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現代醫學對於生命曲線的公式是健康-亞健康-疾玻中醫學理論認為生命曲線的公式是未病-欲病-已玻已病就是已經發生了疾病,積極防治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如果人們對於什麼是未並什麼是欲病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則更有益於身心健康。
中醫「未脖一詞由來已久,源於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論》。所謂「未脖,是指身體健康,沒有疾玻隨著中醫學的發展,其範圍也有所擴充。含義大致有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即病防變,三是已病早治。
未病即健康。人體要維持健康的狀態,達到延年益壽的境界,除了軀體的完整和健全外,還包括心理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的正常。這種狀態,中醫稱為「陰陽平和」,即屬於未病的範疇。
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突發重病,而且難以回生,這絕不是偶然的,潛伏在體內的變化,往往被人們忽視了。這種狀況在我們的親朋好友中間常有發生,驚訝之餘深思一下,這實質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亞健康。
「欲脖之說,源於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論診候第四》,在書中記載:「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意思是說從事醫生職業的人,最好的醫生善於在人們身體健康之時擔心生病,注重養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醫生要善於抓住將要生病而還沒有發生疾病之時,擔心疾病的發生而注重欲病早調,避免疾病的發生。一般水平的醫生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玻然而待疾病發生了才診治就困難了。
欲病之病,正如孫思邈所說:「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須早道,若隱忍不治,希望自差,須臾之間,以成痼疾(《千金要方》)。」意思是說很多人的痛苦在於身體不適,精神和體力今不如昔,一定及早瞭解養生的方法,盡快調理,避免疾病的困擾。如果勉強忍受不進行調理,自認為可以自愈,過不了很久,就發展為頑固之疾了。這種僥倖心理在實際生活中屢見不鮮。欲病之病,在外表上雖然有不適的症狀表現,僅僅是「苦似不如平常」,醫生又不足以診斷為某一種疾玻西醫所說的亞健康的概念也是如此,全身不適,勉強堅持工作,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又都未見異常。欲病之病,實質是人體處於未病與已病之間的一種狀態。
孫思邈這位大醫學家反覆告誡人們要重視:「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從記述的內容來看,字裡行間蘊涵著對「無事之前」的養生防病及欲病早調的觀點。調理的方法很多,如調治心態,運動健身,關鍵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施調。
欲病預防在先,孫思邈認為:「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千金要方》)。」在五臟沒有虛損,六腑尚未衰敗,氣血運行還未紊亂,神氣猶未渙散,病勢處於輕淺階段時,及時服藥調理,每能痊癒。突出了欲病先防的實質,強調了順應自然的整體觀念,重視通過藥物調動體內正氣的作用,呼應了前人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法論》)」的說法。如果說錯過了對未病的預防,那麼,對欲病的預防良機,千萬不能再錯過。發展到「五臟已虛,六腑已竭,血脈已亂,精神已散(《千金要方》)」時,疾病已成,五臟六腑功能衰敗,氣血運行紊亂,精神氣耗散,服藥救治也不一定都有效,即使保住了生命,其生命的質量也就難保證了,即沒有希望恢復到健康的狀態了。
預防的含義,以往陳舊的概念是指主動順應自然的規律,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和病後調養,避免復發的具體方法。預防的位置在已病之前或者已病之後。現在新的觀念,應該是主動適應自然的規律,增強體質,在未病的情況下積極防禦,避免發展到欲病狀態,而且這一階段至關重要,對生命質量的影響主要就在於此。預防的位置大步前移,前置到未病之前,前置到欲病之前,如果發展到已病狀態,或者病後的恢復,再重視預防,實在是太晚了吧!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 張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