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國革命的結果如何?有何影響?
1917年俄國革命是1917年於俄國發生的一系列革命運動的統稱,這些運動最終推翻了俄羅斯帝國並建立了蘇維埃俄國。在1917年3月(儒略歷2月)的第一次革命使得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臨時政府掌權。同年11月(儒略歷10月)的第二次革命使得臨時政府遭推翻,被布爾什維克(共產)政府取代。
俄國二月革命(1917年3月)是一次爆發於聖彼得堡、自然普及的革命。混亂中,杜馬(俄帝國議會)的成員取得了國家的統治權,成立俄國臨時政府。國軍的領導人認為他們無法壓制革命浪潮,而後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正式賦予了臨時政府權力。由較激進的社會主義黨派所領導的蘇維埃(工人的會議),最初同意由臨時政府統治,但堅決要求擁有能影響政府及支配多批國民軍隊的特權。二月革命的背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軍事嚴重受挫之時,國境內充斥著軍隊與嘩變。
一個雙權鼎立的時代因而確立,其中臨時政府握有國權,而由社會主義者所領導的國民組織蘇維埃,則擁有下層社會平民與左派的擁戴。在如此暴動與罷工頻繁的混亂時期,臨時政府決議繼續未完的戰役,反之,布爾什維克與其他社會主義派系選擇放棄先前投入於戰爭的心血。布爾什維克將工人民兵部隊組織為紅衛兵(後來的紅軍),並對其強力控管。
在十月革命(公歷9月)中,由列寧所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與工人的蘇維埃連手推翻了彼得格勒的臨時政府。布爾什維克自命為各政府部門的領袖,並奪取農村的統治權,設立契卡鎮壓異己。為結束戰事,1918年3月,布爾什維克領導人與德國簽訂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紅派(布爾什維克分子)與白派(非布爾什維克分子)旋即爆發了內戰。戰火持續了數年,最終由布爾什維克獲勝。革命為蘇聯的建立鋪了路。許多著名歷史事件接連在莫斯科與彼得格勒上演的同時,國內各城市、少數民族之間及農村也如火如荼的推展著各式各樣的運動。而在鄉郊地區,則由農民接管、並重新分配了當地領土。
1917年俄國革命的原因與後果之間存在著相悖現象。沙皇專制制度是引發革命的根本原因。革命的結果並未造成人民和社會從專制桎梏下的大解放。革命後建立的蘇維埃聯盟國家,是布爾什維克的一黨專政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多數非俄羅斯人也未得到民族自決權。斯大林時代把這種制度推向極端,使社會經濟、政治乃至意識形態緊密結合為一體的國家社會主義。這種制度雖使蘇聯的經濟、文化、國防力量有很大的發展,卻嚴重地影響了公民社會的形成和國家完全的現代化。文章分析了這一相悖現象的原因,也總結了幾條歷史教訓。
1917年的俄國革命無疑是本世紀歷史上的重大事變。對於這次革命,主要是十月革命,無論在俄國還是在世界上,一開始就存在著完全不同的評論。肯定者認為"十月革命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而反對者則認為,十月革命是"布爾什維克的政變",是"整個俄國的最大災難"。 1917年俄國革命的結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俄國堅持社會主義的幾十年裡,這個國家的經濟、文化、國家力量和國際地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在俄國革命以及蘇聯社會主義的影響下,二戰後一系列歐亞國家也相繼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但是,歷史的發展卻發生了出乎意料的逆轉。1991年底,那個已發展為世界第二大強國的蘇聯卻匆匆解體。俄國的社會主義實踐也告一段落。以鐮刀斧頭為標誌的革命紅旗被舊俄國的三色旗所取代。蘇維埃制度改變為杜馬制、總統制共和國,經濟上完全轉變為資本主義制度。
人們對歷史的分析和評論往往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還在1989年,在蘇聯就出版了一本《1917年的十月:偉大的世紀事件還是社會災難?》的爭論文集1。在蘇聯解體和俄國轉軌以後,爭論就更熱烈了。在這些爭論中概括起來還是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1917年俄國革命是歷史規律性的表現,反對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另一種觀點則完全否定那次革命的歷史作用,認為如果沒有十月革命,早就開始的從上而下的改革會把俄國引向完全現代化的道路,人民就不會像在蘇維埃制度下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究竟應如何評價1917年的俄國革命呢?筆者認為,歷史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總是表現為曲折複雜和千姿百態。1917年的俄國革命是歷史的客觀存在,它是俄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一種表現。歷史學家不能抱怨歷史,也不能改變歷史,只能根據資料去追溯和再現歷史的過程,分析其內在聯繫,總結經驗和教訓。十月革命也不是個別人或少數人的行動,而是一次社會變革,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社會根源。問題在於這次革命的後果與原因之間存在著某種相悖的現象。我們應該研究這種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和它對人們提供的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