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老的法國戴高樂家族:傳承民族主義800年

揭秘古老的法國戴高樂家族:傳承民族主義800年

歷史揭秘

揭秘古老的法國戴高樂家族:傳承民族主義800年

這樣的逃亡共有五次,但戴高樂也被抓回來五次。在監獄的兩年零八個月,戴高樂沒有一天放棄過逃出去的念頭,直到1918年11月11日停戰,才終於重獲自由。之後,戴高樂作為志願者在波蘭執行軍事任務,其後又回到法國,1937年擢升為上校。

在法國歷史上,戴高樂這個姓氏幾乎與路易十四及拿破侖齊名。早在1210年,當時的法國國王將一塊領地賜予理查爾 戴高樂。自那以來,這個家族人才不斷出現,有的恪盡職守、為國效命,有的在文化、軍事、科學、政治等方面創下不凡的成就。

家族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二戰期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之後出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的夏爾·戴高樂(下文簡稱戴高樂)。戴高樂被法國人稱為「戴高樂將軍」。更多人認為,他是法蘭西貢獻給世界的一位偉人。

幾個世紀的貴族

雖然在法國貴族歷史中沒有記載,但戴高樂將軍的祖父稱,戴高樂家族源於一個古老的中世紀貴族家庭。到了15世紀,一位名叫梅西爾·戴高樂的家族成員曾帶領人馬在諾曼底地區抵抗英國軍隊,他麾下的部隊被稱為「戴高樂連」。16世紀時,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授予家族成員加斯帕爾·戴高樂騎士勳章,這枚榮譽勳章用來獎勵在戰爭中立下功勳的法國公民。法國大革命爆發時,家族另一位祖先讓·巴普蒂斯特·菲利普·戴高樂擔任巴黎法院律師。其後,他到拿破侖大軍的郵政部門任職,並升任高官,成為法國新貴族。他的兒子便是戴高樂將軍的祖父朱利安·戴高樂。

1835年,朱利安與約瑟芬·馬約締結婚姻,這在當時是一樁有趣的婚事。一方面,它打破了傳統階級觀念,一個貴族家庭與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結為姻親;另一方面,這也是史學家和作家結為眷屬。朱利安是研究巴黎歷史的學者、中世紀文字專家。馬約則是才華超群的女性作家,這在19世紀的法國極為罕見。至今,她的著作在法國國立圖書館的目錄中佔有8頁。

這對文史學家夫婦育有三個兒子。長子夏爾繼承浪漫主義歷史學家的傳統,寫了一部關於19世紀凱爾特人的著作,甚至夢想建立全世界的凱爾特人聯盟。次子朱爾是傑出的昆蟲學家,著有《法國膜翅目總目》,書中收進了五千種胡蜂和蜜蜂。老三亨利便是戴高樂將軍的父親,他選定了軍人作為自己的職業。

1890年,戴高樂將軍出生在這個軍人家庭。他還有三個兄弟和一個姐姐,父親沿襲家族傳統,從小對幾個孩子嚴格教育,恥辱與光榮、信念與宗教、國家與民族交替成為一家人餐桌上談論的話題。與他的兄弟姐妹相比,小戴高樂更有獨立意識,更富有想像力,更有抱負。家人們曾在回憶錄裡寫道,所有的遊戲,無論是智力遊戲還是體力遊戲,無論是玩錫兵大戰還是捉迷藏,都是由他來組織和指揮。

基因中的民族主義

戴高樂曾在晚年的回憶錄裡寫道:「父親是個有見解、有學問、思想正統、視法蘭西尊嚴高於一切的人。」1908年,戴高樂18歲,決定了自己的將來,要成為像父親一樣的軍官。1909年,戴高樂被法國聖希爾軍校錄取。3年後,戴高樂畢業,考試成績名列第十三,得到的評語是:「未來的優秀軍官」。

1912年,戴高樂被派到著名的第33步兵團任少尉,後參與一戰,第一次經歷了戰火的洗禮。1916年3月法國對德國的戰役,戴高樂受傷被俘,囚在了德國南部地區的戰俘營。

當時被俘虜的法國人有40多萬,很多人暗自慶幸能借此遠離戰爭和硝煙,戴高樂卻不願聽從命運的擺佈,他全身心沉迷於「越獄計劃」。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是「屢教不改的一根筋」。他特意在監獄裡搞了許多講座,有關於歷史專題的、軍事指揮的、德國文化的,但事實上,暗地裡辦了一所真正的「越獄學校」。他的兒子菲利普回憶,討厭干手工活的戴高樂在獄中變成了另一個人。他仿造鑰匙,把軍服染成老百姓衣服的顏色,偽造通行證,拆牆磚,鋸欄杆。

有一次,戴高樂鋸斷了監獄窗戶的鐵條,用繩子滑出去,重新染了衣服顏色,粘了假鬍鬚,換上德國平民的打扮,從容地跟哨兵們道了晚安,在他們眼皮底下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戴高樂年老後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仍然會浮現出笑容,「我們不但獲得了自由,還耍了敵人。」但不幸的是,有人看到他從窗戶滑下去,戴高樂被告發,在火車裡被捕。這樣的逃亡共有五次,但戴高樂也被抓回來五次。在監獄的兩年零八個月,戴高樂沒有一天放棄過逃出去的念頭,直到1918年11月11日停戰,才終於重獲自由。之後,戴高樂作為志願者在波蘭執行軍事任務,其後又回到法國,1937年擢升為上校。

1939年,希特勒按下戰爭按鈕,毫無戒備的法軍一觸即潰,法國政府宣佈停戰。而戴高樂則唱起反調,他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了著名的6 18講話:「我是戴高樂……無論發生什麼事,法國抵抗的烈火不能熄滅,也決不會熄滅!」二戰期間,戴高樂在對外關係中凡涉及法國利益的問題上,都表現出「高大的強硬者形象」。他號召國土遭淪陷的法國人民團結起來,堅決抗擊納粹德國的侵略,被稱為著名的「自由法國」運動。1944年6月,盟軍登陸諾曼底。8月,巴黎解放,戴高樂率領「自由法國」部隊隨同盟軍向巴黎挺進,並以法國臨時政府的名義接受德國軍隊投降書。

家族基因為戴高樂將軍的一生定下了濃烈的民族主義基調。戰後,戴高樂主政法國期間,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維護法國大國地位,反對美國霸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形成了「戴高樂主義」,成為現代法國的精神支柱。難怪法國前總統蓬皮杜在宣佈戴高樂死去的時候,這樣歎息:「戴高樂死了,法國變成了寡婦。」

在法國人心中,戴高樂甚至戴高樂家族都是為法蘭西而生的人。有兩張照片讓人感慨頗深。一張拍攝時間為二戰期間某一年法國國慶節,法國民眾圍在無名將士碑周圍,沉浸在悲哀中,照片上寫著:戴高樂,我們聽到你的話了,我們在等待你。另一張是被路人獻滿鮮花的墳墓,裡面沉睡著戴高樂的母親。戴高樂發表6 18講話時,她激動地說道「他是我的兒子啊」,一個月以後便去世了。德軍禁止在她的墓碑上刻名字,只是簡單地在上面編了個號碼。但整個戰爭期間,前往她墓地獻花的人從未間斷過。

位於法國科隆貝雙教堂村的小樓,被取名為拉布瓦瑟裡,曾是戴高樂夫婦的居住場所之一。右圖為戴高樂的辦公室,位於房屋拐角處的六邊形房間。

戴高樂家族的老宅

今年年初,環球人物雜誌記者來到法國科隆貝雙教堂村,這裡有一棟二層小樓,曾是戴高樂將軍與夫人的居住場所之一。他們還為其取名為拉布瓦瑟裡。

至今,拉布瓦瑟裡仍歸戴高樂家族所有。這座有14個房間的鄉間別墅坐落在廣闊的田野中,空氣清新,景色宜人。走進盤滿爬山虎的靜謐二層小樓,每個房間的陳設仍舊保持著當年戴高樂時期的樣子。屋子裡沒有奢華的裝飾品,但陳列著眾多各國友人贈送的珍貴禮品。房間的線條硬朗清晰,幾乎見不到雕花、刺繡或畫作,但仍能從柔軟的地毯和保養得當的沙發上看出主人流露出的感情。

記者來到一個位於房屋拐角處的六邊形房間,這是戴高樂當年的辦公室,有明亮的大窗,向外望去,是一片平坦的田野,田野的盡頭是一片法國典型的小灌木叢,藍天上朵朵白雲緩緩飄過窗口。據介紹,這是整棟房子風景最優美的地方,也是戴高樂的最愛,他可以坐在辦公桌前對著窗外凝望很久,不被人打擾地思考。

這棟小樓還承載著戴高樂將軍與女兒的記憶。戴高樂的很多位家人都提起過,他對待工作有著高度的使命感,對家人的熱情大多給了小女兒安娜 戴高樂。安娜患有唐氏綜合症,先天智力障礙。每到假期,戴高樂將軍夫婦帶著安娜來此休養。直至1948年,20歲的安娜因患肺炎,在這裡離世,死在了父親的懷裡。舉辦葬禮的時候,戴高樂說出了一句感人至深的話語:「現在,她和別人一樣了。」

安娜去世前後,戴高樂發起法蘭西人民聯盟,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戴高樂當選共和國總統。1969年,他辭去總統一職,帶著夫人伊馮娜重新回到拉布瓦瑟裡生活。1970年,戴高樂在這裡去世,葬在了女兒安娜身邊。

家族老人回憶與毛主席會面

除小女兒安娜,戴高樂將軍夫婦還養育了兩個孩子。大女兒伊麗莎白嫁給了戴高樂信賴的副官德布瓦西厄。兒子菲利普 戴高樂是一名軍人,言談舉止與父親極為相似。1940年,19歲的菲利普入伍成為海軍士兵,40年的軍旅生涯裡,他身經百戰,直至1980年,在海軍總監崗位上卸任,此後,又進入政界任職至2006年。

菲利普 戴高樂夫婦共養育了四個兒子,大兒子夏爾 戴高樂(與戴高樂將軍重名)是一名商業律師,次子伊夫 戴高樂自國家行政學院畢業後,成為世界能源巨頭法國蘇伊士集團的秘書長。今年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在巴黎參觀戴高樂基金會,見到了戴高樂將軍次子伊夫。記者也與他有一面之緣,伊夫個子特別高,身高一米九左右,言談謙遜,全無頑固子弟做派。據說,戴高樂姓氏的人都遺傳了家族的高個子,大都從事與家族一脈相承的工作,比如公務員、律師……

戴高樂將軍的侄子貝爾納 戴高樂年逾九旬,身體硬朗、精神矍鑠。1964年,法國與中國正式建交時,貝爾納受戴高樂任命來到北京,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見。

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在法國見到了家族中這位九旬老人。談起半世紀前與毛主席的見面,他仍舊非常激動,一邊比劃一邊告訴記者:「當時《人民日報》上登了這麼大一幅照片呢。」他說當年自己謹言慎行,「國家大事,不可亂來」。但最後他還是小心翼翼地問:「我能把我們的談話報告給戴高樂將軍嗎?」毛主席說:「這就是我讓你來的原因。」

戴高樂家族中的這份中國情緣持續到了將軍的第四代。貝爾納的兒子海謐·戴高樂也來到中國發展,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的上海辦事處任職。海謐的兒子與一位北京女孩喜結良緣,還生下了一位中法混血的小戴高樂。

如今,戴高樂家族在法國分支不多,如果遇到叫戴高樂的法國人,多多少少能同戴高樂將軍搭上親戚關係。但他們為人低調,從不謀求特權,這一點迥異於其他政治世家或豪門之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揭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