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會上的小國生存術:為何戰敗國會贏得領土

巴黎和會上的小國生存術:為何戰敗國會贏得領土

世界歷史雜談

巴黎和會上的小國生存術:為何戰敗國會贏得領土

在現今最紅的國產科幻小說《三體》中,作者劉慈欣為人們描述了這樣一種宇宙社會學法則:宇宙中不同文明一旦相遇,強大一方為了爭奪資源及保護自己,就會對弱小一方扣動扳機,把對方整體毀滅。

對於人類社會,也有一部分人持相似觀點,認為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這條「黑暗叢林法則」一直存在。

但如果翻開人類歷史,會發現無數的反例與「黑暗叢林法則」唱對台戲,在此之外還有更高級的文明法則——講道理。

1919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塵埃落定之後,歐洲的舊秩序被打破,新秩序正在建立中,眾多小國粉墨登場,他們在巴黎和會上講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道理」,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間,而不是被大國簡單粗暴地「扣動扳機」。

另一方面,美國堅持反對殖民主義的外交傳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承諾民族自決。而世界大戰削弱了列強的實力,老牌大國即便想操縱格局,也是力不從心。由此一個相對文明的建立國際秩序的 「帝國主義分贓大會」在巴黎召開。

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文化牌

巴黎,1919,一個中年禿頂的猶太人給他妻子寫信:「昨天,2月27日,下午3點30分,在法國外交部召開了一次歷史性的會議。一個了不起的時刻,我一生中最輝煌勝利的時刻。」這個人叫查姆·魏茲曼,猶太人領袖,被稱為「充滿熱情的列寧」。他在那一天率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的最高會議,做了四十分鐘的發言。

在這個被稱為帝國主義分贓大會的巴黎和會上,小國並非毫無權利。美國總統威爾遜熱情地呼喚「沒有勝利的和平」,小國可以憑借民族自決的原則爭得一席之地。

魏茲曼領導的猶太復國主義團體便獲益良多,他在巴黎和會大打文化牌,魏茲曼告訴美國外交官尼克爾森,猶太人是「繼15世紀希臘人之後最有天賦的種族」,威爾遜也同情猶太復國主義:「我是牧師的兒子,應該使聖城回歸它的人民。」

擅長交際的魏茲曼克服了西方人的反猶情緒,他到處爭取大國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支持,估計下來與政客文官的會面大約有2000次。為幾十年後以色列建國奠定了充分的外交基礎,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魏茲曼成為首任總統。

波蘭和捷克是東歐地區的先進民族,由於被大國瓜分,這兩個民族不少人在同盟國軍中服役,但他們的獨立事業仍得到英法的認可。波蘭尤其得到法國人的支持,因為波蘭人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也得到自由派支持,因為波蘭有悠久的憲政傳統。

而捷克人是斯拉夫民族當中自治最好,教育程度最高的民族,其他斯拉夫人則染上了奧斯曼的腐敗、專制病症。這兩個國家獨立後,很快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個人魅力也是國家的名片

一些小國在戰爭中沒有加入協約國,也能在外交上成功。希臘是中立國,它的外交勝利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它有著和猶太人相當的文化軟實力,西方上流社會從小接受的是古典教育,學的是希臘語,對古希臘文化如數家珍。

另一個因素是它的首相維尼澤洛斯非常具有個人魅力。英國首相秘書弗朗西斯·史蒂文森稱他:「一個極為典型的希臘人,他的精神和外表融合了所有古典主義氣質。」在巴黎和會的餐桌上,維尼澤洛斯是無可爭議的主角,他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當游擊隊和土耳其人鬥智鬥勇的故事。

另外維尼澤洛斯也是國聯的熱情支持者,宣揚西方價值觀,反對德意志軍國主義,幫助協約國干涉蘇俄,不失時機地引用威爾遜原則爭取領土,獲得了東西色雷斯,在和會上希臘大獲全勝,維尼澤洛斯被認為是自伯裡克利之後希臘最偉大的政治家。

除了兩希文明之外,對西方文明影響最大的是羅馬。巴爾幹半島上的羅馬尼亞也大打文化牌,一直強調他們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然而羅馬尼亞在外交上真正拿得出手的不是軟實力,而是大美女,準確地說,是他們的女王,風情萬種的瑪利亞。勞合·喬治說她「非常調皮,但很聰明」,克雷孟梭也認為她很有趣。

在戰爭過程中,羅馬尼亞並不老實,它像個炒股者在觀望,英法佔上風的時候,加入協約國;協約國暫時失利時,它和德國簽訂和約;綽號「老虎」的克雷孟梭對此發怒後,國會重新向德國宣戰。在巴黎和會上,羅馬尼亞是所有戰勝國裡收穫最大的一個,人口和疆域擴大了一倍,羅馬尼亞能在外交上獲勝,除了女王的魅力,別無其他道理。

戰敗的小國不作不會死

即便是戰敗國,也能爭取寬大處理。奧匈帝國解體後,奧地利無疑是舊王朝的正統代表,成為協約國的懲罰對象。

但和德國相比,奧地利受到的處罰輕多了。總理倫納性格活潑,一表人才,他率領代表團到了巴黎後,發言權不多,但他們總會耐心等待,看書、打牌,而德國代表團則表現得冷峻無趣。

奧地利作出不會同德國合併的保證後,得到了寬大處理,分得一塊農田(在帝國時期原屬匈牙利,向維也納供應蔬菜和牛奶),成為唯一增加領土的戰敗國。和會結束兩年後,賠款委員會宣佈奧地利沒有任何償還能力。而在戰後美國的救濟名單上,奧地利是第四大受惠者。

保加利亞則受到嚴重的懲罰,它的外交失敗被歸咎於太作,其政客愚蠢到樂觀的地步。新選上來的政府宣稱「戰爭是一小撮被德國收買的政治家強加到頭上的」,並把開戰的老國王趕走,以為這樣就可以擺脫戰敗國的地位。

1918年,武器和食物缺乏迫使保加利亞成為第一個投降的同盟國。當政者並不把這當成不光彩的事,反而認為協約國應感謝保加利亞率先提出和平,還宣稱對鄰近兩個保加利亞人佔多數的地區擁有主權,這不就是擺明了作死嗎?

美國代表稱保加利亞是被寵壞的孩子。最終這個國家失去了十分之一的領土,賠款9000萬英鎊。但保加利亞的解決方案也很簡單——賴賬。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