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扦
分布地區
為我國特有樹種,產於山西(五台山區、管涔山區、關帝山)、河北(小五台山區、霧靈山區)、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
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30米,胸徑約60厘米;樹皮灰褐色,裂成不規則的薄塊片脫落;大枝近平展,樹冠塔形;小枝有密生或疏生短毛或無毛, 一年生枝黃褐色,二、三年生枝淡黃褐色、淡褐色或褐色;冬芽圓錐形,間或側芽成卵狀圓錐形,褐色,微有樹脂,光滑無毛,基部芽鱗有背脊,上部芽鱗的先端常微向外反曲,小枝基部宿存芽鱗的先端微反捲或開展。主枝之葉常輻射伸展,側枝上面之葉伸展,兩側及下面之葉向上彎伸,四稜狀條形,微彎曲,長1.33厚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尖或鈍,橫切面四稜形,四面有白色氣孔線,上面67條,下面45條。球果成熟前綠色,熟時褐黃色,矩圓狀圓柱形,長69厘米,逕2.53.5厘米;中部種鱗倒卵形,長約1.6厘米,寬約1.2厘米,先端圓或鈍三角形,下部寬楔形或微圓,鱗背露出部分有條紋;種子倒卵圓形,長約3.5毫米,種翅淡褐色,倒寬披針形,連種子長約1.3厘米。花期4月,球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生長習性
在海拔16002700米、氣溫較低、雨量及濕度較平原為高、土壤為灰色棕色森林土或棕色森林地帶,常組成以白扦為主的針葉樹闊葉樹混交林。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