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什麼是大東亞共榮圈

解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什麼是大東亞共榮圈

歷史問答

解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什麼是大東亞共榮圈

「大東亞共榮圈」一詞是日本軍國主義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提出的口號,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一項基本國策。

「大東亞共榮圈」一詞最早出現在1940年8月,是當時的外務大臣松岡洋右提出來的,松岡洋右提出的這一詞語的背景,是德國當時以閃電戰席捲歐洲大陸,日本認為德國的勝利已不可避免,分割世界的時機來臨,日本需要劃定自己的勢力範圍。松岡洋右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與此前不久——即1940年7月第二次近衛內閣提出的「建設大東亞新秩序」之設想一脈相承。之後,「大東亞共榮圈」的宣傳甚囂塵上,日本也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而磨刀霍霍。

「大東亞共榮圈」首先是一個地理概念,它體現在「大東亞」上。其基本範圍是「東亞」,但是,「東亞」加上「大」,便平添許多玄機。日本政府從未明言「大東亞共榮圈」在東亞的基礎上——即日本政府掛在口頭上的「以日滿(偽滿洲國,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的傀儡政權)華(指汪偽政權)為骨幹」——究竟應該拓展到什麼地方,日本政府從來都是宣傳至少應擴展到什麼地方。我們知道,「大東亞共榮圈」思想是在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即德意日建立軸心國,企圖分割世界的形勢下提出的。1940年9月,日本政府在一次討論與德、意進行同盟談判的高級會議上,把日本的勢力範圍規定為:「以日、滿、支(支那,指中國)為中心,包括委任統治之德屬諸島,英屬婆羅洲,荷屬東印度、緬甸、澳大利亞、新西蘭」,也就是指日本、中國、東南亞地區、西南太平洋諸島以及緬甸、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也許是自己也覺得胃口太大了,又補充規定道:「但在談判中,我方提出之南洋地區暫指緬甸以東、新幾內亞以北」。相對於政府比較謹慎的說法,在當時異常活躍的日本右翼在談及「大東亞共榮圈」時,把西伯利亞、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等統統囊括在內,這可以視為一種輿論,也可以視為日本政府內心想法的一種直白的表露。確實,日本政府在戰爭發動後,也表現了染指上述地區的企圖,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得逞。最終,日本事實上的「大東亞共榮圈」是1942年5月左右征服了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地區之後形成的,其領土北起阿留申群島,南臨澳大利亞,西至印度洋,主要包括東亞、東南亞地區,面積380萬平方公里,人口1.5億。

  「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侵略的借口,也是其擴張的目標

「大東亞共榮圈」是戰前日本侵略擴張路線的發展的極致。首先,它是「大陸政策」的惡性膨脹的結果。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國主義就開始對外侵略擴張,並逐步形成了其對外侵略的「大陸政策」,也就是侵略亞洲大陸的政策。其標誌性理論是1890年山縣有朋提出的「主權線」、「利益線」理論:「蓋國家獨立自主之道有二:一為守衛主權線,二為保護利益線。主權線者國之疆域是也,利益線者乃與主權線之安危有密切關係之區域是也。大凡國家,不保主權線與利益線,則無以為國。而今介乎列國之間,欲維持一國之獨立,只守衛主權線已非充分,必亦保護利益線矣。」當時山縣的「利益線」是指朝鮮。後來,隨著日本軍國主義吞併朝鮮,其「利益線」指向中國東北。侵佔中國東北之後,又把征服全中國作為目標。最後,是要征服整個亞洲乃至世界。在侵略過程中,其戰爭規模不斷擴大,領土不斷擴張,野心亦隨之不斷膨脹,至「大東亞共榮圈」而達其巔峰。可以看出,「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軍國主義近代以來侵略擴張路線的邏輯發展和必然歸宿。其次,它是「經濟圈」理論的惡性膨脹的結果。30年代,世界性的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列強都建立了排他性的經濟圈。在這一現象的刺激下,日本軍國主義恰好找到了其侵略中國乃至亞洲、排除英美勢力的理論依據。當時的一位日本經濟學家聲稱「如果日滿的經濟連接完成,日本即可以世界強國的地位出色地創建為自給自足的大國。」然而,在佔領了中國東北之後,日本軍國主義認為僅有東北是不夠的,必須開發華北,所以有「中日滿共榮圈」的理論。後來為了取得石油,又認為必須向東南亞發展,於是「東亞共榮圈」又發展為「大東亞共榮圈」。這一理論如此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樂於接受,以至於他們製造了這樣的邏輯:只要它認為對日本利益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的地區,就是日本的勢力範圍,日本就有權採取任何行動而無需他人置喙———即便你是這塊土地的主人。誰加以阻撓就是「攻擊日本」,日本就有權「自衛」。這樣,日本軍國主義蓄謀已久、悍然發動的侵略戰爭,竟被自己描述為是迫不得已的,是自衛的,是被逼的。在日本當時的宣傳中,把對其侵略擴張造成妨礙的國家稱為對日本的威脅,當時日本所宣傳的ABCD(指美國、英國、中國、荷蘭)包圍圈正是此意。所謂的「自存自衛」、「自衛戰爭」的說法即由此而來,這一陳詞濫調現在在日本右傾勢力中也還有相當的市場。

「大東亞共榮圈」也是日本統治者蠱惑宣傳的一個「傑作」。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對「大東亞共榮圈」的宣傳確是一副正人君子面孔、菩薩心腸。宣傳與喜歡行動的乖離,恰似雲泥之別。日本向來給自己的壞事尋找理由,製造光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東北,當時的口號是「自衛權的發動」,這就是說中國先侵略了日本了;盧溝橋事變,日本政府稱是「為了懲膺中國軍的暴戾,促使南京政府反省」,這就是說中國干了壞事了;接著還有「更新中國的建設」、「日滿支三國的結合」、「東亞新秩序的建設」等等。當然,最動聽的口號是「大東亞共榮圈」。在日本政府提出「大東亞共榮圈」時,聲稱其基幹成員包括日本、「滿洲」、中國。可是,當時「滿洲國」是日本的傀儡政權,中國的半壁江山遭到日本蹂躪。其「共榮」的基礎何在?日本軍國主義舉出的,給亞洲其他國家人民聽的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理由是:人種上相近、地理上相依、文化上相通、歷史上互相往來,因此,亞洲各國人民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日本與這些民族共有被西方殖民者侵略和壓迫的近代史。因此,在亞洲只有日本可與歐美各國抗衡的情況下,其他國家應自覺接受日本的領導,在日本的領導下復興亞洲。因此,日本侵略亞洲其他國家,不是侵略,是「解放亞洲」,是「為了亞洲而流血犧牲」。他們只強調歐美殖民者的罪惡、只強調自己與歐美殖民者作戰的事實,全然不顧自己的企圖,自己的所作所為本身,自己究竟給亞洲各國帶去的是什麼。而且,東南亞各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擺脫了殖民統治,竟被現在日本的右翼政客視為日本的功勞,公然宣稱這是日本與歐美殖民者的戰鬥所致。把兩個根本沒有因果關係的事件放在一起胡攪蠻纏,真是無恥之尤。澳大利亞的一位學者曾說:「日本人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打了敗仗,因為如果他們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意圖獲得成功的話,那麼真正的印度尼西亞的獨立就希望很小。」當然,亞洲其他國家也是一樣。

「大東亞共榮圈」給亞洲人民帶來的是災難。古語曰:「聽其言、觀其行」。究竟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如何,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日本軍國主義對亞洲各國佔領的歷史,是亞洲各國人民斑斑血淚的歷史,日軍在侵略過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在中國,其他不論,光是南京大屠殺,就有30萬人被屠殺。日軍在東北建立的「七三一部隊」細菌試驗所,用活人做試驗,被殺害的無辜者數以萬計。日軍在中國進行的「掃蕩」「三光作戰」更是慘絕人寰,往往一個村莊的人口被虐殺殆盡。日軍在亞洲各國強迫婦女做性奴隸,更是喪盡天良。1931—1945年的日本侵華,使中國3500萬人傷亡,其中死亡2000萬人。在亞洲其他國家也一樣。日本統治期間,戰死和被屠殺的菲律賓人達111萬人,日本侵略軍規定任何企圖傷害日本兵和日本平民的行動,都以槍斃10名菲律賓人作為報復。日軍在其他各國製造的各種慘案,也是不勝枚舉。

在日本通過軍事手段佔領的地區,實行政治上壓制、經濟上掠奪、文化上同化的政策。這是地地道道的殖民政策,與西方殖民者毫無二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日本在東亞扶植了許多傀儡政權。這些被日本標榜的「獨立」的政權,沒有真正的獨立可言,其實權都掌握在日本人的手中,受日本人的操縱。日本在佔領區實施嚴厲的警察制度,建立間諜和告密系統,禁止一切政治活動,解散一切現存社團。同時,強制建立在日本人控制之下的新的組織,以使各地的政治活動置於日本的直接控制之下:如「滿洲國」的「協和會」、中國華北的「新民會」、朝鮮的「國民總力聯盟」、台灣的「皇民奉公會」、菲律賓的「新菲律賓服務協會」、爪哇的「爪哇奉公會」等等。這些組織的目的便是宣傳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觀點,綏靖各地的抵抗運動。在經濟方面,正如當時日本的大藏相賀屋興宣所言「日本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無暇顧及當地居民的生活,暫時採取搾取的方針」。在日本佔領了其他各國的領土後,強行沒收所謂的「敵產」,強徵糧食,由日本公司在各國大肆掠奪資源。僅1943年,日本就從印尼運走550萬噸石油。日軍在越南北部強征掠奪糧食,1944至1945年間,造成200萬人餓死或病死。此外,日軍驅使大量勞工從事繁重勞役,致使無數勞工成了地下冤魂。戰爭期間,死於國外的印度尼西亞勞工多達200萬人。1942至1943年,日本修建緬泰鐵路,致使25萬人死亡,該鐵路被稱為「死亡鐵路」。在文化方面,日本大力推行「皇民化」政策,在各地推行日語教育,宣揚日本文化,甚至把日本的節日定為其他國家的正式節日,把東京時間定為其他國家的標準時間。

隨著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慘敗,臭名昭著的「大東亞共榮圈」也隨之煙消雲散。然而,在日本,90年代以來,有相當一批美化日本侵略戰爭的人物,重新拿起在戰爭期間日本統治者的歪理邪說,為日本在戰爭期間犯下的罪行塗脂抹粉。其最重要的論點與戰爭期間日本政府的宣傳是一脈相承的,其特點便是胡說八道、厚顏無恥。「大東亞共榮圈」對日本而言也許是一種榮耀,一種不敢承認的榮耀,但對亞洲遭受侵略的國家而言,則絕對是一場噩夢。因此,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對亞洲各國人民而言如此,對日本人民而言亦是如此。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問答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