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的流行病學及防治
鉤端螺旋體病是由各種不同血清型別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俗稱「打穀黃」或「稻瘟脖。鉤體對人的毒害作用很大,菌體含有溶血素,游脂物質及類似內毒素的物質,可引毛細血管損傷和破壞凝血功能。鉤體有很雖的鑽透力,通過皮膚粘膜可很快鑽進人或動物體內,引起發玻
流行病學1傳染源鼠類和豬是兩大傳染源,我國南方及西南地區以帶菌鼠為主,北方和沿海平原以豬為主。
2傳播途徑:疫水傳播,鼠、豬帶菌尿液污染環境,人與疫水接觸,如游泳、捕魚、稻田作業,而鉤體經皮膚、粘膜進入體內,特別是洪水暴雨時帶菌的糞尿隨水漂流,擴大鉤體的污染面,人們在抗洪防澇時往往形成暴發流行;直接接觸傳播,在飼養家畜過程中,接觸病畜的排泄物、污染物受到感染;
3其他還有消化道傳播、吸血節肢動物租傳播等。
4流行特徵:病例相對集中於夏秋收稻時或大雨洪水後,在氣溫較高地區則終年可見。本病以青壯年農民多見,其他接觸疫水機會多的漁民、礦工、屠宰工及飼養員等,也可敢發得玻
臨床表現潛伏期為2~20日,一般7~13日。本病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早期起病後3日左右出現早期中毒症侯群,有「三症狀」,即畏寒發熱、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三體征『,即眼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淋巴結腫大。
2.中期此期根據臨床不同表現可分為四型。
1流感傷寒型:流行期本型多見,多數病例僅有早期中毒症侯群,較重病例有高熱、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消化道症狀、出血傾向等,可出現休克、呼吸心跳驟停等險象。
2肺大出血型:是無黃愈鉤體病弱人常見的死亡原因。在先兆期出現呼吸、心率進行性增快、肺部有散在並逐漸增多的干羅音或濕羅音,如無及時有效的治療在短時內進入極端期,患者臉色極度蒼白或青灰,咯血,X線可見雙肺廣泛點片狀陰影或大片融合。進入危垂期,病人神志模糊轉入昏迷,呼吸不規則,口鼻大量湧血,心跳減慢至停止。
3黃疸出血型:病後4~8日出現黃疸,10日左右達高峰,肝臟腫大並有觸痛,有出血、腎損害。急性腎功能不全是本型常見的死因。
4腦膜腦炎型:病人有嚴重頭痛、煩躁、嘯睡、誘妄、癱瘓等腦炎症狀,重症有昏迷、抽搐、急性腦水腫、腦疝及呼吸衰竭等,腦脊液分離鉤體陽性率較高。
3.恢復期多數患者可恢復,少數人可出現發熱,眼後發症和閉塞性腦動脈炎。
實驗室檢查取病人早期血、腦脊液,中晚期尿作暗視野塗銀染色鏡檢或培養陽性可確診。
治療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地處理是本病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對症治療包括降溫,鎮靜、止血、輸液、輸血、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強心藥物等。
2抗菌治療青黴素為首選藥,每次40萬u,6~8小時肌注1次,療程約一周。首次注射後4小時內應注意「治後加重反應」,出現反應要加強鎮靜劑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使用,青黴素過敏者可用慶大黴素或四環素。
防疫措施1滅鼠。
2管好豬、犬等家畜,接種獸用鉤體菌苗,避免使用新鮮畜肥。農田在插秧前施石灰氮,割禾前十天放干田水。
3人群在流行季節前一個月接種鉤體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