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紅薊的功效,勝紅薊的作用,勝紅薊的副作用
勝紅薊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鹹蝦花、臭壚草(《廣州植物誌》),白花草、鹹蝦草、路遇香(《福建民間草藥》),貓屎草(《廣東中藥》Ⅱ),膿泡草(《貴州植藥調查》),白毛苦、毛射香(《廣西民間常用草藥》),白花臭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綠升麻(《貴州草藥》),勝紅藥、廣馬草、水丁藥、魚眼草、油貼貼果(《雲南中草藥》),消炎草、臭草(《雲南中草藥選》),紫花毛草(《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藿香薊的全草。
【植物形態】藿香薊
一年生草本,被粗毛,有特殊氣味,高30~6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綠色稍帶紫色,葉卵形,對生,上部互生,長5~13厘米,基部鈍或渾圓,罕有為心形的,邊緣有鈍齒。頭狀花序小,直徑罕有達6毫米的,為稠密、頂生的傘房花序;總苞片矩圓形,突尖,背部有疏毛;小花藍色或白色,全部管狀,先端5裂。瘦果黑色,具芒狀鱗片形冠毛。花期夏季。
野生於荒地。分佈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採集】夏、秋采收,除去根部,曬乾。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氨基酸、有機酸、揮發油。無羈萜、β-谷甾醇、豆甾醇、氯化鉀。
【性味】辛苦,平。
1《福建民間草藥》:"苦辛,溫。"
2《貴州植藥調查》:"辛微苦,平。"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苦,涼。"
【歸經】《泉州本草》:"入肺、心包二經。"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癰疽瘡癤,外傷出血。
1《福建民間草藥》:"消癰,逐瘀,解毒,殺蟲。治魚口便毒,筋骨扭傷腫痛,喉蛾。"
2《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咽喉,為喉科專藥。治一切咽喉證狀,癰疽腫毒。"
3《廣東中藥》Ⅱ:"治子宮脫垂,子宮腫瘤。"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感冒發熱,外傷出血,瘡癤,濕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研末吹喉。
【選方】1治喉症(包括白喉):勝紅薊鮮葉一至二兩。洗淨,絞汁。調冰糖服,日服三次。或取鮮葉曬乾,研為末,作吹喉散。(《泉州本草》)
2治癰疽腫毒:勝紅薊全草洗淨,和酸飯粒、食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3治魚口便毒:勝紅薊鮮葉四兩,茶餅五錢。共搗爛,加熱溫敷。(《福建民間草藥》)
4治筋傷骨扭腫痛:干勝紅薊全草一握,放在爐火中燒煙熏之。(《福建民間草藥》)
5治感冒發熱:白花草二兩。水煎服。
6治外傷出血:白花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7治瘡癤成膿未潰:白花草、黃糖少許。搗敷患處。(5方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8治崩漏,鵝口瘡,疔瘡紅腫:勝紅薊三至五錢。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9治瘧疾,感冒:廣馬草干品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藥》)
十治風濕疼痛,骨折(復位固定後):鮮廣馬草搗爛敷於患處。(《文山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