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本是人發明的,而自然是不依賴於人存在的。所以,風景不需要識字才能欣賞。
某個社會到底選擇什麼樣的權力制度,總有其自己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對自由的嚮往,是每種體制裡的人們的共同願望,關鍵是什麼樣的自由才叫做真正的自由?什麼程度上的自由才是最符合大多數人的?
男人有男人的想法,男人即使愛了,也未必表達。
現實和生活永遠有差距。正是這差距產生了藝術。
只有曖昧才能沉浸。
如果兩個人在相遇的時候需要考慮那麼多,那就不叫相遇。相遇永遠是一種感性的東西,而不是理性的。沒文化的人也可以相遇,否則江湖豪傑不就都成了木瓜?恰恰相反,真正有血性的人,真正珍惜相知相遇的人往往存在於江湖草莽,而不在知識分子行列中。
從瓊瑤到三毛,到金庸古龍,到王朔,到王小波,我們就這樣讀過了春秋,這似乎是個很自然的發展過程。但回過頭去才發現,原來我小學就已經讀完了繁體字的四大名著之類。難道人就是這樣越活越抽抽?
越來越發現,經典就是經典。在一個人生活的幾十年裡,能遇到一兩個當代的經典或者能夠成為後世經典的東西,是一種幸福。
我從不群發短信,正如我從不群交。
愛情這種事情從來就是不講朋友的。
如果說男人重性,女人重情,那江湖人看重的就是性情。
女為悅己者容,同意。但士不必為知己者死。正因為有了知己,才更應該好好活著。
人生的問題其實很簡單。男人不要總想著自己條件如何不好,女人眼光如何高。只要想通一點:男人需要女人,但女人也同樣需要男人。男人不要冰冷的床沿,難道女人就能忍受冰冷的床沿?有句話說得好,如果山不能走到你面前來,你就走到山面前去。反過來也一樣。再者,女人要求男人這樣那樣,女人自己的條件呢?也未見得個個花容月貌吧。男人踏踏實實地幹好自己的事情,想結婚的話總會有老婆嘍。還有,門當戶對對婚姻來說,不是絕對真理,也接近絕對真理。戀愛和結婚,是兩回事。不能把結婚想得和戀愛一樣浪漫。
十六年前,別說是把我的藏書泡水裡泡沒了,就是在扉頁上寫幾個字,我也必殺此人! 然而,十幾年滄桑,改變了一切。此身此命都不知歸於何處,又何必在乎幾本書呢?
搬家簡直就像扒層皮,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上。
人首先要有自我,首先要有心燈。有自我,就不必依靠外界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有心燈,就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迷茫。
不要太相信感情,也不要對感情抱太大的期望。人不是只活在感情裡的,在生命中感情也不是唯一重要。生命中美好的事情那麼多,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全押在感情上面?尤其不要對感情有依賴,再深厚再美好的感情,也可能有流逝的那一天。人生其實不但是方法問題,也是概率問題。感情永遠不變的概率太小,不值得押上自己的全部。而所謂明白真相之後的心痛,原因在於一開始沒有看透。真相早在那裡擺著,是我們自己賦予了真相太多的浪漫。正如猴子坐在地上的時候,尾巴就存在的,只不過要等它爬到高處才看得見。同時,也不要對感情太失望,畢竟它也是人生的美好之一。處理感情問題,一是不要把“之一”變成了“唯一”,二是不要主觀地賦予感情太多東西。感情一旦背上了快樂、幸福等等擔子,就會變得很沉重。而沉重的東西是走不遠的。
鈔票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看是如何贏得和如何消費。鈔票其實也和手槍一樣,要看槍在誰的手裡。所謂感覺,代表的是精神;所謂鈔票,代表的是物質。精神與物質這兩樣東西,尤其在涉及婚姻關係的時候,很難截然分開。人的潛意識裡其實有很多東西,人自己並不知道。比如一個女人,將男友的標準定位為“優秀、事業成功”或者僅僅是“有潛力、有事業心”的時候,她的潛意識裡難道就沒有一點關於物質的東西嗎?眾所周知,事業成功的男人,也基本就意味著物質上不會太差。所謂“事業”,也許只是物質的換一種說法。因為在當今的社會上,物質即便不是唯一標準,至少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標準。質言之,所謂“成功”,絕大多數是因為做了對社會有益的事,而做了對社會有益的事,社會除了名譽之外,也大多數同時會給予物質的回報。當然,除了物質實體之外,名望、社會地位、權力等等,也是衡量的標準。總之,人在配偶的選擇上,往往是一個綜合的標準,不可能完全看物質,也很難完全看精神。只看物質的,往往流於庸俗,而只看精神的,不是自己本身物質生活非常豐厚,就是對婚姻的理解還處於幼稚階段。
中國的現實讓家長改變了教育孩子的方針,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只教孩子仁義道德簡直是在教他們如何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