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學之父”安托萬-洛朗·拉瓦錫的生平簡介

“現代化學之父”安托萬-洛朗·拉瓦錫的生平簡介

歷史人物簡介

“現代化學之父”安托萬-洛朗·拉瓦錫的生平簡介

你知道安托萬-洛朗·拉瓦錫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在古代,煉金家們用瓦器或玻璃瓶燒水時,發現水經過燒煮之後,總會出現一些沉澱。於是,他們便提出這樣的「理論」:火跑到水中,轉變成土。那沉澱,就是土。

然而,法國著名化學家拉瓦錫卻是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他並不輕信那流傳了幾千年的「理論」。

 

拉瓦錫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玻璃瓶中倒進水,再裝上一套循環裝置,使水在加熱時變成水蒸氣經過冷凝管,重新回到瓶子裡。事先,拉瓦錫稱了一下玻璃瓶和水的重量。加熱100天之後,水中出現不少沉澱,拉瓦錫重新稱了玻璃瓶和水的重量,結果發現總重量不變。

拉瓦錫還查明,那些沉澱——也就是「土」的重量,幾乎正好等於玻璃瓶本身減輕了的重量。他對那些「土」進行了化學分析,表明「土」的成分跟玻璃相似。

拉瓦錫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寫成論文——《論水的性質兼論「證明」水可能變為土的實驗》,指出那些「土」是玻璃溶解於水沉澱出來形成的,並不是什麼火跑進水中變成土。

拉瓦錫推翻了那流傳多年的「理論」,指出:「……由於人工的或天然的操作不能無中生有地創造任何東西,所以每一次操作中,操作前後存在的物質總量相等,且其要素的質與量保持不變,只是發生更換和變形,這可以看成為公理。」這段話,便是「物質不滅定律」。用現代科學的語言表達,就是:「物質雖然能夠變化,但是不能消滅或憑空產生。」

拉瓦錫不僅注意了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性質的變化,而且注意了數量上的變化。這樣,他的思想就超過了同時代的化學家,在化學上做出許多新貢獻。

拉瓦錫在1743年8月26日,生於法國巴黎。他的父親是一個律師,家境富有。儘管他父親希望他也成為一個律師,而他卻愛上了自然科學。

 

拉瓦錫小時候為了研究各種光線,竟然把自己關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達6個星期之久,為的是使自己的眼睛變得敏銳,能夠在暗處看出光線的微弱的變化。

拉瓦錫21歲時,寫出了一篇關於城市燃燈最好方法的論文,受到法國科學院的讚許,給他頒發了金質獎章。

拉瓦錫博學多才,研究過炸藥,在農業上提倡種麻、種山芋和種胡蘿蔔,改良過養牛法、養羊法,制訂過開河、築路、開礦的計劃。他的主要貢獻在於化學和物理學方面。

拉瓦錫的特點是擅長思索。他一生中發表過200多篇論文,這些論文很少是寫他自己直接發現什麼科學現象,而是把別人的發現加以歸納,摸索其中的規律,提出一種新的理論。正因為這樣,他使近代化學系統化、理論化,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

1794年5月8日,拉瓦錫被指控為「在士兵的煙草中摻水」,而被殘暴地殺於斷頭台,終年51歲。在臨死前,拉瓦錫曾要求:「情願被奪一切,只要讓做一名普通的藥劑師,做一點化學實驗,就心滿意足了。」然而,他的要求沒有得到同意。當時,他正在進行一項化學實驗,要求緩刑兩個星期,讓他做完這個實驗,也未獲准。

拉瓦錫死後,人們痛惜道:「他們割下拉瓦錫的頭,只不過是一剎那之間的事,但是不知在100年之內,世界上還能不能再長出一個那樣的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人物簡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