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烏頭的功效,草烏頭的作用,草烏頭的副作用
草烏頭
(侯寧極《藥譜》)
【異名】堇(《莊子》),芨(《爾雅》),烏頭、烏喙、奚毒(《本經》),雞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負、耿子、帝秋(《吳普本草》),獨白草(《續漢書》),土附子(《日華子本草》),草烏(《聖濟總錄》),竹節烏頭、金鴉(《綱目》),斷腸草(《新疆藥材》)。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野生種)、北烏頭或其他多種同屬植物的塊根。
【植物形態】1烏頭,詳"川烏頭"條。
2北烏頭,又名:五毒根、小葉蘆、鞿鞡花、藍烏拉花、藍花草、百步草。
多年生草本,高70~150厘米。塊根常2~5塊連生,倒圓錐形,長2.5~5厘米,外皮黑褐色。莖直立,光滑。葉互生,有柄;葉片近於革質,全形為卵圓形,長6~14厘米,寬8~9厘米,3全裂,裂片菱形,再作深淺不等的羽狀缺刻狀分裂,最終裂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尖,二面均光滑,或有時微被毛。總狀花序,或有時為緊縮的圓錐花序;花萼5,紫藍色,上萼片盔形,長1.5~2厘米,側萼片長1.4~1.7厘米;花瓣2,無毛,有長爪,距長1~4毫米;雄蕊多數,無毛;子房5個,稀有3~4個,無毛,花柱與子房等長。蓇葖果長1~2厘米。種子有膜質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於草甸子、灌木叢間、山坡及林緣。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此外,尚有下列幾種烏頭屬植物,亦作草烏使用。
1烏頭的黃山變種(黃山烏頭)(分佈安徽、浙江)、展毛變種(分佈江蘇、浙江)和密毛變種(大烏頭)(分佈甘肅、陝西)。
2昆明烏頭(黃草烏),詳"昆明堵喇"條。
3圓錐序烏頭(分佈遼寧、吉林)。
4蒿葉烏頭(分佈遼寧、吉林)。
5太白烏頭,詳"金牛七"條。
6顯柱烏頭(分佈雲南)。
7多根烏頭(分佈新疆)。
8準噶爾烏頭(分佈新疆)。
9瓜葉烏頭,詳"籐烏頭"條。
十紫草烏(分佈雲南)。
⑾松潘烏頭,詳"火焰子"條。
⑿亞東烏頭(分佈西藏)。
⒀細葉草烏(分佈西藏)。
⒁直緣烏頭(大草烏、小黑牛)(分佈雲南)。
【採集】秋季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殘莖及泥土,曬乾或烘乾。
【藥材】乾燥的塊根,一般呈圓錐形而梢彎曲,形如烏鴉頭,長約3~7厘米,直徑約1~3厘米。頂端平圓,中央常殘留莖基或莖基的殘痕,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外皮皺縮不平,有時具短而尖的支根,習稱"釘角"。質堅,難折斷,斷面灰白色,粉性,有曲折的環紋及筋脈小點。無臭,味辛辣而麻舌。口嘗須特別謹慎,切勿嚥下。以個大、肥壯、質堅實、粉性足、殘莖及鬚根少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浙江、湖北、湖南、江蘇、安徽、遼寧等地。
【化學成分】烏頭各部分含生物鹼,其中主為烏頭鹼。烏頭鹼水解後生成烏頭原鹼、醋酸及苯甲酸。葉中還含肌醇及鞣質。
多根烏頭含有烏頭鹼,準噶爾烏頭鹼,準噶爾烏頭胺,多根烏頭鹼,多根烏頭定鹼,烏頭芬鹼。
準噶爾烏頭根含總生物鹼量1.5%,主要為烏頭鹼,準噶爾烏頭鹼。地上部分含總生物鹼量0.7%,主要為準噶爾烏頭鹼。
亞東烏頭含有生物鹼為偽烏頭鹼。
紫草烏地上部分(葉和梗)含生物鹼0.58%,其中分出結晶生物鹼稱紫草烏鹼0.43%。
據報道,日本產烏頭除含烏頭鹼和新烏頭鹼外,還有次烏頭鹼、惰鹼。
【藥理作用】草烏頭(品種未鑒定)用小白鼠熱板法實驗,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如與秦艽配伍,其鎮痛效力可互相增強。草烏經甘草、黑豆法炮製後,毒性降低而不影響其鎮痛效力。甘草、蜂蜜對草烏有解毒作用。草烏與川烏作用基本相同,前者生物鹼含量0.425%,後者0.5991%。
多根烏頭中提出的總鹼,10~20毫克/公斤注射於麻醉犬及兔,從心電圖上可見心跳興奮性及傳導發生紊亂。
自準噶爾烏頭根中提出的生物鹼超過30種以上,準噶爾烏頭鹼屬於Atisine一類,將其400毫克/公斤皮下注射,可使小白鼠自發活動降低,有時後肢強直性收縮;對兔有弱的鎮靜作用,並能延長小鼠用催眠藥引起的麻醉時間;用於兔有降溫作用;靜脈注射可降壓,大劑量能阻斷神經節,有弱的解M-膽鹼樣作用。酊劑外用可作為止痛劑,以治療神經痛、偏頭痛等,其止痛作用主要來自烏頭鹼,毒性極大。
紫草烏
一局部麻醉作用:從紫草烏的葉和莖中分離得紫草烏鹼,其1%溶液具有局部麻醉作用,效力相當於可卡因的2倍,將紫草烏鹼注射於大白鼠大腿後側坐骨神經周周,能產生傳導阻滯;對人舌頭有麻木和針刺感。將紫草烏鹼溶液加熱或放置於室溫2~3個月之久,均不失效。異烏頭鹼0.02%溶液對家兔角膜有較弱的局部麻醉作用,將其注射於小白鼠大腿後側坐骨神經周圍,能使之產生傳導阻滯.但局部刺激明顯,且易吸收中毒,故不理想。二鎮痛作用:用小白鼠熱板法作實驗,紫草烏鹼小且不能提高痛閾,大量始有效,其鎮痛指數很低。
林地烏頭
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使心收縮加強,頻率加快;灌流於離體蛙肝使血管擴張,小量升壓,大量則抑制心血管;對飢餓動物能使其體重很快恢復,正常犬、兔口服後體重增加更快。
日本產A.lusidusculumNakai的成分Lucidusculin能抑制嘌呤類利尿作用,但對鹽類利尿劑無影響,與烏頭鹼有本質的差別。A.gIgasL.etV.極毒,能使放牧的牛死亡;其中所含生物鹼主要抑制運動神經末梢,有類似箭毒樣作用。A.spicatumStapf的根,對注射酵母引起發熱的大鼠有解熱作用,對小鼠扭體反應及機械引起的疼痛有鎮痛作用,鎮痛治療指數高,說明較安全。A.heterophyllumWall.的成分Atisine口服或肌肉注射,對發熱的家兔無解熱作用,靜脈注射能輕度降壓。
【炮製】制草烏:取淨草烏,用涼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口嘗僅稍留麻辣感時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煮,以草烏熟透;內無白心為度,然後除去甘草及黑豆,曬至六成干,悶潤後切片,曬乾。(每草烏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性味】辛,熱,有毒。
1《本經》:"味辛,溫。"
2《別錄》:"烏頭:甘,大熱,有大毒。""烏喙:味辛,微溫,有大毒。"
3《藥性論》:"味苦辛,大熱,有大毒。"
【歸經】入肝、脾、肺經。
1《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脾。"
2《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3《本草撮要》:"入手厥陰、少陽經。"
【功用主治】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治風寒濕痺,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痺,癰疽,疔瘡,瘰疬。
1《本經》:"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痺,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
2《別錄》:"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臍間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視,又墮胎。""主風濕,丈夫腎濕陰囊癢,寒熱歷節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癰腫膿結。"
3《藥性論》:"能治惡風,憎寒,冷痰包心,腸腹疞痛,痃癖氣塊,益陽事,治齒痛,主強志。""治男子腎衰弱,陰汗,主療風溫濕邪痛。"
4《藥類法象》:"治風痺血痺,半身不遂,行經藥也。"
5《綱目》:"治頭風喉痺,癰腫疔毒。""主大風頑痺。"
6《東醫寶鑒》:"治風濕麻痺疼痛,發破傷風汗。"
7《綱目拾遺》:"追風活血,取根入藥酒。"
8《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麻痺症。又為傷科要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生用,研末調敷或醋、酒磨塗。
【宜忌】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及熱證疼痛者忌服。生者慎服。
1《本草經集注》:"莽草為之使。反栝樓、貝母、白斂、白及(一本有半夏)。惡藜蘆。"
2《藥性論》。"遠志為之使。忌豉汁。"
3《綱目》:"畏飴糖、黑豆。冷水能解其毒。"
4《本草匯言》:"平素稟賦衰薄,或向有陰虛內熱吐血之疾,並老人、虛人、新產人,切宜禁用。"
【選方】1治一切癱瘓風:草烏頭(生,不去皮)、五靈脂各等分。為末,滴水為丸,如彈子大。四十歲以下一丸,分六服,病甚一丸分二服,薄荷酒磨下,覺微麻為度。(《本事方》黑神丸)
2治破傷風:草烏頭(生用,去皮尖)、白芷(生用),二味等分為末。每服半錢,冷酒一盞,入蔥白少許,同煎服之,如人行十里,以蔥白熱粥投之。(《儒門事親》)
3治久患頭風:草烏頭尖(生用)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一字,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冷服。更隨左右搐鼻。(《指南方》)
4治偏正頭痛:草烏頭四兩,川芎藭四兩,蒼朮半斤,生薑四兩,連須生蔥一把。搗爛,同入瓷瓶,封固,埋土中,春五夏三、秋五冬七日,取出曬乾,揀去蔥、姜,為末,醋、麵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九丸。臨臥溫酒下。(《戴古渝經驗方》)
5治陽虛上攻,頭項俱痛,不可忍者:細辛、新茶芽(炒)。草烏頭(大者,去皮尖,炮裂切如麻豆大,碎鹽炒)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二錢,入麝香末半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本事方》烏香散)
6治脾胃虛弱及久積冷氣,飲食減少:草烏頭(淨洗)一斤,蒼朮二斤,陳橘皮(去白)半斤,甘草(生,椎碎)四兩,黑豆三升。上五味,用水一石,煮干為度,去卻橘皮、黑豆、甘草,只取草烏頭、蒼朮二味,曝干,粗搗篩焙乾,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焙乾,收瓷器中。每日空心、晚食前,鹽湯鹹溫酒下三十丸。(《聖濟總錄》)
7治清濁不分,洩瀉注下,或赤或白,臍腹疞痛,裡急後重:草烏頭三枚(去皮尖,一生、一炮,一燒作灰)。為細末,醋糊丸。如蘿蔔子大。大人五,七丸。小兒三丸;水瀉倒流水下,赤痢甘草湯、白痢乾薑湯下。(《局方》三神丸)
8治一切癰腫毒:草烏、貝母、天花粉、南星、芙蓉葉等分。為末,用醋調搽四圍,中留頭出毒,如干用醋潤之。(《景岳全書》草烏揭毒散)
9治腫毒癰疽,未潰令內消,已潰令速愈:草烏頭末,水調,雞羽掃腫上,有瘡者先以膏藥貼定,無令藥著入。初塗病人覺冷如水,府乃不痛。(《聖濟總錄》草烏頭散)
十治發背、蜂窩、疔瘡、便毒:草烏頭一個,川烏頭一個,瓦一塊,新汲水一桶。將二烏並瓦浸於水桶內,候瓦濕透,即將川烏、草烏於瓦上磨成膏,用磨藥手挑藥貼於瘡口四周;如未有瘡口,一漫塗藥如三、四重紙厚,上用紙條透孔貼蓋,如藥干,用雞翎蘸水掃濕,如此不過三度。(《瑞竹堂經驗方》二烏散)
⑾治一切諸瘡未破者:草烏頭為末,入輕粉少許,臘豬油和搽。(《普濟方》)
⑿治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草烏頭一個,用燒酒適量磨汁,外搽局部,每日一次。(《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⒀治瘰疬初作未破,作寒熱:草烏頭半兩,木鱉子二個。以米醋磨細,入搗爛蔥頭、蚯蚓糞少許。調勻敷上,以紙條貼令通氣孔。(《醫林正宗》)
⒁治一切風齒疼痛,飲食艱難:草烏頭三枚(炮),膽礬(研)、細辛(去苗葉)各一錢。搗研為細散。每用一字,以指頭揩擦,有涎吐之。(《聖濟總錄》草烏頭散)
⒂治腦洩臭穢:草烏(去皮)半兩,蒼朮一兩,川芎二兩。並生研末,麵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茶下。忌一切熱物。(《聖濟總錄》)
⒃治喉痺、口噤不開:草烏頭、皂莢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擦牙,並搐鼻內,牙關自開也。(《綱目》)
【臨床應用】1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等
將草烏製成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毫升(含總生物鹼2毫克),每日1次;或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1次)或1~2穴(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停藥2~3日後可繼續用藥。孕婦忌用,心臟病慎用。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窟、神經痛等共64例,總有效率為95.8%以上,大多治療6~10日疼痛即見減輕,對重症風濕性關節炎止痛效果尤為明顯。此外又用於感冒發熱10例,除2例無效外,均於用藥1~3次後收到退熱效果。
2用作麻醉、止痛劑生草烏外用可麻醉末梢神經,作為局部麻醉、鎮痛之用;與洋金花合用作為全身麻醉劑,似有相互抵銷副作用及增強麻醉效果的作用。
【中毒】草烏亦含烏頭鹼,用之不當,極易引起中毒。其表現與川烏基本相同,如舌、四肢或全身發麻,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甚或昏迷,皮膚蒼白,心慌氣短,心率緩慢,心律紊亂,少數呈心率增速,血壓下降,瞳孔散大,心電圖呈室上性與室性期外收縮、心動過速、房室性傳導阻滯、束枝傳導阻滯、低電壓、S-T改變等。多數患者經及時搶救可獲恢復,但亦有少數由於中毒過重或搶救不及時,終因心臟麻痺而死亡。臨床應用務宜謹慎。
【名家論述】1《藥性論》:"烏喙,其氣鋒銳,通經絡,利關節,尋蹊達徑而直抵病所。"
2楊清叟:"凡風寒濕痺,骨內冷痛,及損傷入骨,年久發痛,或一切陰疽腫毒,並宜草烏頭、南星等分,少加肉桂為末,薑汁熱酒調塗,未破者能內消,久潰者能去黑爛。二藥性味辛烈,能破惡塊,逐寒熱,遇冷即消,遇熱即潰。"
3《綱目》:"草烏頭、射罔。乃至毒之藥,非若川烏頭、附子人所栽種,加以釀製、殺其毒性之比,自非風頑急疾,不可輕投。甄權《藥性論》言其益陽事,治男子腎氣衰弱者,未可遽然也。此類止能搜風勝濕,開頑痰,治頑瘡,以毒攻毒而已,豈有川烏頭、附子補右腎命門之功哉?"
4《本草述》:"草烏頭類,洵為至毒之藥,第先聖用毒藥以去病,益期於得當也。如草烏輩之用,固沉寒痼冷,足以相當,或寒濕合併,結聚癖塊,阻塞真陽,一線未絕,非是不足以相當而戰必克。如癱瘓證,先哲多用之,蓋為其寒濕之所結聚,頑痰死血,非是不可以開道路,令流氣破積之藥得以奏績耳。"
5《本草求真》:"草烏頭,《本經》治惡風洗洗汗出,但能去風而不能回陽散寒可知。烏附五種,主治攸分:附子大壯元陽,雖偏下焦,而週身內外無所不至;天雄峻溫不減於附,而無頃刻回陽之功;川烏專搜風濕痛痺,卻少溫經之力;側子善行四末,不入臟腑;草烏悍烈,僅堪外治。此烏、附之同類異性者。至於烏喙,稟氣不純,服食遠之可也。"
6張壽頤:"草烏頭(本經)謂主中風惡風洗洗,蓋仍以外感寒風而盲,洗洗讀作灑灑,仍是灑浙惡風之候,而後世乃謂可治惡風,以惡字作如字讀,豈古人之真旨?要知毒風厲風等症,皆是血熱成毒,似此太熱大毒之物,胡可妄投,此蓋誤讀古書之謬。惟果是寒濕寒痰。涸陰沍寒,堅凝結聚之症,始可用為佐使,引到病所,以開堅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