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國人綽號和李鴻章相同,但成就更大!
在19世紀,普魯士在鐵血首相俾斯麥的領導下橫掃歐洲大陸,建立了強大的德意志帝國,被稱為「德國的領航員」。
跟他同時期的東方,也有兩個大人物在各自的國家擔負著復興崛起的重任,也都被稱為「東方的俾斯麥」,就是中國的李鴻章,和日本的大久保利通。
在19世紀後半期,中日兩國遭遇了同樣的問題——西方列強的入侵,為了擺脫困境以圖自救,兩國都曾派出使團前往歐洲學習,既帶回了新制度,也帶回了新技術。那麼,為什麼兩國後來卻走向了兩個極端呢?從李鴻章和大久保利通兩個人的身上,或許可以找出一些原因。
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官僚集團,在見識了西方的武器之先進之後,只是一門心思地照搬技術、花大錢購置裝備,威風一時的北洋艦隊幾乎就是用銀子給「砸出來的」,而在作為基礎的制度上面,卻始終是故步自封,不肯觸動,所以清朝海軍看似強大,卻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反觀以大久保利通為首的日本明治維新派,不僅僅著眼於技術設施的引進,更敢於觸動封建制度,敢於和地主階級、封建集團硬槓。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日兩國同樣是發展近代企業,同樣是官商合辦或者官督商辦的融資形式,清朝的官僚集團幾乎把利益全部緊緊攥在自己手裡,導致工商業經濟毫無活力,而大久保利通則不顧眾人的反對,大力推行民商主辦,而官方只是負責監督,不准過分干涉,甚至還採取「國退民進」的手段,不惜給予各種民辦工商業大量的補貼,以促進其發展。
今天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的日本三菱集團,就是在這段期間迅速崛起的。當初原本只是一家小型運輸公司的三菱,就是得益於大久保利通推行的《殖產興業建議書》,一舉擊潰了美國和英國的大型輪船公司,從而佔據了日本國內市場。
在大久保利通擔任大藏卿的這段時間,日本的民營企業迅速發展,為助力明治維新和推動日本的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大久保利通雖然為日本創造了無法想像的財富,而且他本人還是財政部長,但他死後所留下的個人財產卻寒酸得可憐,僅僅只有50日元。按今天的匯率,也就相當於3塊錢人民幣,能買一包方便麵。
除了推動經濟的近代化之外,大久保利通還從生活上以身作則,追求文明開化。作為明治年間第一個剪短髮的大臣,正是在他的引導下,明治天皇才下決心剪掉了辮子。
同時,大久保利通對於各種西方文藝活動也很追捧,比如交際舞。別看大久保利通是「大老粗」一個,完全不會跳交際舞,但每逢有這樣的舞會,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光是這些行為,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末官僚洋務派就比不上,不信,你讓李鴻章剪掉辮子試試?或是跳一支舞看看?
因大久保利通在明治維新期間的卓越貢獻,跟西鄉隆盛、木戶孝允並稱「維新三傑」,更被有些人稱為日本近代化的總設計師。
不過,任何革命都要流血犧牲,任何改革也都要付出代價,由於大久保利通在推行經濟近代化方面用力過猛,觸動了不少封建貴族階級的利益,招惹了不少仇家。1878年5月14日清晨,大久保利通在去辦公地點的路上遭到刺殺,年僅48歲。
據說,大久保利通在臨死之際還保持著他的強硬作風,訓斥了刺客一番,然後從容地雙膝跪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