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征服戰爭與“征服王”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又稱「征服者威廉」(法文:Guillaume le Conquerant;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2日-1087年9月9日),是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以威廉二世稱呼)、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中世紀時最重要的國王之一。
威廉一世主導了著名的諾曼征服裡面最偉大的一章:征服英格蘭王國。他的一生深具爭議,但他的作為毫無疑問影響了整個歐陸歷史,並導致了一個新時代的誕生。
11世紀中葉,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同英國大封建主哈羅德為爭奪英國王位進行了一場戰爭,史稱諾曼征服戰爭。這場戰爭標誌著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終結,也是西歐同英國之間的又一次社會大融合。它以威廉的勝利而告終,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岸外的大西洋中,由不列顛群島組成,歷史上曾經多次受到來自大陸的衝擊。首先是羅馬軍團的入侵使不列顛開始捲入西方文明進程。此後,日耳曼部落盎格魯撒克遜人定居不列顛群島,開<a 啟了英國歷史上民族國家逐步形成和封建化的新時期。
公元8世紀以後,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沿岸的諾曼人開始向外大舉擴張。諾曼人(Normans)原意是「北方人」(Northmen),與丹麥人屬同一種族。9到10世紀一些丹麥人入侵英格蘭東北部,而另一些北方人則侵入法蘭西的西北部。9世紀中葉,諾曼人侵佔英國東北部地區,並建立自己的王國。911年,諾曼人首領羅隆侵佔法國部分領土,建立諾曼底公國,並得到了法國的承認。諾曼人承認對法國的附庸關係。後來,諾曼人信奉基督教,吸收法蘭西文化,甚至拋棄了自己的語言而學習法語。到11世紀,諾曼人的文化主要是法蘭西的文化。
11世紀初,英格蘭與諾曼底的關係相當密切。英王愛德華是在諾曼底教養長大的。其母親是諾曼底的貴族。1066年愛德華死後無嗣。英國貴族哈羅德與諾曼底公爵威廉展開了王位爭奪戰。
1066年9月27日午夜時分,威廉的遠征軍悄然而來,未遇任何抵抗便在佩文西灣登陸。此時,英格蘭東南沿海地區門戶大開,直到倫敦都無重兵防守,因為哈羅德正在約克為平息內亂而舉行慶祝活動。哈羅德在得知威廉入侵的消息後立即趕回倫敦。但由於事發突然,哈羅德來不及大規模動員,手下兵力只有未獲充分休整的5000餘人迎擊威廉。
10月13日夜雙方在黑斯廷斯遭遇,展開一場激戰。哈羅德選擇威爾登山地的山背最高處作為統帥部所在地,將親兵部署在峰頂兩側,在中央構成堅固的防守,兩翼則是民兵把守。持矛、斧的步兵,肩靠肩、盾靠盾構成嚴密的方陣。威廉將軍隊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三個方陣,第一線是弓箭手,第二線是重裝步兵,第三線是騎兵。他親自指揮中央的諾曼底戰士,並在隊前打起教皇賜予的「聖旗」。
14日上午9時,號角齊鳴,戰鬥開始。諾曼人排成一線,沿山坡向山頂推進。當兩軍接近時,諾曼弓箭手開始射箭,英格蘭人憑借盾牌護身,用長矛、標槍、戰斧向敵人發起衝擊。英軍居高臨下,兵器銳利,使諾曼人嚴重被傷。威廉左翼開始向山下敗退,中央的諾曼人也受到影響後退。在混亂之中,威廉墜馬,但他馬上恢復鎮靜,躍上另一匹馬,大聲向部下發出進攻的號召。諾曼人重整旗鼓,在威廉指揮下,由騎兵在前,步兵隨後,向英軍發起第二次進攻。結果仍無法突破對方密集的防線。此時,威廉改變戰術,用佯敗將敵人引開堅固有利的陣地,諾曼人向後退到谷底,上山,待敵人追擊時,居高臨下予以痛擊。哈羅德沒有識破這一計謀,追擊時損兵折將,實力受到削弱。威廉抓住這一戰機發動最後反攻。哈羅德中箭身亡,英軍陣腳大亂,全線崩潰。黑斯廷斯戰役以威廉的徹底勝利而告終。威廉率軍乘勝長驅直入,先後佔領坎特伯雷、韋斯特漢姆、西爾、吉爾福德等地,接著又橫掃北部。
倫敦投降代表向威廉表示屈服,並奉他為國王。1066年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諾曼征服戰爭以威廉的勝利告終,從此開始了英國歷史上的諾曼王朝。諾曼征服是先進社會集團對落後社會集團的戰爭。威廉的勝利不僅把西歐大陸的封建制度移植到英國,而且在經濟、社會、文化、軍事等方面改變了英國的面貌,使英國同西歐大陸更緊密地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