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絡的功效,橘絡的作用,橘絡的副作用
橘絡
(《本草求原》)
【異名】橘絲(《綱目拾遺》),橘筋(《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內層的筋絡。植物形態詳"橘"條。
【採集】12月至次年1月間採集,將橘皮剝下,自皮內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絡,曬乾或微火烘乾。比較完整而理順成束者,稱為"鳳尾橘絡"(又名"順筋")。多數斷裂,散亂不整者,稱為"金絲橘絡"(又名"亂絡","散絲橘絡")。如系用刀自橘皮內鏟下者,稱為"鏟絡"。
【藥材】1鳳尾橘絡
呈長條形的網絡狀。多為淡黃白色,陳久則變成棕黃色。上端與蒂相連,其下則筋絡交叉而順直,每束長約6~10厘米,寬約0.5~1厘米。蒂呈圓形帽狀,十餘束或更多壓緊為長方形塊狀。質輕虛而軟,干後質脆易斷。氣香,味微苦。以整齊、均勻、絡長不碎斷、色黃者為佳。
2金絲橘絡
呈不整齊的鬆散團狀,又如亂絲,長短不一,與蒂相混合,其餘與鳳尾橘絡相同。
3鏟絡
筋絡多疏散碎斷,並連帶少量橘白,呈白色片狀小塊,有時夾雜橘蒂及少量內瓤碎皮。以鳳尾橘絡品質最佳,鏟絡品質最差。
主產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廣西、廣東、江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等地亦產。
【炮製】揀去雜質,摘除橘蒂,用水噴潤後撕開,曬乾。
【性味】甘苦,平,
1《本草撮要》:"味淡微苦。"
2《本草便讀》:"甘,寒。"
3《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苦,無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功用主治】通絡,理氣,化痰,治經絡氣滯,久咳胸痛,痰中帶血,傷酒口渴。
1《日華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湯次甚驗。"
2《綱目拾遺》:"通經絡滯氣、脈脹,驅皮裡膜外積痰,活血。"
3《本草求原》:"通經絡,舒氣,化痰,燥胃去穢,和血脈。"
4《四川中藥志》:"化痰通絡,治肺勞咳痰、咳血及濕熱客於經隧等症。"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
【名家論述】1《本草崇原》:"橘瓤上筋膜,治口渴吐酒,煎湯飲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飲,而行於皮膚也。"
2《綱目拾遺》:"金御乘雲,橘絲專能宣通經絡滯氣,予屢用以治衛氣逆於肺之脈脹甚有效。"
3《本草便讀》:"橘絡,甘寒入絡,無甚功用,或可清絡中之餘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