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的功效,草豆蔻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草豆蔻的功效,草豆蔻的作用,草豆蔻的副作用

【中文名】草豆蔻(《雷公炮炙論》)

【類別】種子類

【異名】豆蔻(《別錄》),漏蔻(《南方異物誌》),草果(《通志》),草蔻(《本草從新》),大草蔻(《藥材資料彙編》),偶子(《中藥志》),草蔻仁、飛雷子、彎子(《廣東中藥》)。

【來源】為婪科植物草豆蔻的種子團。

【植物形態】草豆蔻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狀莖粗壯,棕紅色。葉2列,具短柄;葉片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30~55厘米,寬2~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疏毛或光滑;葉鞘膜質,抱莖,葉舌廣卵形,長3~6毫米,密被絨毛。總狀花序頂生,總花梗長30厘米,密被黃白色長硬毛;花疏生,小苞片寬大,長2.5~3.5厘米,外被粗毛,花後脫落;萼筒狀,長約2厘米,外被疏柔毛,一邊開裂,頂端3裂;花冠白色,花冠管長約1.2厘米,上部3裂,中間裂片長圓形,兩側裂片橢圓形,唇瓣闊卵形,先端有3個淺圓裂片,邊緣具缺刻,白色,內面具淡紫紅色斑點;側生退化雄蕊極短或不存在,發育雄蕊1,花絲扁圓形,粗大,具槽;子房下位,卵田形,密被淡黃色絹毛,花柱細長,緊貼於花絲槽內,從藥隔中穿出,基部具2棒狀附屬物,柱頭略膨大,頂端下陷,具緣毛。蒴果圓球形,外被粗毛,萼宿存,熟時黃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於林緣灌木叢邊緣的草叢中或山坡高草叢中。分佈廣東、廣西等地。

【採集】秋季果實略變黃色時采收,採得後曬至八、九成干,剝去果皮,再曬至足干。或將果實用沸水略燙後曬至半干,去其果皮,再曬至足干。宜置陰涼乾燥處。

【藥材】乾燥種子團呈圓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間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多數粘連緊密。種子卵圓狀多角形,長3~5毫米,直徑約3毫米。表面灰棕色,被一層白色透明的假種皮,背稍隆起,合點約在中央,種臍位於背側面,種脊為一縱溝,經腹面至合點,破開後裡面灰白色。氣芳香,味辛辣。以個圓、堅實者為佳。
主產廣西、廣東等地。

《開寶本草》及《本草圖經》均謂《別錄》所載之豆蔻即草豆蔻,但觀其所述形態及《證類本草》"宜州豆蔻"附圖,似為Amomum屬植物,與現用Alpinia屬的草豆蔻不同。

【化學成分】種子含山姜素、小豆蔻明。

【炮製】揀淨雜質,去殼取仁,用時搗碎。

1《雷公炮炙論》:"凡使(草豆蔻),須去蒂,取向裡子後皮,用茱萸同於鏊上緩炒,待茱萸微黃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2《藥類法象》:"(草豆蔻)麵包煨熟,去面用。"

【性味】辛,溫。

1《別錄》:"味辛,溫,無毒。"

2《千金·食治》:"味辛,溫,澀,無毒。"

3《醫學啟源》:"氣熱,味大辛。"

【歸經】入脾、胃經。

1《湯液本草》:"入足太陰、陽明經。"

2《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

【功用主治】溫中,祛寒,行氣,燥濕。治心腹冷痛,痞滿食滯,噎膈反胃,寒濕吐瀉,痰飲積聚。
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1)健脾燥濕:用於脾胃虛弱或寒濕郁滯引起的食慾不振,常配木瓜。
(2)溫中止嘔:用於寒濕郁滯中焦引起的胃痛嘔吐,常配高良姜。

1《別錄》:"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

2《開寶本草》:"下氣,止霍亂。"

3《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4《綱目》:"治瘴癘寒瘧,傷暑吐下洩痢,噎膈反胃,痞滿吐酸,痰飲積聚,婦人惡阻帶下,除寒燥濕,開郁破氣,殺魚肉毒。"

5《本草原始》:"補脾胃,磨積滯,調散冷氣甚逮,虛弱不能飲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

【宜忌】陰虛血少,津液不足,無寒濕者忌服。

1《本草經疏》:"凡瘧不由於瘴氣;心痛胃脘痛由於火而不由於寒;濕熱瘀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赤白,裡急後重,及洩瀉暴注口渴,濕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鹹屬暑氣濕熱,皆不當用。"

2《本草備要》:"忌鐵。"

3《本經逢原》:"陰虛血燥者忌之。"

【選方】1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滿悶、心腹痛:草豆蔻肉八兩,生薑(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兩(銼碎)。上三味勻和入銀器內,用水過藥三指許,慢火熬令水盡,取出,焙乾,杵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夏月煎之,作冷湯服亦妙。(《博濟方》豆蔻湯)

2治嘔逆不下食,腹中氣逆:豆蔻子七枚(碎),生薑五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二服,相去如人行五,六里。忌海藻、菘菜。(《廣濟方》豆蔻子湯)

3治冷痰嘔逆,胸脯不利:草豆蔻(去皮)、半夏(湯洗去滑,切,焙)各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分。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眼,不拘時侯。(《聖濟總錄》豆蔻湯)

4治胃口冷,吃食無味及脾洩瀉不止,兼治酒後數囿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飲食: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一兩(炙),肉桂(去皮)一兩,陳皮(去白)一兩,蠻姜一兩。上五味,同為細末。每服一錢半,更入陳米末一錢,水一盞,棗二枚,同煎七分,溫服,其滓再煎服之。(《博濟方》草豆蔻散)

5治小兒藏寒洩瀉不止:草豆蔻一枚,剝開皮,入乳香一塊在內,復用白面裹,慢火燒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上為細末,以粟米飲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史載之方》豆蔻丸)

6治霍亂心煩渴,吐利不下食:草豆蔻(去皮)一分,黃連(去須)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脹三錢匕,水一盞,烏豆五十粒,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草豆蔻湯)

7治老瘧久而不瘥,及山嵐瘴氣,遠年不愈,兼治脾寒:草豆蔻、肉豆蔻各二個(並用面裹煨,一生一熟),厚樸方圓二寸(一半姜制,一半生用),甘草中指大(一半生,一半炙),生薑棗大二塊(一塊用濕紙裹煨,一塊生用)。上分為二大劑,於發前臨曉,用水一升,煎取八合,放至來早,再溫服,留滓再煎二次。(《雞峰普濟方》草豆蔻散)

8香口辟臭:豆蔻、細辛,為末含之。(《肘後方》)

【名家論述】1朱震亨:"草豆蔻,性溫,能散滯氣,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溫散,用之如鼓應桴。或濕痰鬱結成病者,亦效。若熱郁者不可用,恐積溫成熱也,必用梔子之劑。"

2《綱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鹹,脾胃常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

3《本草經疏》:"豆蔻,辛能破滯,香能入脾,溫熱能祛寒燥濕,故主溫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嘔吐也。脾開竅於口,脾家有積滯,則瘀而為熱,故發口臭,醒脾導滯,則口氣不臭矣。辛散溫行,故下氣。寒客中焦,飲食不消,氣因閉滯則霍亂。又散-切冷氣、消酒毒者,亦燥濕破滯、行氣健脾開胃之功也。產閩之建寧者,氣芳烈,類白豆蔻,善散冷氣,療胃脘痛,理中焦。產滇、貴、南粵者,氣猛而濁,俗呼草果者是也,善破瘴癘,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滯作脹悶及痛。"

4《本草求真》:"草豆蔻,辛熱香散,功與肉蔻相似,但此辛熱燥濕除寒,性兼有澀,不似肉蔻澀性居多,能止大腸滑脫不休也。又功與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風寒客在胃口之上,症見當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熱浮散,專治瘴癘寒瘧也。故凡濕郁成病,而見胃脘作疼,服之最為有效。若使鬱熱內成,及陰虛血燥者,服之為大忌耳。"
中草藥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