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儲存得當保證食品安全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烹飪、儲存得當保證食品安全

由於此季節氣溫升高,適合細菌生長繁殖,一旦食物儲存、加工不當,極易引起食物中毒。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副教授,何副教授說,夏天一定要注意食品儲藏,通過合適的烹調加工,可獲得安全的食品。??

食品的儲藏

何副教授說, 食品在儲藏過程中會伴隨著營養成分的降解、微生物的繁殖、有害成分的增加等過程。在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儲藏一些食品時,為減緩以上過程的發生,就要掌握一些儲藏方法。

儲藏生鮮肉不要超半年

生鮮肉營養豐富,微生物生長繁殖快,加上本身的酶,常溫下非常容易腐敗變質,因此需要低溫冷凍保存,儲存溫度一般以-10℃至-18℃為宜。肉品在家用冰箱中儲藏也會發生一些緩慢的變化,使肉品變劣,呈現所謂的橡皮肉,因此生鮮肉的儲藏期一般不應超過半年。

蔬菜水果吃時再洗

蔬菜在採摘後仍會發生呼吸代謝,出現營養成分的變化,加上微生物的作用,蔬菜中的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毒性物質,可造成血紅蛋白的帶氧能力下降,因此蔬菜最好不要存放過久。存放時,應在0℃至4℃的低溫下保存,以降低酶的活性,延緩蔬菜採摘後呼吸,同時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儲存蔬菜最好不要洗,因為清洗雖然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但仍會有相當的微生物殘留,而清洗會破壞蔬菜表面的蠟質,為微生物的入侵打開了方便之門。

水果的存放應對熱帶水果和溫帶水果區別對待,溫帶水果如蘋果、梨等可在冰箱中保存,但熱帶水果不能在冰箱中保存,以防發生凍傷,可在稍低於水果的生長溫度下儲藏。

剩飯剩菜分開儲藏

剩飯剩菜儲藏時,要將剩飯剩菜用保鮮膜封好後在冰箱中存放。冷藏時要注意生熟分開存放,在不能分開時,也要將熟食或剩飯剩菜放在上面,存放的順序從上到下依次為剩飯、剩素菜、葷菜、生菜。

食品的烹調加工

良好的烹調加工過程能有效控制甚至消除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保證食品的安全衛生;而不良的烹調操作,不僅不能降低食品的危害因素,甚至會成為食品污染的途徑,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增多,影響食品的安全質量。

洗菜視情況而定

關於蔬菜的洗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建議先洗滌後浸泡;一種是建議只洗滌,千萬不要浸泡。何教授認為這兩種說法並不矛盾,視不同的蔬菜而定。何教授說,在蔬菜的表面,有一層蠟質,可擋住農藥向相蔬菜內部滲透,不同蔬菜蠟質層不同,且果類蔬菜蠟質層厚且完整;葉菜類蔬菜蠟質層薄且不完整。因此,茄果類蔬菜的農藥殘留外部多於內部,這類蔬菜能去皮的去皮,不能去皮的洗淨即可,不能浸泡;而葉菜類蔬菜的農藥殘留多在蔬菜的內部,可採用清水洗滌浸泡的方法。

先勾芡再熱炒不正確

我們有很多的烹調習慣並不科學,典型的錯誤做法是將肉用澱粉勾芡後再用熱油炒,這樣,高溫下肉中的氨基酸和澱粉發生糖胺反應,生成焦糖色素,所以炒糊的飯菜往往呈褐色。伴隨焦糖色素的產生,還會產生一種有害成分4-甲基咪唑。此外,糖胺反應除生成色素外,還會生成一種致癌物——雜環胺,如果勾芡的同時再加味精,則更容易生成雜環胺。因此,應避免用澱粉勾芡炒肉,同時火不可過大,防止炒糊。

煮熟煮透才能吃

有些食品中含有天然毒物,須經特殊處理才可食用,常見的有扁豆、大豆、土豆等。扁豆中的有毒成分為植物凝集素、皂素,可引起胃腸道不適、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加熱可將其破壞,因此,食用扁豆要徹底加熱到變色後方可食用;大豆中的有害成分為胰蛋白酶抑制劑,可移行到豆漿中,因此豆漿如果未加熱熟透,可發生腹脹、腹瀉等症狀;土豆的有害物質為龍葵鹼,加熱也不能將之破壞,因此食用前最好去皮,剔掉芽眼,特別是發綠的皮一定要去除。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