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容二虎;誰能與馬蒂斯爭鋒?

一山容二虎;誰能與馬蒂斯爭鋒?

世界歷史雜談

一山容二虎;誰能與馬蒂斯爭鋒?

畢加索和馬蒂斯無疑是20世紀世界美術的兩座高峰,中國所謂的「一山不容二虎」在他們身上似乎並不存在,他們有著半個世紀的友誼,當然,也有些「小摩擦」。

出生於1869年的馬蒂斯比畢加索大12歲。他們的認識是因為格特魯德·斯坦因女士,斯坦因是位文學家,就連海明威也曾深受其影響。同時,她也是位收藏家,收藏有大量的塞尚、馬蒂斯等大師的作品。

在斯坦因撮合他們認識的時候,馬蒂斯早已是功成名就了,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寵兒。而畢加索還只是在「洗衣坊」過著波希米亞生活的窮畫家。初次見面,馬蒂斯滔滔不絕,畢加索卻說不上什麼話,這讓要強的畢加索一直耿耿於懷。

年長一輪的馬蒂斯對畢加索有著父親般深深的愛。他對畢加索開創立體主義不無影響。據馬蒂斯回憶:「在雷恩街,我常常經過佩爾·索瓦熱的商店,窗上常有小巧玲瓏的黑人雕刻。我被他們的特徵,尤其是線條的純真打動了,因為這簡直和埃及藝術一樣好!於是我買了一個給斯坦因。不久,畢加索來了,他立刻喜歡上這個小雕塑。第二天早晨,我走進他的畫室,看到地上扔滿畫布,每張畫布上都畫著同樣的內容——一副女人的面孔,上面只有一隻眼睛,長長的鼻子一直伸進嘴裡,肩上披散著一蓬頭髮。立體派就這樣誕生了。」

話雖如此,但馬蒂斯對畢加索立體主義的開山之作《亞威農少女》卻完全不屑,大罵這是對現代藝術的嘲弄與褻瀆,甚至揚言要「搞垮」畢加索。而畢加索也年少氣盛,同時又對這位比自己早成名的長輩心懷嫉妒,把他看作自己藝術上的勁敵,他曾說:「與我相比,馬蒂斯不過是個少婦。」而馬蒂斯也曾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和畢加索一起展出,就像和一名癲癇病人走在一起。」

雖然暗地裡可能在用力較勁,但面上兩人還是表示出相互欣賞的。據說有記者問畢加索:如果你重新開始畫畫,你會怎麼畫?畢加索說:我會像馬蒂斯那樣畫!記者說:天哪,馬蒂斯的回答是像畢加索那樣畫!

為了證明他們的相互欣賞,兩人經常互換作品。畢加索收藏有馬蒂斯畫他女兒的《瑪格麗特肖像》,馬蒂斯則收藏了畢加索的《水壺、碗和檸檬》,兩幅作品的大小竟是一樣的。不過據說在挑選作品時,雙方不選自己覺得好的作品,而是選擇對方最乏味的作品,以證明對方的平庸。甚至據說畢加索還在馬蒂斯的畫上練飛鏢。

馬蒂斯與畢加索還真確確實實的作過聯展:1918年,兩人曾在巴黎一家畫廊舉行一次聯展。1945年,兩人又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伯特博物館舉行第二次聯展。不過因為他們都有同一位收藏家斯坦因,兩人也會時常爭風吃醋。

其實,在內心深處,畢加索對馬蒂斯還是充滿敬畏的。他說:「沒有人比我更仔細地研讀馬蒂斯的作品,也沒有人比馬蒂斯更深地瞭解我的作品。」他們倆的畫確實多有相同。

馬蒂斯後來定居尼斯,那時,畢加索只要來南方,總會去看望馬蒂斯。甚至為了讓老友高興,他特意讓情人弗朗索瓦穿上馬蒂斯喜愛的紫色和綠色的衣服。這一下勾起了馬蒂斯繪畫的慾望,提出為弗朗索瓦畫像。但卻讓畢加索醋意大發:「真是的,太過分了,我給莉迪婭(馬蒂斯秘書兼情人)畫像了嗎?」

馬蒂斯相當看重與畢加索的友誼,每當畢加索要離開時,他總在喃喃自語:「希望你常來,我們應該在一起多聊聊。如果我們倆有一個死了,有些話,另一個跟誰說去啊!」

馬蒂斯去世,畢加索沒有出席葬禮,甚至連馬蒂斯女兒的電話也沒接。不過數月後,畢加索以馬蒂斯的色彩風格改畫了德拉克洛瓦的《阿爾及爾的女人》。不知他是否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悼念馬蒂斯,以紀念彼此近半個世紀的友誼。

康定斯基說:「馬蒂斯:色彩;畢加索:形式。兩個偉大的流派,一個偉大的目標。」這兩位大師,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精彩的畫作,還留下動人的故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