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安慰別人和需要別人安慰的時候。安慰,是感情的贈予,是溝通心靈的橋樑,是醫治心病的良藥。
恰到好處的安慰,能喚醒癡迷者灰暗的心靈,能點燃失望者希望的燈心。大千世界,人與人交往,不僅為了取得知識的互補,而且也是為了讓彼此感受到一種兄弟姐妹般的溫情。而當一個人在情緒上、心境上處於低谷的時候,採用適時適宜的安慰方法,無疑是雪中送炭。
對安慰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把握安慰的藝術。有位年輕的大學生,花了很長時間琢磨一項技術革新項目,結果人熬瘦了,事情卻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暫時沒有成功。他看著台上一大堆零件,不由自主歎息起來,不免有些懊喪。這時一位同事走過來,拍拍他的肩膀說:"看你頭髮都脫落了許多,何必呢?算了吧,還是回去休息休息。"這番話說得年輕人更加憂愁。這種損傷自尊心、打退堂鼓式的安慰像一盆冷水,給人的不是支持、溫暖和鼓勵,而是打擊和冷漠。顯然,安慰的話有時說得不恰當,不僅起不了勸慰作用,相反會使對方更加消沉。
安慰,從類型上分,基本有兩種:一種是禮節性安慰;另一種是實質性安慰。前者帶有較重的感情色彩,後者則有較多的實際內容。
禮節性安慰,廣泛用於生人之間或不甚熟識的人之間,是人際交往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比如探視不大熟識的病人,主要出於禮儀,安慰語一般都較為客套和淺表;參加他人的追悼儀式,安慰語大都簡短和樸素;還有,單位裡同事不慎丟了錢包,出於同情,自然會勸慰幾句。這種禮節性的安慰,寥寥數語,但對對方寬慰不小,有些哀愁由此可以得到緩解。然而,這種安慰深度不大。
要使安慰成為一種啟迪,使之具有一種感召的魅力,撥動被安慰者的心弦,那麼實質性安慰就更加需要了。所謂實質性安慰,就是把注重感情的安慰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它不僅是一般的同情和道義上的善意,而且是事實上的指點和理論上的啟迪,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實踐意義。這種安慰在熟人、親戚、朋友之間經常採用。
那麼,怎樣使實質性安慰產生較好的效果呢?
首先,應確切地弄清楚被安慰者的心理狀況--憂在何處,煩從何來,這是至關重要的。客套話固然可以充當安慰語,但往往沒有實質性的效果。比如,一位大齡小伙子,在戀愛上很不順利,由此他產生了"沒一個姑娘是好人"的絕對化念頭,內心一時極度痛苦,準備這輩子不結婚了。如果安慰者說:"朋友,何愁未來無知己,積極尋找吧!"這雖然是在安慰,但沒有說到問題的實處,因此無法解開對方心裡的"結"。假如是一位善於安慰者,或許應該幫他一起分析戀愛前後的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開導,這恐怕比輕描淡寫說兩句更有價值。能夠說到對方心坎裡的安慰話,才是最實際、最有啟迪意義的。
其次,精心琢磨被安慰者易於接受的勸慰方式。從被安慰者的心理出發,選擇合適的安慰方式,也是使安慰產生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比如,書信式的安慰比較適合於喜歡獨自思考、愛好清靜的人。人在感情起伏過大的情況下,通過書信勸慰有時比口頭勸慰更有效,因為書信發生效力的時間長,引起深思的觸點多。一封飽含感情、貼切、滲透哲理的勸慰信常常能使被安慰者從自我困擾中解脫出來。以禮物為形式的安慰能使被安慰者見物思人,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當知己送來平日喜好的禮物時,安慰感便會油然而生,心境豁然開朗。一盒磁帶、一盆青松、一幅圖畫,禮物雖小,但寓意深刻。這種借物寓情的安慰往往會產生微妙的作用,使對方瞭解安慰者真摯的情感和獨到的匠心,產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意境。閒逛式的安慰對需要放鬆心境、轉移情緒、一吐為快的人較為適用。有的人一怒之下大發脾氣,或者獨自傷神。這時陪他到外面走走,邊走邊說,邊逛邊聊,或許能宣洩其激憤或鬱悶的情緒,減輕心理負荷,從而達到新的心理平衡。無聲式的安慰對互相熟悉、互相需要撫慰的人有特定的作用。人是有感情的,在一定時候和特殊場合下,用動作、眼神表示安慰有時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達到獨特的安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