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革命,英文Glorious Revolution。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沒有發生流血衝突,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
路易十三生平經歷是怎樣的?如何評價路易十三?這就為你介紹: 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簡介 路易十三(Louis XIII,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國波旁王朝第二任國王(1610年——1643年在位)。亨
本傑明·迪斯雷利為英國做過什麼貢獻?本傑明·迪斯雷利的生平成就及評價
本傑明·迪斯雷利,猶太人。第一代比肯斯菲爾德伯爵(Benjamin Disraeli, 1st Earl of Beaconsfield),KG,PC(1804年12月21日 – 1881年 4月19日)英國保守黨領袖、三屆內閣財政大臣,兩度出任英國首相
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為波蘭做出過什麼貢獻?哥穆爾卡的歷史評價
波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56-1970)。16歲就參加青年社會主義運動,中年時代曾一度因反對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被免去總書記職位,被排除出政局並遭到迫害,赫魯曉夫秘密
圖拉真(Trajan,全名馬爾庫斯·烏爾皮烏斯·涅爾瓦·圖拉真努斯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古代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98年至117年在位。 在位經歷 政治策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約翰一世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歐洲歷史上有這麼一個約翰,算是為這個名字「正了名」,他就是拜占庭帝國的馬其頓王朝第八代皇帝約翰一
《凡爾賽和約》是在美、英、法、意、日等國操縱下締結的,是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劃分勢力範圍的掠奪性和約。它的簽訂加劇了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和約而建
高加索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奪占盛產糧食和石油的高加索並進而侵入中東地區,德軍統率部命令A集團軍群於1942年7月25日從頓河下游進攻高加索,是二戰歐洲東線戰場上,蘇
格列高利十世(Pope Gregory X,約1210~1276年1月10日) 意大利籍教皇(1271年9月1日-1276年1月10日在位)。原名泰巴爾多·維斯孔蒂(Tebaldo Visconti)。1268年10月,教皇克雷芒四世與世長辭,眾樞機主教
古羅馬六巨頭是對羅馬六位位歷史人物的統稱,分為羅馬前三頭同盟(凱撒、龐培、克拉蘇)和羅馬後三頭同盟(馬克·安東尼、屋大維、雷必達)。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
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的蘭開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在他短暫的九年統治期間,他取得了中世紀任何一位英格蘭國王(甚至超過愛德華三世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19世紀70年
亞眠戰役,1918年8月3-1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戰局中,英法軍隊對德軍發起的一次進攻戰役。 協約國軍隊指揮部擬訂的亞眠戰役計劃,是要肅清亞眠突出部的德軍,消除其對亞眠和
美籍波蘭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有什麼成就?該如何評價斯托科夫斯基?
斯托科夫斯基是誰?怎樣評價斯托科夫斯基?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斯托科夫斯基。 斯托科夫斯基簡介 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年4月18日-1977年9月13日);美籍波
對梵高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藝術家梵高,梵高一生給人的悲劇印象,人們也好奇梵高為什麼會出名呢? 梵高出名的原因一 一、作品
威廉三世(William III,1650年-1702年),即蘇格蘭的威廉二世、奧蘭治的威廉親王,奧蘭治親王、荷蘭執政、英國國王。他是荷蘭執政威廉二世與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之女瑪麗公主的兒子。 人
張鼓峰事件,是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偽滿軍也捲入了這場衝突。 8月10日左右,倫敦《泰晤士報》的評論認為,事件
泰姬陵還被美國《國家地理·旅行家》雜誌評為是「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的人類創造的不朽的「世界奇觀」。 2004年9月27日印度北方邦政府在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市喜慶舉世聞名
十字軍遠征總體上說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參加者的社會成分繁雜不一,武器裝備上極不統一。身裹甲冑的騎士裝備的是中等長度的劍和用於刺殺的重標槍。一些騎馬或徒步的騎士除劍
埃茲拉·龐德1885年10月30日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的海利鎮。1908年龐德的第一部詩集《燈火熄滅之時》(A Lume Spento)在意大利威尼斯自費出版。1909年,他的詩集《人物》(Personae)在倫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