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面對社會的劇烈競爭和殘酷傾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裝嫩」,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到孩子的世界。但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這種心理的極端形式被稱為「彼得·潘綜合征」,被定性為一種心理疾玻
在幾年的努力歸於失敗後,27歲的馬塞拉決定同她30歲的丈夫愛德華多離婚。愛德華多是一家私立大學的教師,夫妻間的矛盾在婚後不久便產生了。馬塞拉覺得丈夫胸無大志、唯唯諾諾,她忿忿地說:「他整天嬉皮笑臉,在學術上和工作上一點沒有進取心。」
婚後丈夫的許多行為讓馬塞拉頗為不解。愛德華多喜歡收藏電動小火車、遙控汽車之類的玩具,理由是等孩子們長大後能讓給他們玩,而實際上愛德華多要比孩子們更喜歡玩這些玩具。愛德華多的愛好還不止這些,他把大部分的閒暇時光都花在了玩電子遊戲上,而且每次出門上班前都會把遊戲機藏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理由是「孩子們會把它摔壞」。
愛德華多是個「彼得·潘」
馬塞拉責令丈夫去看醫生。醫生經過檢查後只發現愛德華多有些偏胖,那是因為他經常坐在電視機前吃油炸食品、冷飲和各種零食的緣故,而此外也找不出他這些怪癖的根源所在。
馬塞拉對丈夫的孩子脾氣感到絕望了,求助於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告訴她,愛德華多的症狀是不折不扣的「彼得·潘綜合征」。患「彼得·潘綜合征」的人雖然在生理年齡上已進入成年,但在心理上還不能與之相適應。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像孩子,總是在逃避責任、逃避生活、逃避愛情,一般年齡不小了還同父母住在一塊,不去考慮長遠的事請。
說起「彼得·潘綜合征」就不得不提到長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誕生於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裡筆下,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彼得·潘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但這畢竟只能出現在童話中,不能為現實所接受。「彼得·潘綜合征」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
1966年,精神病學家埃裡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難群體的概念。1983年美國心理學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這一群體:「這類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這些彼得·潘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因此他們的行為同年齡很不相稱,大多數情況下這無傷大雅,但總有一天,等他們突然明白生活原來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稱心如意時,已經太晚了。
「永無鄉里」的生活
青年人患「彼得·潘綜合征」的幾率比較大,當然也有40歲以上的患者。一般來說,患者的配偶和周圍朋友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症狀,但他們往往不願承認。
馬塞拉的丈夫愛德華多就是一個典型的「彼得·潘綜合征」病人。作為家中獨子,愛德華多同母親的關係異常親密,兩人每天都要在一起吃飯。愛德華多和母親過於親密的關係也是馬塞拉提出離婚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為照顧孩子,馬塞拉先前辭掉了工作專心呆在家裡,又當爹又當媽。而更令她煩惱的是,她還必須同婆婆爭奪愛德華多的注意力,這使她心理不堪重負。
現在,馬塞拉同兩個孩子生活在一起,而愛德華多則又搬回去同母親一起祝就算是家庭破裂也沒能讓愛德華多變得成熟一點。
墨西哥的薩林·帕斯誇爾醫生說:「在墨西哥,幾代人同堂是傳統習俗,兒子結婚後就把新娘接回家來同父母一起住,有的父母對年輕人事事縱容,這對年輕一代產生了危害。有的老父母不去積極幫助兒子成為自立的男子漢,而是縱容他成天在家裡看電視或找朋友玩。」這位專家指出,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非常依賴別人,習慣於讓別人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希望別人能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同時又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而又自戀——他們很有可能成為現實中的彼得·潘。
薩林-帕斯誇爾醫生表示,「彼得·潘綜合征」是由家庭教育環境造成的。他說:「家長們總認為,兒童時期是一生當中最好的時光,應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讓他們肩負起責任。家長的這種想法會給孩子造成錯覺,以為生活永遠只是由玩具、零食和遊樂場組成的。」
最佳療法:直面現實
患有「彼得·潘綜合征」的人往往一生碌碌無為,他們的症狀不但會像本文開頭描寫的主人公一樣導致家庭破裂,也容易使自己為在失落中獲得暫時的滿足而沉溺於酒精和藥物。
墨西哥心理治療協會主任羅伯托·圖魯比亞德斯則告誡說,「彼得·潘綜合征」會對患者的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他說:「因為處理感情問題尚不成熟加上不能持之以恆,所以他們不太會有固定的人生伴侶。就算確定了正式的戀愛關係,對方也會拿他們當孩子看待。」他認為這種病症難以用藥物治癒,唯一的辦法是接受心理理療。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患者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和人生觀不是單靠家人說教就能改變的,只有交由精神病專家來引導。
專家們一致表示,幫助患者擺脫「彼得·潘綜合征」的最好辦法是迫使他面對現實,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告訴他:「沒人有義務承擔你所應擔負的責任;你要是不去銀行交費,沒人會幫你交;你睡著了,沒人會把你叫醒……」剛開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況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