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中的獵奇武器:前蘇聯奇葩製造KT40飛行坦克
【導語】
人們常用如虎添翼來形容強者更強,那麼對於坦克這個「陸地猛虎」,如果插上了鋼鐵翅膀,豈不就會變得天下無敵?對於這樣一種空陸兩棲的強有力武器,幾十年來,人們一直為此做著不懈努力。
【正文】
「非驢非馬」理念的產生
一戰期間,歐洲有關國家把人類新發明的作戰飛機和坦克投入使用,取得了很大的作戰效果。二戰開始後,坦克成為「地面閃電戰之王」。30年代後期,面臨新的戰爭威脅的蘇聯不得不加緊研製各種新式武器裝備,能夠跨越千山萬水的「飛行坦克」便是其中之一。
蘇軍認為,一旦克服地面障礙和空間限制,將坦克空運到很遠的地方對敵作戰,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坦克如果單由運輸機空投的話,無法同時搭載乘員,會造成人與坦克分離,不利於坦克迅速投入作戰。最後,蘇軍受空降輕型裝甲車的啟發,想到了滑翔機與坦克的結合,這就是後來「非驢非馬」的「飛行坦克」。
為坦克插上翅膀
理論上,如果大型轟炸機或運輸機之類的母機把「飛行坦克」拖運到敵方目標附近空域後投放,「飛行坦克」可以像滑翔機那樣迅速滑落到戰場,不存在人與坦克分離的問題,還避免了運輸機飛進戰場因噪音大而暴露挨打的問題,更容易達到奇襲敵軍的效果。
蘇軍設計工作交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負責,設計意圖是在1輛T-60輕型坦克上加裝機翼、尾翼和機尾,組成一架滑翔機。1940年,一輛樣車完成,被定型為「KT-40型飛行坦克」(KT是俄語「有機翼坦克」的縮寫)。KT-40在空中滑翔時的操控方式極為特殊:炮管轉向後方,與機翼、副翼以及尾翼方的方向舵相連,通過炮塔的轉動控制方向舵,炮管的上下擺動控制副翼。
KT-40像滑翔機一樣由牽引機牽引到目標上空後鬆開牽引索,滑翔著陸。著陸前,KT-40的發動機將驅動履帶高速轉動,以便安全地接觸地面;著陸後,車組成員將拆除機翼和機尾,使KT-40恢復T-60輕型坦克的本來面目,迅速投入地面戰鬥。蘇聯軍方成功地試飛了1個同比例木質模型,但樣車卻無法飛離地面。此後,KT-40的研製工作被就此劃上句號,沒有被進一步投入量產。
因「瘦身」困難無果而終
KT-40飛行坦克放棄了一貫的坦克必須利用滑翔機或運輸機運載的方式,直接用自身結構進行滑翔飛行,是一項極具創新性的設計,但其結構和重心都具有難以克服的問題,尤其是不合乎空氣動力學原理。
蘇軍曾試圖對「飛行坦克」T-60進行「瘦身」,以讓母機把它拖運空中進行遠距離作戰。問題是,讓T-60「瘦身」,不可能大量減少進行自我保護的裝甲,只能把大多數武器彈藥和燃料去掉。然而,「飛行坦克」如果沒有足夠的武器彈藥,將無法給敵人以致命打擊,還可能遭到敵人毀滅性攻擊。不僅如此,「飛行坦克」如果沒有足夠燃料,將無法長時間作戰。顯然,戰鬥力如此差的「飛行坦克」是無法投入作戰的。因此,「飛行坦克」項目在首次試飛後不久就被秘密取消。因而最終只能是「天馬行空」,成為世界奇特兵器發展史上的一朵浪花。
飛行坦克的未來
在軍事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各類新式武器裝備層出不窮,打擊效果驚人,飛行坦克還有必要嗎?答案恐怕是肯定的。能夠騰空而起、低空飛行的坦克可以克服陸地地形、地貌的複雜性,彌補城市作戰的諸多限制,更能對敵方構成巨大的心理威懾。雖然飛行坦克的使用受到各種技術性制約,但隨著如今軍事科技的飛速發展,從近期飛行汽車即將成為現實交通工具來看,或許插上翅膀的「陸地猛虎」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