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一種由水、無機化合物、可溶解氣體、大小不同的有機化合物以及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高分子組成的複雜液體,其中還懸浮著大量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正因為血液構成成分的複雜性,才使其具有與一般液體所不同的流動性及粘稠度。
那麼影響血液流動性和粘稠度的因素有哪些呢?1、血液的粘稠度首先與血液的有形成分,主要是於紅細胞的數量有密切的關係,紅細胞的數量越多,血液粘稠度越高。2、紅細胞的變形能力越弱,血液粘稠度越稠。3、血漿或血清作為紅細胞的懸浮介質,亦具有一定的粘稠度,這種粘稠度首先取決於其中含有的蛋白質、脂類和糖類。4、纖維蛋白質的含量,它是影響血漿或血清粘稠度的主要成分。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血液粘稠度的形成以及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占主導作用,其中含有的脂質對血液粘稠度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了。因此過分強調用少吃肥肉、多吃素食的辦法去降低血液粘稠度,會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一些"富貴病"便應運而生,因此不少人乾脆與脂肪絕"緣",專門吃素食,這樣做也是非常有害的。殊不知過度江底膽固醇,也會使人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增加。
低膽固醇易發生腦中風的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據推測,低膽固醇能使細胞的脆性增加,導致細胞變形能力下降,使血液粘稠度增高。需要強調的是:不同季節、時間及氣候因素都能影響血液粘稠度。一般地說,血液粘稠度在冬季相對較低,夏季相對較高。在一天之內,清晨和上午血液粘稠度較高,下午和傍晚較低,尤其在悶熱或下雨氣壓較低時,血液粘稠度明顯增高,應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要提醒的是已患高粘脂血症的人,一旦出現腹瀉症狀,由於過度脫水將使血液變得更加粘稠,必須及早補充水分,否則容易導致心腦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