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戰爭的背景:猶太人國家猶太被羅馬帝國滅亡
猶太民族是一個聰明能幹、英勇頑強、精誠團結的民族,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命運多舛的民族,她的歷史堪稱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劇。
巴勒斯坦東靠阿拉伯海,西瀕地中海,沿岸內陸是一片肥沃平原,平原以東和沙漠之間則有許多丘陵高地,境內的約旦河從北向南流入世界上最凹陷的內陸湖死海,雖然氣候比較乾燥,在西亞沙漠丘陵較多的條件下卻是一塊適於農耕的富饒之鄉,是一塊「流奶與蜜的土地」。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有一批塞姆族人移居此地,他們的語言稱為希伯來語,自稱其民族為以色列,後因建立以色列和猶太兩個王國故也可稱其為猶太人。這三個名稱都指同一民族,現今使用時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慣例︰希伯來主要用於稱其語言、文學;以色列多用於與政治、歷史有關方面;猶太則指其民族和宗教。據《聖經》記載,老家在阿拉伯沙漠的猶太人曾浪游四方,兩河流域的烏爾和尼羅河三角洲都曾留下他們的足跡,在埃及時受法老奴役,全靠其民族英雄摩西率他們擺脫桎梏,逃出埃及,經西奈沙漠定居於迦南。
公元前1012年,大衛統一以色列和猶太兩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國勢達到鼎盛。在其子所羅門統治時期(前972—前932年),第一次建成了耶路撒冷聖殿。這時的以色列雖不能憑武力稱霸,卻也能以外交和經濟聯繫而成為西亞南疆頗負盛名的繁榮之邦。但好景不長,所羅門死後,國家南北分裂,以色列定都撒馬利亞,猶太則仍以耶路撒冷為都。
由於埃及、赫梯已衰,亞述尚未興起,兩國對峙局面維持200年之久。由於兩國爭鬥,國王為政暴戾,階級分化劇烈,人民痛苦不堪。當亞述帝國已成氣候並大軍壓境之時,自鬧分裂的兩個小國便難以生存,從此開始了猶太人苦難的歷程。公元前721年,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攻陷撒馬利亞,滅了以色列,並擄走27290人。
南方的猶太國靠耶路撒冷的堅固城防雖倖免滅頂之災,但仍臣服亞述。從此以色列民族不論南北皆不斷處於外部強國鐵蹄的蹂躪之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摧毀了耶路撒冷城,聖殿遭洗劫焚燬,猶太王西底家Zedekiah被挖去雙眼,繫上鎖鏈,舉族解送巴比倫,在那裡度囚徒生活達半個世紀,這就是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幸運的是,新巴比倫王國國運不長,公元前539年即被波斯消滅。波斯人出於進攻埃及需拉攏人心的戰略考慮,把猶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許他們在耶路撒冷再建聖殿、恢復家園,遂使猶太人更堅定了猶太教信仰,認為上帝確實照顧他們這個飽受苦難的民族。這一歷史演變對猶太教的發展具有關鍵意義︰在苟存之際,猶太人把擺脫苦難的願望寄托於宗教信仰;在奴役生活之中,借助上帝堅定回鄉復國的信念和決心;在波斯人允許他們回歸後更以此動員群眾,維護民族生存。於是猶太教便成為猶太民族的護身符和汲取力量之源泉,至今猶太教的一些規儀仍然瀰漫著歷史的回聲︰如猶太婚禮最後一項必讓新郎將一隻酒杯猛摔於地,以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毀滅和猶太人的流亡;每日晨昏祈禱之前必先念《聖經》詩篇第137首,以紀念巴比倫之囚;安息日及節日祈禱前先念詩篇第136首,以紀念重返家園謝神恩惠……這體現了猶太教信仰與民族生存之間的血肉聯繫。
對猶太人來說,可真是「苦海無涯」。經過亞歷山大大王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轄和塞硫古王朝的統治之後,猶太人所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區於公元前65年又被羅馬鐵蹄所滅,猶太人的國家不復存在。羅馬帝國設猶太省,對猶太人進行壓搾和奴役。繁重的苛捐雜稅和官吏的暴戾無道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強烈不滿。羅馬在猶太省總督弗洛魯斯的胡作非為和暴行直接引起了公元66年猶太人的反抗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