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阿富汗蘇聯投入150萬軍隊 但最終傷亡41萬
1979年12月25日,也就是聖誕節這一天,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一聲令下,10萬蘇軍兵分6路進攻阿富汗。蘇軍的戰鬥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只用了3個半小時,蘇軍就控制了喀布爾。在蘇聯顧問的強令下,12萬阿富汗政府軍沒有做出任何抵抗就向蘇軍投降。12月28日,蘇軍已經控制了阿富汗全境。勃列日涅夫扶植起了親蘇的傀儡政權,在他看來,阿富汗戰爭已經結束。但是接下來發生的時期,超出了蘇聯的想像。
一、阿富汗複雜的地形,蘇軍裝備和戰法相當的不適應
蘇聯對阿富汗的政體不瞭解,認為擊潰了中央政府就萬事大吉了。但是他們不知道阿富汗是部落聯盟政體,國家領導人說話不一定好用,地方的部落首領才是真正的實權派。阿富汗的形勢有點類似於中國的春秋後期,現在美國的困境也是這個原因。更糟糕的是蘇軍和這些部落首領們的關係相當差,親蘇的阿富汗領導人在阿富汗推行共產政策。這就等於剝奪部落的利益,那幫土皇帝肯定不幹。就這樣,蘇軍與阿富汗各個部落之間的矛盾越來越重,最終爆發了衝突。1980年,雙方全面鬧僵,緊接著正式開打。但是蘇軍沒有想到抵抗者會越來越多,到了1986年,各種阿富汗游擊隊的成員達到了30多萬。事已至此,蘇聯軍隊是欲哭無淚。
從戰鬥力上說,阿富汗游擊隊根本不是蘇軍的對手。當時蘇軍的力量可以與美國正面對抗都不落下風,但是蘇軍面對游擊隊卻相當不適應。蘇聯軍隊在冷戰後的一系列戰術戰法都是針對大規模集團式作戰的背景下進行的,他們的對手是美國和西歐各國。游擊戰爭並不是蘇聯軍隊的強項,在圍剿游擊隊的過程中,蘇軍經常吃虧。此外蘇軍的武器在阿富汗戰場也發揮不出威力,阿富汗到處都是山地,蘇聯引以為傲的機械化軍團根本就施展不開。蘇聯的坦克、裝甲車上不了山,蘇軍只能徒步進山圍剿。但是問題來了,失去了所以支援的蘇聯步兵還真不是游擊隊的對手。現在的美軍在阿富汗也是這個德行,美軍步兵小隊根本不敢進山。
二、美英法德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給蘇聯挖了一個大坑
蘇聯佔領阿富汗的行為也具有自己的戰略價值,在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看來,蘇聯此舉是為了染指波斯灣的地區。一旦西亞石油區被蘇聯歲控制著,那歐洲各國的經濟就等於捏在了蘇聯人的手裡。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它的考慮更加全面。美國認為蘇聯此舉不單單是想染指波斯灣,而是還想涉足印度洋。由於阿富汗也屬於穆斯林國家,所以蘇聯的行為遭到了西亞各國的憤慨。美國看到了機會,既然蘇聯想控制阿富汗,那它就可以利用阿富汗游擊隊全面消耗蘇聯的力量。這樣既可以減緩蘇聯在全球的攻勢,又可以進一步降低蘇聯的威脅。在美國的倡導下,北約各國開始聯合支援阿富汗游擊隊。蘇聯並沒有意識到對手的變化,四大國同時給它挖坑,它不敗才怪。
1980年,美國總統卡特公開提出援助阿富汗游擊隊3000萬美元,隨後英法德各國的援助資金也陸續到位。為了噁心蘇聯,在美國的牽頭下,世界上50多個國家聯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至今莫斯科奧運會仍是最不成功的一屆奧運會,讓蘇聯顏面大損。鑒於阿富汗游擊隊重武器方面的不足,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援了一大批新型武器。這些武器似乎專門為克制蘇軍武器而設計,蘇聯軍隊的傷亡直線上升。蘇聯越來越感覺不對勁,蘇聯克格勃已經偵查到了西方各國人員的身影。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蘇聯也只能咬牙死挺。蘇聯認為自己的國力強盛,即便有西方的干擾,自己也可以完全控制阿富汗。
三、在10年的戰爭中,蘇聯付出了傷亡41萬人的沉重代價
但事情的殘酷超出了蘇聯人的預期,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蘇聯先後向阿富汗戰場投入了150多萬軍隊。蘇聯付出了軍費開支高達460億盧布,請注意當時盧布比美元還貴。但是10年下來,蘇軍陣亡15000多人、負傷26000多人。這些人大部分丟死於游擊隊之手,除了人員傷亡,蘇軍各種車輛的損失更是無法計算。除了戰鬥中的傷亡,蘇軍非戰鬥傷亡的數字更是驚人。在10年的戰爭中,蘇軍的非戰鬥減員達到了41.6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患上了傷寒熱、瘟疫、瘧疾等疾病。阿富汗戰爭被稱為蘇聯的滑鐵盧,1989年,在國內一片動盪的情況下,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只得命令蘇軍全面撤退。長期的戰爭造成130多萬阿富汗平民死亡、500多萬人淪為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