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小詩《礁石》50字左右,很短很短,小詩《礁石》卻又很長很長,裡面的道理可以一直傳下去,只要人類在發展,這道理也就存在。究竟是什麼道理能與日月共存呢?說出來也並不複雜:堅持不懈地追求下去。
把知識比作汪洋大海,這首小詩的作者不是第一個了。人類自從原始社會過渡到文明社會,就已經開始注意到了知識的浩淼,知識的無盡,知識的偉大……可是,古今中外不少人,都不約而同地用浩瀚的大海來比喻無窮無盡的知識。
然而,把孜孜不倦的學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我相信本詩的作者還是第一個。古往今來,文人們不是把求學者喻成海邊的弄潮兒,就是比作泱泱大海中的一粟。把求學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想像是何等新奇,比喻又是何等確切。
礁石每天都置身於大海之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海水的洗禮;好學的人們每天都置身於知識的海洋中,貪婪地吸取著知識的滋養。我們也要做這種「海中的礁石」,每天都讓知識的海浪沖擊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思想在這撞擊中得到啟迪。
知識是永遠學不盡的,我們不但要學習,還要堅持不懈地學。礁石為了讀懂大海這部書,讀瘦了身體,讀出了「滿臉皺紋」。我們也要學它,讓知識陪伴我們一生一世,那將是一件多快樂的事啊!歲月在流逝,而我們卻越來越充實,
像那海中之礁,任憑斗轉星移,循環往復無窮,仍在海中頑強地讀著海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