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之三十二 - 讀後感

作文網,作文素材大全,小學作文大全,中學作文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論語讀後感之三十二

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於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征在。孔子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後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一書,共20篇,計492節,合計12700字。《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為止,其中保留著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道德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為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為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為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裡,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讀後感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