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中頭號女間諜:富家女竟選擇北方政權

南北戰爭中頭號女間諜:富家女竟選擇北方政權

歷史故事

南北戰爭中頭號女間諜:富家女竟選擇北方政權

在家鄉裡士滿,人們無法原諒伊麗莎白,視她為「叛徒」

女性,從來都是諜戰故事中的傳奇。今年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150週年,在這場導致60萬人喪生的內戰中,同樣頻頻閃現出嬌媚多姿、智勇雙全的女間諜的身影。要說她們當中最為出類拔萃者,當數出身於南方上流社會,卻向北方效忠的伊麗莎白·范·盧。

主張廢奴的富家女

1818年,伊麗莎白出生在弗吉尼亞州首府裡士滿。她的父親是當地一位成功的商人,家財萬貫。父親死後,她與母親住在一棟三層別墅內。伊麗莎白早年在北方求學,雖然為自己的南方人身份感到驕傲,卻強烈反對奴隸制和南方各蓄奴州脫離聯邦。根據美國《史密森尼雜誌》的說法,這些思想在她的日記中都有反映。只不過,這本日記完成後就被她埋在自家的庭院中,直到它的主人臨終,才得以重見天日。

「她認為弗吉尼亞州的地位獨一無二。北方聯軍為保存和維護合眾國,這個州是必爭之地,」《南方女人,北方間諜》一書的作者、歷史學家伊麗莎白·瓦綸寫道,「但形勢所迫,至少在表面上,她總要偽裝得對南方軍隊忠心耿耿。」

當富有的鄰居們為南軍的勝利而歡欣鼓舞、舉杯慶祝時,伊麗莎白卻在不動聲色地暗助北方聯軍一臂之力。隨後的4年間,她在從事秘密工作方面的才華得以充分施展,「以至於被公認為是內戰中最成功的間諜。」弗吉尼亞歷史協會會員威廉·拉斯姆森如此概括。

化指責與威脅為鬥志

1861年7月,第一次馬納薩斯之戰打響。彼時,由於沒地方容納湧入裡士滿的大批北軍俘虜,南軍便草草將他們安置在一個煙葉倉庫內,即臭名昭著的「利比監獄」。該監獄以環境惡劣著稱,數以百計的戰俘在這裡遭受疾病、飢餓與絕望的折磨。

伊麗莎白主動請纓,要求擔任利比監獄的護士。然而,這一請求遭到典獄長大衛·托德的拒絕——此人是當時美國第一夫人瑪麗·托德同父異母的弟弟。意識到對方來頭不小且鐵面無私,伊麗莎白腦筋一轉,巧妙地繞過這塊「硬骨頭」,對大衛的上司約翰·溫德百般奉承,軟磨硬泡。終於,她和母親被獲准向戰俘提供食品、藥品和書籍。

身為南方上流人士,伊麗莎白母女的「反常舉動」招致激烈的批評。當地知名媒體《裡士滿問詢報》如此報道:「近日,一對母女因對北方戰俘的慇勤照料而吸引了公眾的眼球……這兩個女人一直以各種名目幫助、慰問這幫入侵我們神聖領土的惡棍!」

隨之而來的還有暴力威脅。「膽大妄為者當面用手指著我,對我惡語相向。」伊麗莎白在日記中如是說,「有人威脅讓我們滾蛋,有人威脅要將我們的房子付之一炬,更有人威脅要殺死我們。」部分親近南方的媒體甚至警告稱:如果伊麗莎白不停止這些行為,「她終將被像這個國家的敵人一樣揭露與對待」。

但這些更堅定了伊麗莎白的鬥志與工作熱情。她用設有「機關」的奶油糕向獄中的戰俘傳遞情報,憑借隱藏於書籍中的消息同他們聯絡。非但如此,她還收買獄卒,設法為戰俘提供更多的生活用品,將他們轉移至社會上的醫院,提供檢查和治療。她甚至好幾次為試圖越獄者出謀劃策,還讓他們在自己家中藏身。

「這一時期,女性之所以能作為間諜發揮巨大作用,原因之一是:還沒多少人認為如此『非女性化』的活動,婦女亦能參與其中,而且具備足夠的體力與精力確保完成任務。」歷史學家伊麗莎白·羅納德解釋道,她是《勇敢士兵:內戰軍中女人》一書的執筆者。

  痛恨反文明的行徑

1863年12月,兩名曾在伊麗莎白幫助下從利比監獄成功逃脫的北方聯軍士兵,向聯軍上將本傑明·巴特勒講述了伊麗莎白的事跡。巴特勒知曉後,立即差遣其中一位潛回裡士滿,要將伊麗莎白吸收進地下情報組織。後者欣然同意,並很快晉陞為巴特勒麾下的間諜網負責人,成為其獲得裡士滿內部情況的主要消息源。依照指示,她發出的密信通常以隱形墨水書寫,對方收到後在紙上塗上牛奶,即可還原出黑色密碼。

伊麗莎白髮出的第一份密信的落款是1864年1月30日。主要內容是:南軍正策劃把裡士滿幾座人滿為患的監獄中的囚犯,用船轉移至佐治亞州的安德森維爾監獄。文中還對巴特勒進攻敵方與營救戰俘所需的部隊數量給予建議。她同時警告,切勿低估南軍實力。巴特勒火速將這一情報上報給時任戰爭部長埃德溫·斯坦頓。斯坦頓下令對南軍發動突襲。意想不到的是,北方聯軍中也有「內鬼」告密,南軍對這次突襲瞭如指掌,通過反擊取勝。

雖然這次作戰以失敗告終,但此後另一次行動的確完成得十分出色。當年2月14日,100名北方聯軍軍官通過事先挖好的地下隧道越獄——這是美國內戰期間最英勇的幾次越獄之一,被稱為「利比大越獄」。儘管約一半的人最終還是身陷囹圄,但北方人的士氣因此重新振作。據說,越獄事件發生前後,伊麗莎白經常前往這座監獄。她曾在日記中寫道:「那裡的悲慘與惡劣超出了我最大的想像力。空曠的廣場上,一張張帶著被遺棄,沮喪、絕望神情的面孔,用一雙雙因飢餓而深陷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我們。」

3月1日,北方聯軍再次試圖營救被囚於裡士滿的戰俘,仍以失敗收場。年僅21歲的尤里克·達格瑞上校領導了這次突襲,最終戰死沙場。南軍為表達對其勇氣的敬意,命士兵將達格瑞埋葬。然而幾天後,從戰死者身上新發現的文件顯示,此次行動的真實目的是刺殺南方領導人傑佛遜·戴維斯!怒氣沖沖的南軍把達格瑞的遺體挖了出來,丟在大街上示眾。更悲慘的是,遺體的一些部位已不翼而飛。幾小時後,遵照傑佛遜·戴維斯的命令,遺體才被重新秘密掩埋。

這種反文明的「鞭屍」行徑,令伊麗莎白深惡痛絕。她發誓要「找到達格瑞的墳墓,讓他體面上路」。最終她兌現了這一誓言。

鄉親的敵視令她苦悶終生

到1864年6月,伊麗莎白領銜的間諜網規模已超過12人。其中有男有女,有白人,也有黑人——最具代表性的要數伊麗莎白的非裔女僕瑪麗·鮑澤。這些情報員在5個聯絡站間傳遞情報,不斷為北方聯軍提供重要信息。北方聯軍司令尤利塞斯·辛普森·格蘭特後來告訴伊麗莎白:「內戰期間,就數你送來的敵占區情報最具價值。」

經歷了冗長的拉鋸戰後,格蘭特終於在1865年4月攻陷了裡士滿和匹茲堡。伊麗莎白作為北軍「首席臥底」,先後獲得格蘭特及其他一些高級軍官的表彰,還得到了一筆獎金。然而,從她的真實身份曝光的那一刻起,伊麗莎白昔日的大部分聲望和社會地位便一去不復返了——

南方人給她貼上了「間諜」的標籤。對此,伊麗莎白頗感無奈和不公。「我不知道他們為何這麼罵我,在公認的國境內為自己的祖國效力……我是如此忠誠,現在卻被自己的鄉親冠以『間諜』的稱號。我為何甘願獻出生命?這是一種光榮還是正直?天知道。」

在家鄉裡士滿,許多人無法原諒伊麗莎白,視其為「叛徒」。對此,她在日記中寫道:「因為忠誠,我遭到這個城市裡一些心胸狹窄的男人女人的鄙視與苛責……在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生活竟會如此痛苦、孤獨,自己彷彿說著另外一種語言。」

1869年,曾經的北軍司令格蘭特當選美國總統,伊麗莎白的窘境略微好轉。她被任命為裡士滿市郵政局局長,擔任這一職位長達8年。然而,當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接任總統時,伊麗莎白再次失業,幾乎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70歲高齡時,苦悶的她聯繫了保羅·裡維爾的家人——內戰期間,裡維爾作為聯軍軍官曾獲得過伊麗莎白的幫助。此後,裡維爾家族和其他一些波士頓地區的富人定期給予伊麗莎白經濟資助,直到1900年9月25日,這位「南北戰爭頭號女間諜」在家中靜靜地走完自己82年的人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