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分手後我還是忘不了他

情感美文欣賞,經典美文在線閱讀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畢業分手後我還是忘不了他

畢業分手後我還是忘不了他

世界變化有多快,那些緩慢的東西迅速被快捷所代替,緩慢的愛情成了奇跡。

1 收到信他視若珍寶,一遍遍地讀

上大二的時候,止華才十八歲吧。那時她愛穿白色長裙,及腰長直髮,不算漂亮卻眉目清秀。她有很好的嗓音,輕輕緩緩的,每天晚餐時校廣播台都由她送出點歌節目,歌曲都是她精心選擇的,恰到好處。「今天下著小雨,這樣的天氣是溫潤的,適合聽這首《光陰的故事》」,於是那首歌在止華輕緩的話語中緩緩放出。

止華坐在廣播室看著窗外。這樣的曲調來自羅大佑,聽著有柔軟的心痛。而她不知道,這樣的歌曲同樣打濕了很多人的心。吃飯的時候,康明就在食堂裡靜靜地聽止華的聲音。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他碰巧從城東的大學來止華的學校找同學,《光陰的故事》好像是為他唱的。止華在歌曲後面有大段的獨白,這些話全是她自己寫的,像一小束潔白的光。

一個月後,康明去校廣播台找止華。他非常想見這個女孩。那天他推門進去時,正在放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止華站在窗口抱著雙臂看廣播台樓下的玉蘭樹,玉蘭花大片屯重地落下。聽到推門聲,扭過頭來,看到康明,友好地對他笑,康明沒有說明自己的來意,他只是想看看這個女孩。止華是他想像的樣子,聲音和相貌如此地相符,她像一幅安靜的工筆畫兒,皮膚乾淨而透明,眼神清澈。穿著一件白襯衣,亦是安靜的。他們在歌曲中對視了片刻,康明說,呆會兒,一起走走,好嗎?止華點頭。

那一年,他們的戀情開始了,安靜得發不出聲音。

康明在城東,止華在城西。每週只能見一面。其他的時間都是寫信。那是個書信的年代,止華用印有暗紋的信紙,一筆一筆地寫下去,然後貼上郵票,塞進郵筒裡,計算著他會在星期幾收到。信是慢的,即使是一個城市,有時他們下次見面時,信還沒收到。第二天,康明才收到信,一樣的視若珍寶,一遍又一遍地讀,揣摩著字裡行間的意境。

因為聯絡的不方便,所以一切便是緩慢的。收信和看信成了他們最大的樂趣,從不厭倦。止華把班上報箱的鑰匙要到了手裡,每天都要去看看,拿到康明的信是她的節日,是捨不得用手撕的,一定要找個僻靜的角落,把信拿在手裡顛來倒去安靜地看一會兒,再慢慢拆開,一字一句地讀,想像著他寫信的樣子和心情。信是要讀很多遍的。睡前一定要再讀一會兒。每個細節每一個地想。

2 下午的圖書館是安靜的,聽得見掛鐘走動的聲音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雨,止華沒帶傘,但她堅持去看信箱,她算著今天應該接到康明的信了。信果然孤零零地躺在信箱裡,止華把它放在內衣口袋裡,淋得透濕地衝回宿舍裡。那時候盼望和等待是憂傷的甜蜜。因為不可預知,因為兩人除了見面和寫信幾乎沒有別的聯絡方式。

那時還沒有手機,電話也不普及的,聯絡起來極不方便。很想對方時就到校門口電話亭排很長時間的隊撥他宿舍門房的電話,然後讓人傳話,心裡咚咚地跳,希望、失望再希望,通常是他宿舍的人來接電話:吃飯去了,呆會兒打吧。再或者連門房電話也是打不通的,永遠沒有人接,電話好像在空無一人的地方響。她在冰冷的冬天裡把手插在口袋裡慢慢地走回廣播室。

傍晚的節目該她送出了。窗外彩霞滿天,她的心底卻無比寂寥:他在幹什麼?會不會想起我?她選了一首孟庭葦的《冬季到台北來看雨》,徐小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那個年代的靡靡之音,很好聽也很感傷。回宿舍時看到他的信躺在桌子上:「週日一別,在車站捨不得上車,又回到你宿舍門口靜靜地站了一會兒,你不知道,我卻很安心。回去沒趕上車,向同學借了輛車,一直騎回去,衣服都濕透了,可是想著你,心裡是愉快的。下次沒有車,我還可以騎著車來找你埃」她的眼淚流了下來,從城東騎到城西,騎車得兩個小時,她不知他在冬天的深夜是怎樣回去的。

止華也有這樣的時候。特別想見面,就在週三沒課時轉三趟車去他的學校,當然是沒辦法讓他提前知道的。他不在宿舍,去圖書館了。止華就去圖書館找他,慢慢找下去,發現了他的背影,那件暗灰色的大衣。她拍了拍他的肩,康明抬頭看到她時幾乎要驚喜地大聲喊出來,她用食指調皮地放在嘴邊止住了他。這樣的意外見面在他們都是驚喜。因為不容易。止華貼在他耳邊說:我們就在圖書館看書。拿著借來的書,在康明身邊坐下,兩人輕輕地笑。下午的圖書館是安靜的,聽得見掛鐘走動的聲音。她能感覺康明不時扭頭微笑地看她,然後再低頭去看書,無聲無息。從圖書館出來,天色已經晚了。她記得凜冽的風中康明用大衣裹著她,兩人一起吃熱騰騰的燒餅。那亦是幸福的。

讀大學時止華就開始讀張愛玲。校門口有一個小小二平米的書店,那裡是她夏日黃昏最愛流連的地方。衝過涼後,她就散步到書屋,風扇頁片靜靜地劃過,發出輕微的聲響,更增加了靜謐。就在那裡,她發現了一套白底靜靜小花的張愛玲全集安靜地躺在書屋的角落裡,沒有任何累贅和繁複,清清淡淡。打開坐在小凳上一頁頁地看,天漸漸地暗下來了。讀大學時是沒多少錢的,那時候一套書要20幾元,在現在根本不值一提,可那時對止華還是一筆大數目。連續幾天,她都去書屋,老闆是一個和善的中年女人,總是微笑。最愛張愛玲的《十八春》,化在心裡的鏡頭就是剝漆的桌子、舊手套、木板樓梯,還有憂傷無望的眼神,一直以來,止華喜歡蒼涼的愛情,冰冰涼涼直指內心。

那個週六,康明搭了車從城東趕過來,他們一起去書屋。康明買了綠豆冰,仔細拿著放到止華嘴裡,她甜蜜地笑,頭也沒抬,低頭看那本張愛玲。他們就那樣無聲無息地在小書屋裡度過了一個溫馨的週末。

沒想到,第二個禮拜止華的生日到來時,這套素面朝天的張愛玲全集就放到了她手中。康明望著她淺笑,她卻哭了,為了這套書,他吃了一個月的素菜。那時的愛情雲淡風輕,像細絲絨的天空一樣純藍。康明不在的日子,她躲進宿舍的小床,拉攏床簾,一遍遍地讀《十八春》,那個蒼涼的愛情年代就那樣濃重地出現在她的生命中,雲卷雲舒。

很多年後,張愛玲全集靜靜地躺在止華的書櫥裡,她沒有再翻起過。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朋友借走了《十八春》的那一本,借去以後沒有再歸還,時間長了,她也就忘了當初借書的人,所以再也找不回來了。這是後話。

3 十年了,那些緩慢的東西被快捷所代替

快畢業了。週末康明考試,很晚才過來。那天,兩人喝了一點酒,有點醉了,背靠背坐在校園的大草坪上看星星,沒說什麼話。因為臨近畢業,草坪上還坐著三三兩兩醉酒的人,星星像淚滴。那一天,康明突然說:止華,我們去香港吧,一起去見羅大佑。那天,他們一夜未睡,在草坪上徹夜聊天。他們的時間已不太多。也許每個人都有預感,但不能說出口。

第二天黃昏,止華在廣播台說了一大段畢業的離愁別緒,這全是她的心裡話。可惜康明沒機會聽到。播放的曲子是羅大佑《你的樣子》。

我聽到傳來的誰的聲音

像那夢裡嗚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遠去的誰的步伐

遮住告別時哀傷的眼神

不明白的是為何你情願

讓風塵刻畫你的樣子

就像早已忘情的世界

曾經擁有你的名字我的聲音

那悲歌總會在夢中清醒

訴說一點哀傷過的往事

那看似滿不在乎轉過身的

是風乾的淚眼後蕭瑟的影子

不明白的是為何人世間

總不能溶解你的樣子

是否來遲了明日的淵源

早謝了你的笑容我的心情

不變的你

佇立在茫茫的塵世中

聰明的孩子

提著易碎的燈籠

瀟灑的你

將心事化盡塵緣中

孤獨的孩子

你是造物的恩寵

提著心愛的燈籠

那一天,很多女生哭了。而止華也靜靜地趴在桌子上哭了。羅大佑的時代安靜地過去了。窗外是夏天的雨。

六月,校園響起了驪歌,而止華的廣播台這時的效果非同小可,《小芳》、《同桌的你》、《心雨》,那個年代的傷感歌曲一一流出,止華也面臨著畢業前的選擇,她是定向生,得回長春,而康明要去西部,天南海北。

因為那個年代的緩慢,一段感情也就成了遙不可及。是怎麼分別的,止華記不清了。她對這段記憶已經模糊,她記住的都是那些美麗的事。她記得臨別時,她遞給康明一封未發出的信。上面只寫了一句話:醉笑陪君三千場,不訴離傷。

一晃十年了,當初的戲言沒有成為現實。現在,整個世界都變了,要尋找一個人太容易,要開展一段愛情也太容易,不用寫信不用思念不用等待,打電話、坐飛機很快見面。只是,好像一切都變得快捷了,卻獨獨少了回味。

後來,止華一個人悄悄來到了香港。她的聲音還是那麼甜美,只是她越來越不喜歡說話,人成長後大概就變得越來越沉默吧。她早已成為一個清淡的女子。她沒見到羅大佑,羅大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她記得那一年《藝術人生》羅大佑的訪談,她聽著他的話眼淚無端地落了下來。

她去了中環的半山扶梯,一遍兩遍,上去下來再上去。一次次地路過窗口向裡探望,香港的人好像都匆匆忙忙,談戀愛的在大街上放肆地親吻,現在一切都太快捷了,太容易了而不知珍惜,快樂唾手可得,而幸福遙不可及。她聽到一個女孩打電話說:今晚七點在蘭桂坊見。她知道蘭桂坊,那是香港的酒吧一條街,時尚之地。現在還有等待和盼望嗎?人們早已失去了耐心。有時間而無光陰。

很多年過去了,止華的聲音沒變,她記得很久以前康明對她說的話:我要娶你的聲音。而那個要娶她聲音的男孩已去了國外,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十年了,世界變化有多快,那些緩慢的東西迅速被快捷所代替,緩慢的愛情成了奇跡。她一個人在香港的街頭,呼嘯而過的車流,她的心還是安靜的。那些緩慢的愛情依然應該被緩慢地記起。那些愛情緩慢、寂靜而姿態奢侈。
情感美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