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營養性缺鐵貧血症的發病率較高。貧血的孩子常表現為面色蒼白,食慾較差,全身抵抗力降低,容易發生感染。孩子稍大後還有頭暈、耳鳴、心謊的症狀嚴重的還可出現肝脾腫大,心臟擴大等。
發生貧血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胎兒從母體中獲得的鐵僅供嬰兒出生後3、4個月使用,4個月後的嬰兒體內貯存的鐵已用荊如果此時不注意按時添加輔助食品,即有可能發生貧血。二是嬰兒體內貯存鐵的量與出生體重成正比,早產兒、雙胎兒以及出生體重低的嬰兒,貯鐵量較正常嬰兒少,但是生長發育速度較快,因此常可能在2個月時即發生貧血。經常腹瀉也是貧血發生的原因之一,由於消化不良而影響正常飲食,以致鐵元素攝入量不足,造成貧血。 鐵是製造紅血球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時還參與了體內多種重要酶的合成,因此要積極預防小兒的貧血。
嬰兒4個月時應及時添加輔助食品,如蛋黃、魚泥等,到7個月可加豆製品、瘦肉、肝泥、綠葉碎菜等,要注意葷素搭配,這樣可以增加鐵的吸收。早產兒和雙胎兒2個月時就應增加少量鐵劑(補血糖漿)。對於早期或輕度貧血的兒童,日常需合理添加含鐵的輔食。中、重度貧血的兒童除了增加輔食外,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補血糖漿)和維生素C,這樣才能有效率貧血狀況。一般服藥2、3周後血色素開始上升,總服藥療程應角8-12周。由於療程較長,家長必須認真配合,才能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