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東羅馬帝國為何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的正式名稱是Ρωμανία(Rōmania,「羅馬」),或者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Basileia Rōmaiōn,「羅馬帝國」)。這是拉丁語Imperium Romanorum(羅馬帝國)的希臘語翻譯,也是拜占庭帝國的自稱。為了與同樣自稱為羅馬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區分開,因此在1453年帝國滅亡前,西歐人將其稱為「東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
儘管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和語言大多數是希臘的,但其皇帝和臣民卻將自己視為羅馬人。在從330年到1453年這11個世紀的時間裡,「拜占庭帝國」從來沒有成為過這個國家的正式或非正式名稱,其臣民也從來不曾將自己稱為「拜占庭人」,或將首都新羅馬稱為「拜占庭」。對於那些以羅馬帝國正宗繼承人自居的東羅馬人來說,這並不自相矛盾。儘管他們的語言是希臘語,他們的文化在許多世紀中是希臘文化,但到7世紀為止他們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他們周圍的國家(東方的薩珊波斯和阿拉伯帝國,西方的歐洲國家,北方的俄羅斯)也都將他們稱為羅馬人。假如有人將他們稱為「希臘人」,那麼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侮辱,因為「希臘人」表示「原始人」。
一直到17世紀,「東羅馬帝國」都是西方歷史學家對這個帝國的正式稱呼。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羅尼姆斯·沃爾夫(Hieronymus Wolf)在其整理編纂的《歷代拜占庭歷史學家手稿》(Corpus Historiae Byzantinae)中,為了區分羅馬時代以前的古典希臘文獻與中世紀東羅馬帝國的希臘文獻,引入了「拜占庭帝國」(Imperium Byzantinum)這個叫法。這個稱呼來源於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的前身——古希臘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紀之後,經過孟德斯鳩等人的使用,這個稱呼逐漸被西歐歷史學家廣泛應用,來區分(實際上相當不同的)古代羅馬帝國東半部與中世紀的、希臘化的東羅馬帝國。
中國文獻
拂菻國是中國中古史籍中對拜占庭帝國的稱謂。古代亦稱大秦(隨著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的開通,加速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當時的中國認為羅馬帝國就像中國一樣擁有高度文明,而羅馬正位於貿易路線上的終點,因此把她命名為「大秦」 。)或海西國。隨歷史時期之不同,此名有時也指苫國(今敘利亞)等地中海東岸地區。宋、元時代又用以稱呼塞爾柱突厥人統治的小亞細亞。
此名在《魏書·高宗紀》、《顯祖紀》作「普嵐」。《北史·西域傳》作「伏盧尼(Fūrūmi)」。玄奘著《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波剌斯國條所附西方諸國作「拂懍」,道世《法苑珠林》卷三九及所引《梁職貢圖》作「拂懍」,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作「大拂臨」,杜環《經行記》、《隋書》、《舊唐書》等均作「拂菻」,各種異譯都是伊蘭語族的Frwm(粟特語作Frōm)、Purum(安息語作Prom)、Hrōm或Hrūm(中古波斯語)等的漢字對音。19世紀末在蒙古高原發現的8世紀突厥文毗伽可汗碑中作Purum。學者們多方考定,以上各種叫法,都出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對東羅馬帝國的名稱——Rūm(روم)。杜環的《經行記》和兩唐書西域傳對拂菻國的物產、建築、民俗等情況有詳細記載,但兩唐書中的記載據認為有一部分系從唐代長安情況類推而來。在唐代,長安與拂菻之間,西突厥汗廷與拂菻之間都有頻繁的使節和商旅交往,特別是西突厥曾與它聯合對抗波斯的薩珊王朝。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當自該地傳來。《元史》卷一三四愛薛傳有「弗林」、「拂林」,戴良的《九靈山房集》卷九有「拂林」,據學者考證,此「拂林」當是Farang一詞的音譯,乃阿拉伯、波斯人對歐洲的稱謂,亦即《明史》之佛郎機,非北魏、隋唐時期的拂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