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桫欏
分布地區
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生於溪溝邊的密林下。日本、爪哇、蘇門達臘、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尼泊爾、印度及馬來半島也有分佈。
形態特征
植株高2~5m,有主幹,直徑達20cm;葉型大,長達3m,葉柄長1m多,烏木色,粗糙,疏被頭垢狀的暗棕色短毛,基部、腹面密被棕黑色鱗片;鱗片條形,長達2cm,基部光亮,平展;葉片三回羽裂,葉軸下部烏木色,粗糙,向上漸呈棕色而光滑;羽片平展,有短柄,長圓形,長50~60cm或更多,中部寬約20cm,頂端漸尖並有淺鋸齒,羽軸下面近光滑,上面疏被褐色毛;小條狀披針形,基部截形,羽裂達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小羽軸上面被毛,下面疏被小鱗片,裂片12~15對,略斜展,主脈相距,基部向頂端稍變窄。 主要生於有流水的溝谷中,在潮濕的常綠闊葉林下,呈散生分佈。 莖幹內的白色髓心可供釀造和提取澱粉。可供觀賞,與綠蘿等植物搭配種植在水池邊頗有野趣;也可植於花壇,搭配其他低矮植物。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度大及雲霧多的環境。須濕潤、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壤土。
栽培繁育
孢子播種繁殖。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其株形別緻,是名貴的園林風景樹,有較高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