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系列故事3
而立之年驀然回首,忽然發現自已是個性格外向,為人坦誠,遇事不氣餒,寧折腰不彎的人。之所以能這樣,我想,可能是由於母親的緣故吧。說起自己的父母,人們往往會用「慈母嚴父」來形容。可我的母親卻顯然不是一個溫柔的女人,而立之年驀然回首,忽然發現自已是個性格外向,為人坦誠,遇事不氣餒,寧折腰不彎的人。之所以能這樣,我想,可能是由於母親的緣故吧。
說起自己的父母,人們往往會用「慈母嚴父」來形容。可我的母親卻顯然不是一個溫柔的女人,甚至有點兒秋風掃落葉般的「冷酷無情」。我生下兒子後,母親大包小包地來看望我,邊為自己的外孫換洗尿布邊對我說:「其實,當時你那麼小的時候我是真的不該讓你睡冷被窩的……」據說,當時我才不足兩歲,在冰天雪地連窗紙都凍得吱吱直響的鄉下的冬天,我確實過得很不容易,甚至有點兒苦,但我知道,正是母親嚴厲的近乎冷酷的「捨得下,放得下」的對待,才早早成就了我獨立的人格和真誠的性格。更何況,母親其實真的很想摟我共睡一個被窩的,只不過因為有其不得已的苦——大我兩歲的姐姐正病得厲害。母親也其實是很想對我說抱歉的話的,但她卻一直說不出口。
有時候我想,也許是母親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緣故吧,雖然學了點兒文化(我的舅父是有名的私塾先生),雖然樣樣活兒都拿得起放得下,且精明過人,乾淨利落,但卻總脫不開村姑那潑辣、倔強卻又羞於表達感情的特點。在這點兒上,父親可謂是「苦大仇深」的受害者。在我的印象裡,除了大叫大嚷,極少見母親對父親軟語溫存過。而父親呢,不管母親怎麼狂風暴雨,怎樣雷霆萬鈞,卻照舊有條不紊、不緊不慢、從容不迫地幹著自己的活兒,倒是母親反會被自己政令不通、指揮不靈氣得眼淚汪汪。父親就會反過來安慰母親:「急什麼呢?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而母親只會更氣。她看不慣父親的怠慢勁兒。農村有句俗語曰:「活兒好的人脾氣大。」而母親的脾氣不但是大,簡直可說是暴躁,儘管道理比如「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她都懂,但她還是會忍不住地想,甚至於渴望一口就吃成個胖子。
儘管如此,母親在村中卻有著極好的口碑,尤其是孝敬老人。我的奶奶就是最終在我家過世的。眾人都說我的奶奶是被母親孝順死的,無病無恙,是真真正正的壽終正寢。確實這樣。我的老叔和至今健在的堂伯可以作證,我惟一的姑姑也是為此與我家一直保持著一種親密無間的關係。父親兄弟姐妹4個,除了最小的父親卻再無一人願意侍養我的奶奶,因我奶奶毛病太多:吸煙袋須得有人給她點著吸亮;一天泡三壺茶,沖茶須用剛煮沸的水,煮水須用鐵水壺;睡前須有人給暖熱被筒;年齡稍大未近花甲便足不出門,到了冬天更連大便也屙在炕邊一張草紙上……但母親不嫌,都一一給她照做了,甚至有時連奶奶的大便都是母親用手捧出去的——為了怕鐵掀弄不乾淨。於是奶奶哪裡也不去,一直呆在我家,直至去世。奶奶活了92歲,無疾而終,這在當時是很罕見的。
父親就很佩服母親這一點。有次跟父親閒談,談及母親,父親感慨地說,母親除了脾氣急躁點兒,實在是個大好人。我說難道你一點也不怪母親整日對你叫罵?父親歎口氣說,讓她叫罵吧,家裡這麼多孩子,可日子又這麼難,讓她好好發洩發洩吧!
母親來我家小祝一起逛街時,我又提起小時候常常聽到她大叫大嚷的事,並說,特別是對父親,你一點兒也不溫柔,母親竟立時羞紅了老臉,低下頭說,是啊,我那時怎麼會那樣凶?看到她一臉的真誠和少女般的羞澀,我忙說,其實你可真夠苦的,拉扯著我們7個,要贍養奶奶,自己又多箔…母親抬起了頭說,不苦,只是急,像別家那樣孩子不能全部養活下來那才是苦……
一層水霧剎時模糊了我的視線,我沒想到一個身子骨如此弱小的農家婦女會有這樣深刻的認識。
說實話,我一向感覺對母親並不如對父親那麼親近。父親隨和、沉穩,雖善言談,但面對著他,總會感覺父女之間有一種默契、一種無言的訴說在周圍緩緩流淌。而母親則不同,她外向、爽快,只會用外在的大嚷來表達她現時的好惡,但卻又最不善於用語言溝通、融洽母女之間的這種情感。我總認為父親是最瞭解我的,而我也最理解最愛父親。但母親那一絲慌亂和羞澀的舉動,讓我最終認識到了母親表裡不一致的內心的真誠;那對自己小小過失的坦然面對,又讓我意識到了母親一生為人毫不藏私的光明磊落。我覺得如同打開一扇關閉已久的窗,猛然走進了母親灑滿陽光的內心。我這才深知,我是母親的再生,我是母親的親親女兒,母親是我心中永遠的心燈,是我生命中誰人都替代不了的神明。我同母親之間沒有一絲一毫的隔膜與生分,我同母親才是最近最親的,無論是否意識到她的關懷,她都默默地深藏了我心之一隅,滿含微笑地注視著我,伴我走過人生的坎坎坷坷……
生而為人三十年,身為人母這麼久,才終於瞭解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我不由扼腕歎息,清淚漣漣……
(讀書人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