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走向衰落的罪魁禍首是誰?真的是昏庸無為的皇帝嗎?
公元1至2世紀,羅馬帝國處於極盛時期。羅馬帝國不斷擴張領土,使其成為歷史上唯一的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強大國家。然而公元2世紀末,奴隸制經濟開始出現由盛到衰的跡象,羅馬帝國開始出現社會經濟的混亂。羅馬帝國之所以被稱為「三世紀危機」,是因為農業萎縮、商業衰落、政局動盪,國內經常爆發奴隸起義。與此相反的是,奴隸主窮奢極欲,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羅馬統治者爭權奪利的鬥爭愈演愈烈。僅公元235年後的50年時間內竟換了10個皇帝。軍官阿培爾心狠手辣,一月之內殺害了兩個羅馬皇帝。他欲蓋彌彰,聲稱皇帝在回意大利的返程中染重病不治而亡。其實皇帝早已被他下了毒手,屍體也已經腐爛,發出臭味。當激憤的士兵紛紛要求嚴懲兇手時,阿培爾堅稱皇帝已死,重選便是,並欲將聚眾鬧事者就地處決。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一位勇猛的戰士站出來與其對峙,當場揭穿了他的陰謀。
於是兩人拔劍廝殺,經過搏鬥,阿培爾當場斃命。那位戰士就是戴克裡先,隨後他便被擁立為羅馬帝國的皇帝。戴克裡先掌權後,過起了驕奢淫逸的生活。他花費巨資,建造宮殿;身穿金絲衣,腳穿寶石鞋,窮奢極欲的程度不可言喻。同時他採取各種措施加強王權。他把元首的稱謂正式改為「君主」,這意味著皇權將會被大大集中。他要求任何被准許謁見的人,都必須對他行跪拜禮。這種君主製成了後期羅馬帝國相襲的一種統治形式。
戴克裡先執政後意識到,憑他個人的力量對付奴隸起義及外族入侵,實在是孤掌難鳴;於是他採取了一個方法:東部各省組成東羅馬帝國,西部各省組成西羅馬帝國。兩個帝國各自設立一個皇帝,兩者享有同樣的統治權。戴克裡先自己負責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則由好友馬克西米治理。他們各自把統治區域分成兩個區,分別為自己使用了副職。從此,戴克裡先和他的3個助手共4個人分別治理帝國的一部分,歷史上稱為「四帝共治制」。戴克裡先退位後,君士坦丁繼承了帝位。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宣佈廢除了「四帝共治」制度,獨攬軍政大權,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當時羅馬城已經不再是全國經濟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拜占庭,於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將首都從羅馬城遷往拜占庭,同時把拜占庭的名字改為君士坦丁堡。除此之外,君士坦丁採取各種措施進行改革。如頒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維護奴隸制度,使得奴隸和隸農的境遇更加惡化;加強對奴隸的奴役和鎮壓,明確指出奴隸主有權處死奴隸,宣佈貧民出賣子女為合法。
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由於羅馬帝國已經處於土崩瓦解的邊緣,無法形成強大的力量。公元337年,隨著君士坦丁的死亡,羅馬又開始了爭權奪位的鬥爭。君士坦丁的3個兒子平分秋色,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三。公元379年,狄奧多西一世一度恢復了羅馬的統一。但在他死後,羅馬帝國分裂為以羅馬城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自此羅馬帝國就徹底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
西羅馬帝國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政權,鞏固窮途末路的統治,採取各種辦法推行反動措施。比如統治者為了降低隸農的社會地位,將剝奪隸農權利的行為合法化,並且禁止隸農控告自己的主人,隸農全部財產歸主人所有。
導致西羅馬帝國走向衰落的罪魁禍首不單是昏庸無為的皇帝,更是腐朽的奴隸制度和落後的奴隸主政權。只有廢除這些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封建制度才能在古羅馬順利發展。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皇帝羅穆勒·奧古斯都被日耳曼僱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帝國至此正式宣告滅亡。就這樣,這個曾稱霸地中海、歷時12世紀的奴隸制大帝國,終於在國內奴隸起義和外族入侵的情況下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