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庫蘭尼姆城是怎麼毀滅的?赫庫蘭尼姆城當時的規模有多大?

赫庫蘭尼姆城是怎麼毀滅的?赫庫蘭尼姆城當時的規模有多大?

世界歷史雜談

赫庫蘭尼姆城是怎麼毀滅的?赫庫蘭尼姆城當時的規模有多大?

除了著名的意大利古城龐貝外,歷史上還有許多毀於火山爆發的城市,例如有一座名字叫赫庫蘭尼姆的地下「死城」,它被發現跟龐貝曾有相似的經歷和結局。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赫庫蘭尼姆城,又名海格力斯,以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英雄海格力斯之名命名,在歷史上,它曾被意大利幾個不同的民族相繼統治過。公元前89年,它同龐貝城一起被羅馬人佔領,成為古羅馬的一個屬地。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其佔地面積約二十三萬平方米,人口達五千人。

如今,龐貝城已有五分之三重見天日,而赫庫蘭尼姆城由於掩埋較深、岩層堅厚,又處於現代城市之下,離完工之日還遙遙無期。

關於它毀滅時的情況,考古學家做了如下猜測:

公元79年8月24日早晨,那不勒斯海灣晴空萬里,陽光明媚在海濱聖地赫庫蘭尼姆城,麵包師塞克斯塔斯.帕特卡斯正在麵包房烤制著麵包和糕點,蔬菜水果販奧拉斯.法菲熱斯正往水果和蔬菜上灑水,一位雕刻師正在加工一塊美玉,一人生病的孩子躺在珠寶店後面的一所房子裡,一個粗壯的搬運工正在造船廠搬運一箱貨物,一個十四歲的小保姆正在照看僅十個月的嬰兒……整個城市的居民處在寧靜歡快的氣氛之中。

中午,赫庫蘭尼姆城的居民感到大地在震顫,並聽到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雷聲,抬頭望去,只見東面四公里遠的維蘇威火山口沖一股蘑菇狀的煙柱,霎時間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滾燙的岩漿以每小時一百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地湧向這座城市,其溫度估計高達攝氏九十九度。

驚恐萬狀的居民爭先恐後湧向海灘,沿海濱或乘船逃命。十八個小時以後,當維蘇威火山平靜下來時,赫庫蘭尼姆城已經被掩埋在厚達二十多米的黑色岩漿下面。

幾個世紀過去了,赫庫蘭尼姆城與十一公里外的龐貝逐漸被遺忘,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研讀祖先留下的手稿時,才知道維蘇威火山附近有兩座被埋葬的城市。

1709年,工人們在「死城」挖井時,發現了古時劇場的舞台,進一步挖掘後,發現了眾多的大理石構件。赫庫蘭尼姆就這樣很偶然地被發現了。

當時,意大利正被奧地利軍隊佔領。奧國一親王聞訊後下令士兵開挖隧道,以便攫取漂亮的大理石去建造他正在動工興建的別墅。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挖掘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一座完整無缺的古城。

1738年,意大利皇家圖書館館長、人文學家唐.馬塞羅.凡努提侯爵開始在赫庫蘭尼姆城發掘。他採取井巷式的發掘方法,清理出土了三個穿長袍的羅馬人的大理石雕像、一些彩色圓柱和一匹青銅馬的軀幹。同年12月11日,找到一方銘文,從而瞭解到有個名叫魯福斯的人曾出資興建「海格立斯劇場」。據此,專家們斷定,這裡就是失蹤千年的羅馬古城赫庫蘭尼姆。

1763年,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到龐貝城,因為那裡出土了刻有「龐貝市公所」銘文的石碑,從而掀起了一股發掘龐貝城的熱潮。直到1927年,意大利政府才決定對赫庫蘭尼姆城進行分階段的發掘,赫庫蘭尼姆城的原貌逐步得以顯現出來。

一隻恐懼的馬正被群狼嘶咬著,馬剛要準備揚蹄逃走,卻不想被一隻狼叼住了前腿,而且又有兩隻狼爬到了它的身體之上,馬的目光中透出絕望——這尊大理石雕像堪為雕塑作品中的傑作,出土於赫庫蘭尼姆遺址。

赫庫蘭尼姆城建在由維蘇威火山流下的兩條溪流之間的高地上,四周高牆環繞。由於落在龐貝城上的火山灰和浮巖比較疏鬆,掩埋得較淺,平均只有三點六米深;而覆蓋在赫庫蘭尼姆城的熔岩混雜有許多巨大的岩石,掩埋得較深,平均深達二十至二十六米,這就給發掘工作帶來了許多想像不到的困難。

為了穿透異常堅固的岩層,考古工作者們將空氣壓縮機、電動工具、推土機甚至更複雜的現代化工具都運用到發掘工作中,從而使發掘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令人窒息的岩漿對赫庫蘭尼姆城的破壞反而要比早年發掘者造成的損失小。早年發掘者瘋狂的尋寶活彌補的損失,後來由於覆蓋的火山岩難以用手工工具鑿透,人們才停止尋寶活動。

事實上,火山熔岩對赫庫蘭尼姆城起了一種保護作用。它雖然使木料碳化,卻沒有毀掉木頭,因此,許多門窗在原來的位置上仍可隨意啟閉,青銅汲水機依舊可以運轉自如。

在一個小吃店的櫃檯上還擺放著胡桃;修理店裡,一個鋼燭台和一尊酒神銅像仍放在原處等待修理;麵包房裡,烤麵包的銅盤仍舊留在烤箱裡;離這兒不遠處,兩頭小毛驢的骨架永世套在磨套上;玉雕店裡,一個病孩躺在一張精美的木板床上,桌上放著為他做的一條雞大腿……

就連牆壁上的塗鴉都保留下來了。有一間屋子的牆上潦草地寫著送酒的次數和日期;另一間屋中的牆上列著一些簡單的單詞;還有一間房子的牆上畫著一幅角鬥士與鹿角鬥的素描;在通向一所房子的斜坡上,寫著一句話:「帕吐姆那斯愛艾菲安達。」

但是,赫庫蘭尼姆城的居民卻「失蹤」了。在最初二百五十年的挖掘中,只找到九具遺骸。所以人們一度認為赫庫蘭尼姆城的居民大多數逃走了。今天的那不勒斯市,仍保留有「赫庫蘭尼姆居民區」。

事實並非如此。1980年,工人們在安裝地下水泵時,發現兩具躺在古海灘上的遺骸。一具是矮胖的男性,考古學家們發現他的身邊有只打翻了的船,故稱他為「舵手」,另一具是女性,她被認為是位「美女」。

1982年,考古學家們大面積清理海灘,出乎意料地發現了十三具遺骸,其中一具身上佩有軍用劍和劍鞘,說明他生前是個士兵。同一年,挖掘機挖掘海堤下面堵塞著岩石的三處石頭拱門,在一個拱門下,發現六個成年人、四個兒童和一個懷抱嬰兒的小保姆,他們的遺骨擠作一團,在另一個拱門下,一排排地躺著四十八具屍骨,而在第三處拱門下,十九具屍骨和一匹馬的屍骸橫七豎八地堵在裡面。

主持發掘工作的考古學家吉塞普.瑪吉博士回憶著:「那情景真是慘不忍睹!」

同一年,吉賽普.瑪吉博士還對海岸邊的十間小屋進行了清理,又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遺骸。

赫庫蘭尼姆城前後共出土了近二百餘具遺骸,為防止這些遺骸迅速腐爛,史密森大學物理考古學家薩拉.比西爾將他們浸入一種防腐的丙烯酸樹脂溶液中。隨後,對他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瞭解到古羅馬男子一般身高一點七米,女子一點五五米,雖然其中幾具骸骨有患關節炎、貧血症等跡象,但總的說來,大部分人營養充足、體格健壯、肌肉發達。

赫庫蘭尼姆雖與龐貝幾乎同時覆滅,但兩座死城的狀況存在著很大區別。據美國雜誌1984年5月號發表的裡克.戈爾的文章指出: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時,灼熱的岩漿襲擊龐貝城之前,已有三股岩漿滾下維蘇威火山,而赫庫蘭尼姆正好處在岩漿滾落的路上,很快便成為泥流熱海中的孤島,隨後岩漿迅猛上漲,將其覆沒,所以它比龐貝城早覆沒七個小時。

受維蘇威火山上流下的豐富地下水浸潤而保持潮濕的泥土將赫庫蘭尼姆密封起來,這就使它比火山灰和浮巖覆蓋下的龐貝城保存得要好得多。許多日常生活中容易腐爛的東西,由於保持了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同時又受不到空氣的影響,儘管曾經被熾熱的岩漿炙燒過,但仍保存完好,發掘出來時幾乎與掩埋時沒有什麼兩樣。

當今天的人們站在愛烈巴坦神殿遺址前時,其高大的圓柱、精細的雕刻均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已經發掘出赫庫蘭尼姆城的四個行政區,以及石頭街、古羅馬廣場、長方形大會堂和競技場的一半,但更多的遺跡、遺物仍深埋在地下,甚至連赫庫蘭尼姆城的實際規模,還有待於進一步發掘來進行評估,相信這項未完成的工程在本世紀裡,將繼續受到考古學界的關注和研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