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的一生有哪些幸運面?又有哪些不幸?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瞭解織田信長的故事。
雖然日本戰國的歷史,和我們三國相比顯得有些不值一提,但因為日本文化的滲透能力,導致還是有不少人對織田信長感到好奇。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年輕人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恐怕多數是從遊戲裡得知。織田信長在戰國時期,通過天下布武的策略佔領了大半個日本,在快要一統全國的前夕卻慘遭本能寺之變,被家臣殺害。織田信長的一生有幸運的一面,也有不幸的一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下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吧。
一、嶄露頭角的「尾張大傻瓜」
織田信長,尾張國人士,「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嫡子。戰國時期強敵環伺,作為織田家的繼承人,從小織田信長就調皮搗蛋、不守貴族利益,行事放蕩不羈,所以大家稱他為「尾張大傻瓜」,家臣們都認為織田家的末日到了,以至於流傳出廢長立幼(織田信長親弟弟織田信行)的流言。幸運的是,織田信長有個好師傅平手政秀(積極撮合織田信長和美濃國領主齋籐道三女兒「日本第一美女」歸蝶的聯姻,減少了尾張西部的壓力,並為織田信長找到了有力的外援)。平手老頭知道弟子的潛力,卻不努力,非常痛心,又怕他被奪走繼承權,決定以死勸諫。師傅死諫之後,織田信長幡然醒悟,一改往日作風。
織田信秀時期僅僅實際支配著尾張的下四郡,尾張上四郡在織田的別家手中。織田信長繼承家督的永祿二年(1559年),以織田信友(織田氏的本家,佔據尾張重鎮清州城)殺害守護斯波氏為借口,滅了織田信行,佔據並移居清州城,進而統一了上四郡的巖倉織田氏,史稱「統一尾張」。對內,殺死了想要奪取家督的親弟弟織田信行,收服了猛將柴田勝家,統合了家臣。這樣前後七年,「尾張大傻瓜」做到了他父親都沒有做到的事。
二、一戰成名的奇襲桶狹間和清州會盟
尾張東部是大名門今川家,當時的今川家當主義元有「上洛」的野心和實力。永祿三年(1560),今川義元出動近3萬兵馬上洛,一路上攻克了許多織田城寨,織田家能出動僅三千多人,大家都認為織田家必將滅亡。在家臣慌亂中,織田信長不慌不忙唱了一首《敦盛》,然後披甲上馬,直衝桶狹間。織田的部下見主君如此不惜性命,自己也不好丟了武士氣勢,也隨主君衝鋒。幸運的是到了桶狹間,恰逢大雨,霧氣瀰漫,而織田身邊已經聚集了三千多人,奇襲今川家本陣,斬殺了今川義元,今川軍全面崩潰,織田信長趁機收復失地,並趁勢殺入三河國,佔領了沓桂城。實際上,所謂披甲上馬,直衝桶狹間等等都是後世人神化織田信長杜撰的,其實在戰爭中織田信長髮揮了自己的戰爭天賦,信長知道,正面對決絕對不是今川的對手,所以早已派出大量間諜、細作查探今川家本陣,想要進行斬首行動,果然在桶狹間找到了今川義元。今川義元又大意輕敵,沒有想到小小織田氏還能主動進攻,所以被殺。
今川家當主滅亡,今川的附庸三河國松平氏當主元康趁機獨立。松平元康小時候被抓到尾張做人質,和織田信長一起長大,是「發小」,只是自己繼承松平家後,為了家族發展,屈從於今川家。現在今川衰弱,為了維護獨立,希望有安穩的西部,同時織田信長也因東部自己大舅哥齋籐義龍(義龍叛殺了父親道三,統治美濃,並進攻尾張)的壓力,也需要安穩的東部。1562年,信長邀請元康到清州過年,信長對元康非常熱情,盛宴款待,並說他要進攻西北部的齋籐氏,「至於東部,就拜託三河大人你了。」史稱「清州會盟」。
「清州盟約」是戰國時代的一個特例,是貫徹最好的盟約,直到信長死前,雙方都沒有背叛。從此織田氏全力向西發展,松平氏全力向東發展。這個盟約雖說規定是平等同盟,但是織田氏比松平氏強大,所以雙方更近似於哥哥和弟弟的關係,松平氏對織田氏惟命是從,如織田氏進攻朝倉氏,就命令松平家出兵。當然織田氏也幫助松平氏打敗了勁敵武田氏。
三、天下布武
清州定約的同時,幸運女神又一次傾向了信長。齋籐家當主義龍突然去世,即位的龍興是個無能之輩,信長輕而易舉奪得了美濃國,並把本城移到美濃,改名岐阜(岐山,周文王的根據地,鳳鳴岐山。曲阜,孔聖人的故鄉。),刻「天下布武」印,即以武力平定天下,有了統一戰國的大志,時年33歲。
在這時又天降珍寶,明智光秀前來投靠,帶來的「禮物」就是被驅趕的前將軍足利義輝之弟足利義昭。至此,信長有了光明正大「上洛」的借口,即擁立義昭為將軍。
永祿十一年(1568),信長率大軍聯合妹夫北近江的淺井長政開始了上洛,擊敗南近江六角氏了,趕走佔據京都周圍的三好三人眾,降服松永久秀,僅一個月安穩佔據了京都。九月,立足利義昭為第十五代室町幕府將軍。
不久之後,信長制定「殿中御定」(給將軍的約法三章),明明白白地把義輝當做傀儡。義輝不滿,聯合了淺井氏、朝倉氏叛亂,即「第一次信長包圍網」。姊川之戰,信長聯合當時已改名為德川家康的松平元康,打敗了淺井、朝倉兩家。隨即兩家又組織了「第二次包圍網」,此次不僅兩家參戰,還有比叡山僧兵、一向宗(戰國時期日本佛教已經變質為類似於歐洲中世紀基督教封建主的僧侶貴族大名)、各地反叛勢力等等,四面八方向織田氏進攻。信長又一次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干了所有人不敢幹的事——火燒了日本「聖地」比叡山。
戰國第一武將武田信玄借口織田火燒比叡山也開始上洛,三方原會戰,嚇的德川家康在馬上尿了褲子。在織田根據地岐阜快被武田家打下來的時候,幸運女神又傾向了織田信長,武田信玄突然死了,武田軍不得已全面撤退,織田家又順利渡過一劫。進而織田、德川聯軍全面進攻武田氏,武田氏因此徹底衰落。此後織田周邊的勢力以上衫謙信為盟主,聯合石山本願寺、波多野氏、毛利氏、紀州等等組織了「第三次包圍網」,太過戲劇化的是,上衫謙信打敗了織田大將柴田勝家,磨刀霍霍臨近京都的時候,上衫謙信也突然病死了。由於盟主已死,加之織田平定了幾個主要勢力,「第三次包圍網」又被瓦解了。
四、盛者必衰
幸運女神的眷顧,使織田信長渡過了一次又一次危險。天正九年,織田家全盛,織田信長在京都閱兵,正親町天皇也來參加;盟友德川家康收復了失地;最大的對手之一紀州因內亂而全面衰敗;天正十年(1582)織田、德川聯軍徹底滅了武田家。織田氏形勢一片大好,天下已無人能敵,眼看戰國就要被信長統一,同年五月二十九日,夜宿本能寺的織田信長被部下明智光秀背叛,切腹。同一天夜裡織田家少主織田信忠也因寡不敵眾而死。織田家由此衰落了,統一日本的大任就落到了信長另一個部下羽柴秀吉(豐臣秀吉)的手中。
關於明智光秀為何背叛信長說法不一。《明智軍記》記載的是,明智光秀額頭大,織田信長曾經醉酒,把明智的頭夾到腋下,邊拍邊說好鼓、好鼓。還有,明智招待德川家康的魚不新鮮,信長大怒就把魚扔到了明智臉上。還有,攻略中國(日本的中國地區)的重任不交給出身貴族的自己,而是交給不知名的賤民羽柴秀吉,這讓明智感到自己名譽受損。總之,就是自己武士名譽受損心裡受不了就得報仇。
織田信長去世時49歲,真是應了信長的《敦盛》:「人生五十年,奈如夢與幻。有生亦有死,壯士何所憾」。信長一生被運氣所眷顧,但日本一直流傳個小故事,說明織田信長的性格。問:杜鵑鳥不叫該怎麼辦。織田信長回答:杜鵑若不鳴,殺了就好。或者是身為杜鵑卻不叫,留著何用,殺了。這個故事體現了織田信長暴躁的脾氣。天下的霸主因性格的粗暴而被部下叛變,最終落得切腹的下場,一生中的大風大浪都經歷了,卻在陰溝裡翻了船,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