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十一世:東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皇帝,忘關城門導致亡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本該因「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之美譽,名傳千古,可是,由於東羅馬帝國最後的守城軍在守城過程中,因「忘了關城門」的神操作,終致東羅馬帝國亡國。
君士坦丁十一世「忘關國門」之戰,在史書上被稱作君士坦丁堡戰役,參戰雙方分別是: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
在講這場戰役之前,有必要對君士坦丁十一世以及他繼位時的拜占庭帝國,有一些基本的瞭解。
1449年,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奧斯曼帝國皇帝的支持下,登上帝位。但是,君士坦丁被指定為皇帝時,仍身在國外,身上連回去的路費都沒有,最後,他不得不祈求一名商人,坐著他的「小黑船」潛逃到他的國家。
繼位時,拜占庭帝國只剩下一座城池(君士坦丁堡)。
如圖所示,君士坦丁十一世繼位時,拜占庭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疆域對比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國完全被奧斯曼帝國包圍。
君士坦丁十一世剛剛繼位,就面臨著奧斯曼帝國的滅國之戰(更像是滅城之戰)。
為了守住君士坦丁堡,守住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十一世不得不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為帝國續命。
比如說,他尋求與西歐皇室聯姻,希望能夠找到一名強力的盟友;利用奧斯曼帝國內部矛盾,挑撥離間,以削弱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向西方基督教國家求援,以同宗同源之情尋求幫助。
可是,弱國沒有外交,更何況拜占庭面臨的是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君士坦丁十一世作出的所有努力,在敵人強大的實力面前,一一化作泡影。
1453年,雙方開戰之前,拜占庭帝國能動員的兵力(包括奴隸在內),只有8000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了滅掉拜占庭,奧斯曼皇帝集結了20萬大軍。
即便如此,君士坦丁十一世仍然認為:拜占庭帝國憑借堅固的城池(世界第一堡壘),險峻的地形,只要能撐住奧斯曼的進攻而不敗,其內部矛盾一定會爆發。到時候,奧斯曼帝國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拜占庭帝國就會有喘息的機會。
為了準備這場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君士坦丁十一世發動全國(城)百姓,拆屋、拆教堂用以堅固城牆、士兵四處出擊搜集糧草、將全國(城)所有兵器全部集中起來,然後再次分配給所有作戰人員。
之後,君士坦丁十一世將全城細緻地劃分戰區,根據不同的地形佈置不同的兵種,同時,還派出使者繼續向西方國家求援。
一切就緒,只待一戰。
這一年春天,君士坦丁十一世率先挑起戰爭,奧斯曼帝國大兵壓境。
奧斯曼帝國憑借強大的兵力,發起3次大規模攻城戰,卻三次被挫敗;然後,敵人奧斯曼軍隊又以大炮、海軍、挖地道等方式偷襲,均以失敗告終。
20萬人圍著一座君士坦丁堡,整整打了53天,共消耗了約5000發炮彈和5.5萬磅火藥,愣是沒打下這座城池。
恰如拜占庭皇帝所料,君士坦丁堡久攻不下,奧斯曼帝國內部矛盾愈演愈烈。如果再拿不下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皇帝的帝位甚至難保。
換言之,留給雙方的時間都不多了。
5月29日,奧斯曼人再次發起總攻,君士坦丁十一世出動了包括老人孩子在內的所有作戰力量,他們試圖依靠堅固的城牆繼續死守。
就在雙方陷入鏖戰時,幾名奧斯曼士兵發現了一個開著的小門——凱爾卡門。
一時間,這幾名奧斯曼士兵蒙住了:難不成,拜占庭人還有餘力佈置「空城計」?這扇開著的城門,莫非是引誘奧斯曼人進去,然後來個包餃子(圍起來殺掉)?幾個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尷尬地看著這個開著的門,想著到底進不進去。
進去,有可能被包餃子;不進去,就得硬著頭皮去攻城!
想來想去,他們最終下定決心:管他呢,大不了就是個死唄!被圍起來殺掉,好歹也是種痛快的死法。
於是,這幾名奧斯曼士兵悄悄地穿過凱爾卡門,然後做好充足的準備,以防禦莫須有的圍攻。可是,當他們站在君士坦丁堡城內,也沒有遭到任何進攻。此時,他們才意識到,一向小心謹慎的拜占庭皇帝竟然忘了關城門!
正是這座忘了關掉的小門,使得拜占庭人的抵抗意志,像洩了氣的皮球一般,頃刻間喪失戰鬥力。號稱「歐洲之盾」的君士坦丁堡,也在這一天,被奧斯曼帝國攻破。
城破之際,君士坦丁十一世帶領他的禁衛軍,衝入敵陣,以身殉國。
至此,羅馬帝國覆滅,這座千年帝都最終落入奧斯曼帝國手中,歐洲歷史也因這一戰,由中世紀進入到文藝復興時期;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守國門」的末代皇帝,忘了關城門導致,不得不說,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這一失誤的確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