久的團體。血緣群婚成為一定比較固定的婚姻模式,按照同一輩分來進行婚配,同一輩分的男女構成共同的夫妻。這時候並不排除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的通婚關係。在很長的一個時間段裡,這是人類社會組織的基礎。比較固定的血緣關係的團體,取代了鬆散的原始群。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揭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