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休閒,叫心理旅遊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有一種休閒,叫心理旅遊

當主題旅遊正在成為時尚的今天,和一個亦師亦友的心理醫生一同上路,在淳樸,簡單,純美,甚至原始的自然當中去敞開心扉,這樣的心理旅遊悄然興起。

2002年底,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楊霞,首先帶著自己的一批朋友,踏上了去江西婺源的路,揭開了心理旅遊的大幕。在七天的行程中,一幫在喧囂城市中迷失自我的人們從陌生到熟識到無話不談,最後成立了名為「清心」的俱樂部,定時聚會,談心。在這短短的一周當中,楊霞教授通過「工作與壓力」等講座,敏感性測試自信心訓練等遊戲使隊員們真正放掉了心理上的包袱,真正自由呼吸清新空氣。2003年春節期間,楊霞教授又帶著壯大了不少的隊伍,走進了武夷山。前不久,他們又結伴去了草原。在這兩次旅遊中,楊教授更是大膽地取消了一些純知識性的講座,放手讓隊員們在諸如「爬山比賽」等一些小組性質的活動當中去重新接納身邊的人,同時也讓身邊的人接納。

心理醫生帶隊夏令營

就在協和醫科大學心理旅遊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北京大學金秋心理研究中心也將服務的對象瞄準心理狀況不穩定但並沒有引起社會足夠重視的青少年。他們組織了北京的一些青少年,去北京周邊的一些偏遠的山區、農村進行春遊、夏令營。在旅遊的過程當中,他們安排了諸如「對著大山說心事」、「怒吼」等在城市裡不可能做到的活動,讓孩子們將心中鬱積的不良情緒釋放出來。讓孩子們在純自然的環境當中領會到在學校在家庭在城市當中無法領會的東西。

這兩個地方的心理旅遊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功,並且正在進一步地發展和壯大中。

誰走進了心理旅遊

楊霞教授告訴我們,參加他們旅遊的隊員都是在心理上有一定困擾的城市白領。他們拿著大把的鈔票,但卻無法感受到幸福。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們的自信心逐漸喪失,挑剔、過分的完美主義讓他們無法與周圍的人正常地交往,喪失了必要的溝通和傾訴。他們在正常人面前非常封閉,即使面對心理醫生也並不能完全放開。

如何來幫助他們?楊教授說,她想到了自己非常喜愛的旅遊。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在與自己同病相憐的人群交往當中重新認識和找尋自我呢?

在旅遊中改變

組織一批心理上有困擾的人一同出遊,主要是讓每個人都同時成為他人的一面鏡子,讓他們在一種感同身受當中去敞開心扉,認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況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同時,讓他們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自然景物當中去。讓他們沉浸在自然對他們的震撼和陶醉當中,這樣心理壓力也就自然減輕了。

心理旅遊的過程,它實際上就是一個調整他們心理狀態的一個過程,目的是要通過這個過程來達到逐步調整他們的價值觀。要讓他們知道,幸福並不是獲得的東西有多麼多,而是索取的東西有多麼少。要讓他們在旅遊的過程當中,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放鬆,學會欣賞自己和別人可愛的一面。

在旅遊中放飛鬱悶

而北京大學金秋心理研究中心的陳偉主任則說心理旅遊對孩子們會有著更為明顯和多方面的作用。孩子們的情緒容易鬱積,但也容易釋放,只要給他們適當的渠道。孩子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定型,容易矯正。因此,只要組織者合理安排,孩子們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是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穫,並可能發生較大改變的。

同時,在旅遊過程當中,孩子們從未見過的景象,極美的,或者是極貧窮的,都可以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的震撼,這對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健康形成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一個遊戲,一段評語都可能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在平時是不可能辦到的。心理旅遊的優勢就在這裡。

在旅遊過程當中,一定要擺正心理醫生和隊員們的關係,決不能把他們單純地當做病人來看待,切忌以一種憐憫的態度來表現你的關心。在旅遊過程當中,心理醫生始終是以一種健康的老師看學生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案主的。就像一個優秀的老師在看學生,不管是頑皮還是孤僻,都是一視同仁的關愛。

心理旅遊中的問題

在心理旅遊的過程當中,許多家長是具有極大顧慮的,他們更多地還是關心孩子們生理上的健康與否,即使在旅遊過程當中孩子受了一點皮外傷,他們也是不能接受的。但他們往往忽略孩子們在這一過程當中心理上的改變,成熟。他們更多地是將心理旅遊當做了純粹的遊玩。心理旅遊,特別是心理夏令營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的話,這是一個不得不突破的瓶頸。文/蔣理

個例鏈接

失戀的女大學生「我主動和男生講話」

陳元還是一個大三的學生,最近英語四級考得她直冒火,加上又跟青梅竹馬的男友分了手,學習和感情的雙重壓力使原本很少跟男生講話的她更加孤僻。雖然已經在國內十幾個省市遊玩過,但當她從媒體上得知這次旅行有心理專家隨團指導的消息後,立刻背著父母報了名。

「這是我第一次單獨旅行,開始我不說話也不笑。第一天大家只是相互打個招呼,第二天比賽爬石門澗我們就很熟悉了。到了第四天,我們已經成為『一家人』了。」陳元告訴記者,她怕和男生交往和難以控制自己行為的難題這次也得到了解決。

「我怕和男生交往,一是因為我父親的教育方式。我雖是家裡的獨生女,但我爸總是指責我,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他從來就沒鼓勵過我一句。二是我真心愛著以前的男友,我對愛情已經喪失了信心,我怕再涉及感情。其實我選擇這條路線還有個原因是要經過景德鎮,而他就在景德鎮上大學,我想去看看他。可我們到了景德鎮以後,大家相互之間快樂的交流打消了我去找他的念頭。7日那天當我們分別時,我忍不住想哭,不想離開這個集體。當時我忍著,回去後還是要哭,於是我就依照楊教授教我的辦法,站在街上數了300多輛汽車後,就平靜下來了。回到北京後,我主動和男生講話,倒是他們不理我(笑)。」

撕試卷的父親「知道了如何跟女兒做朋友」

孟飛目前是一家合資公司的部門經理。有一次測試,女兒的數學成績很差,孟飛一怒之下將她的卷子撕碎了。「當時她哭得很傷心,後來我也感到自己很過分,就向女兒道歉。可和心理專家聊天後,我才知道我的過激行為不是一個道歉就能解決的。專家說我的女兒有點怕我,我想是因為我對她要求太嚴格了。

「這次能在一個地方多呆幾天,可以自由地安排時間,還有心理專家楊教授調節大家的情緒,我們十幾個人成了朋友。臨別時,我的寶貝女兒都哭了,而我最大的收穫是知道了如何和女兒成為好朋友。」

孟飛說,這次旅行一回來他就給自己定了個規矩,一定要多抽時間陪女兒玩,抱抱她親親她,和她聊一聊學校裡的事,包括性教育方面的問題。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