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貝克萊的哲學思想理論

喬治·貝克萊的哲學思想理論

世界歷史雜談

喬治·貝克萊的哲學思想理論

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年—1753年)愛爾蘭哲學家,他與約翰·洛克(John Locke)和大衛·休謨(David Hume)是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學的三位代表人物。貝克萊有三部著作:《視覺新論》、《人類知識原理》、《海拉斯和斐洛諾斯的對話三篇》。1734年貝克萊被任命為聖公會愛爾蘭基爾肯尼地區的主教。

一、喬治·貝克萊著作中使用的主要哲學概念

  1、觀念(Proc):

觀念是心靈(人類、精神、靈魂、自我)的認識、感知、思想、想像活動形成和產生的結果和對象,是同心靈和心靈的認識、感知、思想、想像活動具有密切關聯的具體事物。

貝克萊說:人們只要稍一觀察人類知識(認識)的對象,他們就會看到,這些對象就是觀念。而且這些觀念又不外三種:(1)一種是由實在印入感官的;(2)一種是心靈的各種情感和作用所產生的;(3)一種是在記憶和想像的幫助下形成的。藉著視覺,我就有了各種光和色以及它們的各種程度、各種變化的觀念。藉著觸覺我就感知到硬、軟、熱、冷、運動、阻力,以及這些情況的各種程度或數量。嗅覺給我以氣味;味覺給我以滋味;聽覺把調子不同、組織參差的各種聲音,傳到我的心靈中。

貝克萊說:人人都承認,我們的思想、情感和想像所構成的觀念,並不能離開心靈而存在。而在我看來,感官所印入的各種感覺和概念,不論如何組合,如何混雜(就是說不論它們組合成怎樣一個對像),除了在感知它們的心靈以內就不能存在,這一點是同樣明顯的。

貝克萊說:觀念一詞比事物一詞較為可取。人們如果要問,我為什麼應用觀念一詞,而不屈從習慣叫它們為事物,則我可以答覆說,我所以如此,有兩種原因。第一,因為事物一詞如果和觀念對立起來,則人們通常以為它是指心外存在的一種東西而言的。第二,因為事物一詞比觀念一詞的含義較廣,它不止包含觀念而且亦包含精神和能思想的東西。感官的對象既然只存在於心中,而且又是被動的,無思想的,因此,我就寧願以觀念一詞來表示它們,因為這個名詞正包含著那些性質。

2、存在(being):

存在是觀念得以形成和產生的原因或本體。

貝克萊說:一個觀念的存在,正在於其被感知。注4這句話的含義是:觀念形成和產生的原因是心靈的感知。

3、心靈(mind):

心靈(精神、靈魂、自我)是認識、感知、思想所包含的內容或組成部分,是存在於認識、感知和思想之中的,統帥和主宰認識、感知和思想活動的,能夠被個人經驗到的客觀實體或主體。

貝克萊說:除了那些無數的觀念(或知識的對象)以外,還有別的一種東西在認識或感知它們,並且在它們方面施展各種能力,如意志、想像、記憶等。這個能感知的能動的實體,我們叫它作心靈,精神、靈魂或自我。這些名詞並不表示我的任何觀念,只表示完全和觀念不同的另一種東西。這些觀念是在那種東西中存在的,或者說,是為它所感知的;因為一個觀念的存在,正在於其被感知。

4、感知(perception):

感知是心靈、精神、靈魂或自我通過觀察、收集、整理、記憶和想像,在心中形成和產生有關對像事物的觀念或知識的活動或行為。

5、事物(things) :

事物是感官的直接對象,是幾個觀念組成的集合體,是具有心靈賦予的名稱、能夠在心中存在和不能不被感知而存在的東西,是具有觀念和心靈(精神、靈魂、自我)兩種存在形式的認識對象。

貝克萊說:所謂事物或實在乃是一種最一般的名稱,它含著全然不同的兩種異質的東西,而且那兩種東西,除了名稱之外,沒有別的共同之點,這兩種東西就是精神和觀念。精神是能動的、不可分的(不可毀滅的)實體;觀念是不活動、迅速變幻的(易於消逝的情感)、有依賴性的東西,而且它們不能獨立自存,必須為人心或精神的實體所支撐而存在於其中。

貝克萊說:心靈有時看到這些觀念有幾個是互相聯合著的,因此,它就以一個名稱來標記它們,認它們為一個東西。例如,它如果看見某種顏色、滋味、氣味、形象和硬度常在一塊,則它便會把這些性質當做一個獨立的事物,而以蘋果一名來表示它。別的一些觀念的集合又可以構成一塊石、一棵樹、一本書和其他相似的可感覺的東西。

二、貝克萊的主要哲學思想觀點

1、物質(Material)(being as being)(存在、本體)是虛無

貝克萊說:最後,您或者還會說,我們如果拋棄物質實體的主張,而只說物質是一種不可知的東西,既不是實體,也不是偶性,既不是精神,也不是觀念,只是無活力、無思想、不可分、不能動、無廣延而不存在於任何地方的一種東西——我們如果這樣說,還不行麼?因為你既然說,我們對於實體、緣由和任何積極的(或相對的)物質概念,所有的說法,都靠不住,那麼我們就只好堅持物質的這種消極的定義了。不過我也可以答覆說,如果您覺得合適,您就可以照別人用虛無(nothing)一詞的意義來應用物質一詞,並把物質和虛無兩個名詞互相掉換。因為在我看來,這就是那個定義的結果。我在專心考察這個定義的各部分以後(或通體考察,或分別考察),我並不曾發現在自己心上所產生的結果或印象有異於虛無一詞在我心上所刺激起的印象。

貝克萊說:關於「物質」的學說是「懷疑主義」的主要支柱,一切「無神論」和「不信宗教的瀆神的企圖,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物質從來就是「無神論者」的摯友,他們的一切古怪理論系統,都明顯地,必然地依靠它;所以一旦把這塊基礎去掉,整個建築就不能不垮台。「物質是一個虛構的詞,不表示任何實在的東西,在人的心中也沒有與之相應的觀念,物質就是虛無。」注10

我們不承認一般哲學家所說的那種物質(being as being),的存在:我並不否認我們憑感官或思考所能瞭解的任何事物的存在。我眼所見的事物,和我手所觸的事物,都是存在的,都是實在存在的;這一點,我絲毫也不懷疑。我所不承認為存在的唯一東西,只是哲學家所說的物質或有形的實體。

物質(存在、本體)(being as being)概念是西方哲學提出的最重要的哲學概念。在貝克萊生活的時期,「事物後面隱藏著具有決定或主宰地位的物質(存在本體)」的思想觀點,是哲學思想領域中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觀點。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是物質學說或本體學說的提倡者和擁護者。

貝克萊為什麼要否定物質、反對哲學思想領域中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觀點呢?

貝克萊否定關於物質或本體的學說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原因是「物質或本體的學說」在當時是模糊不清、沒有得到嚴格論證、很不完善的學說。另一個原因是貝克萊認為關於物質或本體的學說是哲學理論創新道路上的重大障礙,要構建新的哲學認識論,必須對一直受到人們廣泛推崇的、說不清道不明的物質、存在和本體進行清理和否定。

根據我對哲學的研究和掌握的知識,我認為貝克萊不遺餘力地從多個方面對物質學說或本體學說進行否定是輕率和愚蠢的行為。貝克萊這個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完全不知道他極力否定的隱藏在事物後面的「物質」同他肯定的心靈的「感知」這兩個概念實質上是指同一個事物。貝克萊沒有真正理解巴門尼德關於「思想和存在(本體、物質)相同一,思想和存在是同一個事物」、赫拉克利特關於「邏各斯是存在」、亞里士多德關於「思想活動同物質、存在是同一個事物,是理論學術的同一對像」的思想觀點。貝克萊沒有發現和思考作為觀念形成和產生原因的感知為什麼同「物質、存在、本體」具有很多共同之處這個問題。

  2、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靈和觀念兩種事物

貝克萊說:事物一詞比觀念一詞的含義較廣,它不止包含觀念而且亦包含精神和能思想的東西。

貝克萊說: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兩種事物,一種是能進行思考的心靈(Mind),另一種是不能進行思考、只存在於心靈之中的觀念(Proc);哲學家們所說的物質(Material)是不存在的,因為物質已經被我證明是一種沒有性質的物理客體,我們能夠感知到主觀存在的觀念,能夠經驗到作為客觀實體的心靈。

貝克萊說:我們所感知的只是觀念,我感知不到的觀念,對於我的心靈來說就是不存在的,但對於別的感知到它的心靈來說,這個觀念就是存在的,因為所謂的「心靈」並不是僅僅指我的心靈,而是指所有的心靈,包括永恆不朽的心靈——上帝(God),上帝(God)給予所有觀念以感知,它們即使不為人所感知,也為上帝所知,因此也是存在的。」

貝克萊關於「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靈和觀念兩種事物」的思想觀點所表述的世界觀是不符合世界實際的世界觀。貝克萊的觀念和心靈組成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世界。「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靈和觀念兩種事物」這種世界觀,同東西方哲學關於「世界是存在和存在者、本體事物和非本體事物、創造之物和被造之物組成的統一體」這類世界觀相比是一種明顯的退步。

世界是以心靈(靈魂、精神、自我)作為內容、以判斷和推理作為形式的本體事物和非本體事物組成的統一體。心靈僅僅是人類的思想認識活動或本體事物的內容或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人類的思想認識活動或本體事物的全體或全部。貝克萊只知道作為本體事物內容的心靈在世界中存在,但是卻不知道作為本體事物形式的判斷和推理在世界中的存在。貝克萊不知道心靈在世界中是怎樣存在的,不知道人類的思想認識活動或本體事物事物是心靈(精神、靈魂、自我、主體)的載體,不知道世界不僅包含觀念和心靈這些非本體事物,而且還包含著以心靈作為內容、以判斷和推理作為形式的人類思想認識活動,包含著哲學家所說的物質、存在和本體。

3、心靈和心靈的感知都是觀念得以形成和產生的原因

貝克萊說:我們常常感知到繼續不斷的一串觀念;其中有的是新刺激起來的,有的變化了,或者完全消滅了。因此,這些觀念一定有一種原因為它們所依靠,並且產生它們,改變它們。不過這種原因一定不是任何性質、觀念或觀念的復合。因此,它必然是一種實體了,不過我們已經指出,它不能是有形的或物質的實體,因此,我們只得說,觀念的原因乃是一個無形體的、能動的實體或精神。

貝克萊說:我們所感知的只是觀念,我感知不到的觀念,對於我的心靈來說就是不存在的,但對於別的感知到它的心靈來說,這個觀念就是存在的,因為所謂的「心靈」並不是僅僅指我的心靈,而是指所有的心靈,包括永恆不朽的心靈——上帝(God),上帝(God)給予所有觀念以感知,它們即使不為人所感知,也為上帝所知,因此也是存在的。

貝克萊說:除了那些無數的觀念(或知識的對象)以外,還有別的一種東西在感知它們,並且在它們方面施展各種能力,如意志、想像、記憶等。這個能感知的能動的主體,我們叫它作心靈、精神、靈魂或自我。這些名詞並不表示我的任何觀念,只表示和觀念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東西。這些觀念是在那種東西中存在的,或者說是為它所感知的。因為一個觀念的存在,正在於其被感知。

我對貝克萊的「一個觀念的存在,正在於被感知」這句話的解讀是:觀念形成和產生的原因是心靈的感知。

貝克萊說:人人都承認,我們的思想、情感和想像所構成的觀念,並不能離開心靈而存在。

從以上的貝克萊談論觀念原因的兩段話語中可以發現,貝克萊關於觀念的原因的觀點有兩個,一個是心靈或精神是觀念的原因,另一個是心靈的感知是觀念的原因。貝克萊沒有發現自己關於觀念原因的看法和觀點存在著思想混亂這個嚴重的錯誤。

人類的思想認識活動是天地萬物的本體或本源是人類哲學獲得的,關於事物形成和產生原因的基本知識和思想理論。貝克萊關於「觀念的存在,正在於被感知」的話語,包含著人類的思想認識是天地萬物的原因、本體或本源的思想觀點,是哲學思想認識本體論的特殊存在和表現形式之一。

雖然「觀念的存在,正在於被感知」這種觀點是基本符合事物實際的思想觀點,但是由於貝克萊用來表述觀念形成產生原因的「感知」這個詞的外延過於狹小,不能完全包含觀念形成和產生的全部原因。觀念事物在人腦中的形成和產生,不僅需要借助個人感覺器官的感知活動,而且還要借助大腦思維組織的思維、判斷和推理活動才能夠真正實現。所以貝克萊的心靈感知原因論是不完善的、是有缺陷的。貝克萊的心靈感知原因論或本體論同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本體論、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活動、公式本體論相比也沒有明顯的進步之處。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貝克萊從多個方面認真、嚴肅論證的心靈的感知是觀念形成和產生的原因這個思想觀點,同他從多個方面極力評判否定的物質、存在、本體是各種事物形成和產生的原因的思想觀點實質上是完全相同的思想觀點。貝克萊的「作為觀念原因的心靈感知」、巴門尼德的「和存在相同一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的「主宰萬物生滅的邏各斯」、亞里士多德的「存在者後面的存在、思想活動、公式」、中國古人老子的「萬物之母——有名」,這些具有不同語音、不同字形的詞語表述和界定的對象是同一個事物。

三、喬治·貝克萊的哲學理論

關於「心靈和心靈的感知是觀念得以形成和產生的原因,觀念是心靈和心靈的感知形成和產生的結果。」的理論是喬治·貝克萊哲學獲得的主要思想理論。

站在今天哲學所達到的理論知識高度上來看,哲學史上產生的許多哲學概念是不清晰的,哲學史上產生的各種哲學理論都是不十分完備的。貝克萊關於觀念原因的理論同古今中外哲學關於事物的本體思想理論不僅包含一定的學術理論價值,而且具有共同的理論缺陷。

貝克萊的哲學理論沒有把心靈和心靈的感知這兩個不同的事物清楚的區分開來,混淆了心靈和(心靈的)感知這兩個概念的界限和差別,混淆了主體和本體的差別。貝克萊關於「心靈和心靈的感知是觀念得以形成和產生的原因,觀念是心靈和心靈的感知形成和產生的結果。」的理論,存在著內部對立和混亂,違背了形式邏輯發現的同一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