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茄 Solanum integrifolium Poir. 茄科 茄屬

花草树木植物百科查询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紅茄

紅茄
  • 學名:
  • Solanum integrifolium Poir.
  • 分類:
  • 常綠喬木
  • 科:
  • 茄科
  • 屬:
  • 茄屬
  • 生態性狀:
  • 耐陰植物
  • 觀賞性分類:
  • 其它

紅茄

分布地區

我國河南嵩縣,海拔350米、雲南昆明及西雙版納,海拔12001800米均見栽培。或為非洲原產。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約0.7米,莖,葉下面,葉柄及花梗均被59分枝有柄或無柄的星狀絨毛,小枝黑褐色,毛被初時較密,以後逐漸脫落,具疏稀的淺黃色皮刺,皮刺先端深黃褐色,銳尖,基部淡黃色,寬扁,直或微彎,長25毫米,基部寬約12毫米。上部葉常假雙生,不相等,葉片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1020厘米,寬614厘米,先端三角形,漸尖或鈍,基部不相等,邊緣作不規則的波狀深裂,裂片三角形,上面疏被單毛及4(8)分枝較短的星狀絨毛,下面蒼白色,常亮綠或暗綠,密被59分枝較長的淡黃色或灰綠色星狀絨毛,以79分枝的較多;中脈在兩面均被較密的星狀毛及稀疏的鑽形直刺,很少有不具的,刺長約37毫米,基部稍寬扁,側脈每邊47條,很少具有細皮刺;葉柄長約27厘米,具有與中脈相似的皮刺。花序腋外生,短,約38朵花,最下面的花基生,花序單1或分枝,較上部花密集,軸長約1015毫米,花梗長約512毫米,具有長約0.52毫米的皮刺,花5數(栽培的常69數),萼鍾形,直徑約0.81.5厘米,外面被星狀毛,萼筒上具有與花梗相似的直刺,萼齒稍不相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57毫米,寬約34毫米,先端急尖,反捲;花冠白色,略帶紫暈,星形或近星狀輻形,直徑約1525毫米,內面及外面均被星狀絨羌,花冠筒長不到1毫米,冠簷長約6.5毫米,瓣片披針形,長約6毫米;花絲長約0.61毫米,無毛,花藥披針狀橢圓形,長45毫米,寬0.71毫米,兩端凹缺,孔頂生;子房近圓球形,直徑約2.53毫米,48室,具槽,下部光滑,上部密被星狀毛,花柱直立,長約5.57.5毫米,被具柄星狀毛,柱頭厚而鈍,24淺裂。漿果橙黃色或猩紅色,圓形,頂基壓扁,直徑約1.52厘米(栽培的可達3.74.6厘米),具46溝稜,每稜上又往往有1淺溝。種子腎形,淡黃色,直徑23.5毫米。

生長習性

適應性及抗逆性較強,對土質要求不嚴格,南方的酸性土和北方的鹼性土均可以生長,以肥沃的沙壤土為好,盆栽用沙壤土摻合樹林裡的腐殖土為好。紅茄喜溫暖,喜光照,喜肥水,夏秋季節不怕太陽曬,但怕凍。生長溫度為1218度,開花結果溫度為1535度,秋後霜凍時要移入室內或用塑料拱棚等保護,維持10度以上仍可持續觀果,若室外長期霜凍即會枯萎死亡。

栽培繁育

紅茄種子的選擇和保管:篩選出粒大飽滿新鮮的紅茄種子,經自然風乾不得暴曬後妥善貯藏於陰涼乾燥的容器內,並注意防蟲蛀。   紅茄的播種溫度與時間:種子發芽的溫度適宜在20℃以上,南方四季均可播種,北方春播應在溫室進行。根據需要,可提前或分批播種。播種方法:根據種子數量,可床播或盆播。要求苗床乾燥、平坦、背風、向陽,土壤疏鬆肥沃,既利水,又有一定的蓄水能力。然後,根據種類及種子大小進行點播、條播或撒播,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細小的種子才能發芽。苗床鎮壓後可覆蓋稻草,以保持土壤濕潤,防止雨水沖刷。蓋草後用細噴壺噴水,使整個苗床吸透水。盆播的可直接在盆面上蓋玻璃。   紅茄播種後苗床要保持濕潤,不要忽干忽濕或過幹過濕。採用盆播的每天宜將玻璃掀開數分鐘,使之通風透氣,種子發芽出土後,需除去覆蓋物,使其逐步見光,適應後,才能完全暴露在陽光下。真葉出現後,宜施稀薄肥一次?可用人尿糞或20%的尿糞溶液?。幼苗過密,應即行間拔,將過密的纖弱苗拔去,使留下的苗能充足吸收陽光,間拔後需立即澆水,使鬆動的幼苗根部接觸土壤。待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即可進行移栽,放大株行距。大棚種植方法:一、品種選擇   實踐證明:「杭茄1號」為目前本地最佳適宜大棚早熟栽培的紅茄良種。該種由杭州市蔬科所選育,株高64.2厘米,開展度70×65厘米,第1花序著生在第9節;果實細長,平均長32.8厘米,寬2.1厘米,皮色紫紅,色澤光亮,果肉白,品質優;耐寒性較強,苗期生長快,低溫時期坐果性好,抗病性較強;產量高,一般畝產40005000公斤。   二、培育壯苗   以9月中旬10月上旬播種為宜,採用大棚加小拱棚保護地育苗。苗期氣溫盡量控制在白天2528℃、夜間1518℃;適宜地溫1215℃。34片真葉時用營養缽分苗。整個苗期要注意防止徒長和凍害。所育的茄苗要求苗齡較短、莖粗、棵大、根系發達。   三、及時定植   適宜在11月底12月初或2月上中旬搶晴暖天氣定植。定植前需施足基肥,畝施腐熟廄肥3500公斤加復合肥40公斤。6×30米大棚整成4畦,每畦種2行,株距以40厘米為宜。   四、保溫防寒   保溫防寒是奪取早春紅茄高產的關鍵措施。宜採用大棚+小棚+地膜覆蓋栽培,寒冷季節,還應在小棚上用二層膜加蓋草片等保溫材料。生長前期重點做好保溫防寒工作,立春後既要避免凍害,又要防止高溫對紅茄生長的影響,促控結合。生育期棚溫宜保持在白天2228℃、夜間15℃左右。   五、通風透光   這是調節棚溫、降低濕度和補充二氧化碳氣體成分的重要措施。天氣晴好時要天天揭膜通風,日揭夜蓋;遇陰雨雪天氣,大棚內的小棚及其上加蓋的保溫材料也要日揭夜蓋,爭取透光。大棚通風以在肩部揭膜通風為宜。   六、保花保果   早春低溫寡照、灰霉病較重,易引起落花落果。因此,須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沾藥保果。實踐證明效果較好的配方是:2,4D2030×(10的負六次方)加赤黴素100200×(10的負六次方)再加0.1%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這樣既能提高坐果率,又能促進果實生長。   七、整枝打葉   「杭茄1號」雜交優勢明顯,枝葉生長較旺,要及時整枝打葉,尤其要除去老葉、黃葉、病葉,這樣既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又可使養分相對集中,果實著色快、膨大快、病害少、產量高。   八、加強肥水   前期追肥宜輕,坐果後要加強追肥,一般畝施尿素1015公斤,每隔10天左右追施1次;還應噴施0.30.4%磷酸二氫鉀45次。結合追肥,及時澆水,保持棚土濕潤,同時澆水後要通風換氣,防止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過高。   九、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是灰霉病,氣溫在1520℃、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易發病。發病初期可用煙熏劑「一熏靈」,每隻棚(6×30米)75100克,於傍晚閉棚熏蒸,每隔79天1次,連防23次。也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防23次。主要蟲害是蚜蟲、薊馬,可用10%好年冬1000倍液或20%蚜剋星乳油800倍液防治;對紅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防治。   十、及時采收   采收時宜掌握「時間稍早、果實稍嫩」的原則,具體看萼片與果實相連處的白色環狀帶的寬窄變化而定,以白色環狀帶(茄眼睛)較寬時為宜。這樣,不僅能早上市,品質嫩,增加早期產量和經濟效益,而且有利於後來各檔幼果的生長,提高全期產量。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常綠喬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