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條微博, 是經緯創投的合夥人張穎寫的。
“近日整理材料時想起三年前見的一個團隊,感觸頗深。 兩創始人因理念不合分頭創業,一人讓我印象極其深刻,想法多,思路清晰,靈感四射,市場分析也很到位,但聽說三年了他仍處在尋找完美切入點的探索期(吐槽下,這就是我上一篇講的工具綜合症患者吧);另一人淳樸厚道,想法樸實,打法簡單,一根筋,快刀斬亂麻,心無雜念,最近聽說他新公司已小有所成。 ”
張穎的感慨也是我的感慨,其實不單單創業是這樣,在很多地方,聰明人都不容易成功。
從學校到工作,從這個公司到那個公司,剛開始讓我心折的都是那些所謂的聰明人。思維活躍,指點江山,分析公司內部管理的各種問題,總是頭頭是道。怎麼改革,怎麼變化,似乎也瞭然於心,而且社交面都極廣三教九流,無人不識。 而剛開始讓我不怎麼注意(甚至不怎麼看得起的),總是那種在大家聊天的時候,幾乎都插不上話的人,興趣愛好貧乏,幹活的時候,總是花死功夫,用死腦筋,總不知“變通”兩字。
但是奇怪的是,隨著時間過去,在工作和事業上有一點成就的,通常都是後者。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聰明人因為太“聰明”,所以總是趨利避害,危險的事情不肯做,困難的問題不肯想。 又因為太“聰明”,知道哪裡是有利益的地方,哪些是容易的方法。
但是,世界上聰明的人那麼多,有利益的地方早被瓜分完畢,容易去的地方早就擠滿了人,而且山外有山,樓外有樓,聰明還有更聰明,因此,聰明人總是只能偶爾佔到一點小便宜。
但是肯花死功夫的“笨人”就不一樣。 路牌上明明寫著“此路不通”啊, 可是因為他太死腦筋,所以就走了下去,遇見陡峭的山就爬過去,遇見危險的瀑布就鑽過去,結果反而找到更為美妙的風景。
講一個我身邊的小故事。我有一個朋友,稱他Z先生,他的公司創業之初,找了朋友A, 和朋友B。 A真正是八面玲瓏,能力非常出眾,一見面就給朋友的公司指出了各種不足之初,並給予各種建議ABCDEF,朋友大喜啊,說要不你來一起幹吧,薪水和股份都好商量。 結果聰明人A,回去想了一下,提出條件如下,首先他絕不離開現在的工作,因為創業公司太小的,太危險,沒有保障。其次他要兼職的薪水多少多少,最後還要一個比例很高的股份。 朋友畢竟是創業之初,雖然愛惜人才,奈何朋友A既不能全心全意投入,提出的條件也太離譜得高,只能忍痛割愛。
後來有機會又找到朋友B, B是一個死腦筋的人,話很少,只知道埋頭幹活。只要交給他的任務,絕對120個放心。 不過他對公司未來規劃沒有什麼太大的想法,只是覺得做的事還有趣,讓Z先生問他條件的時候, 他也都說無所謂,“只要夠過日子就好了”。
3年之後,Z先生的公司發展迅猛, 他的朋友B已經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獨當一面。 薪水不說,還擁有公司部分的股份。 他的朋友A呢,還在原來那個公司幹著, 偶爾也還給Z先生出出建議ABCD。
我一直在想,如果當年Z先生找的是我,我是會比較像A,還是B ?結論是, 早幾年我肯定是A先生, 會計較得失,會要求很多,會做一個“聰明人”應該有的判斷。 但是這幾年我開始慢慢往B先生發展,前提是那確實是我衷心想做的,有興趣的事情。
我當年狂迷士兵突擊, 寫過一篇影評叫 “沒有一個女人會愛上許三多吧?”,裡面這段話,就是我的衷心感慨
但是,沒有一個女人會愛上許三多吧?
我們不說他天資笨,容貌臭,死騾子臭脾氣。就說這非凡的刻苦,在一般人眼中,那也是不值得欽佩的,人人所嚮往的,便是已經功成名就的輕鬆,那種日復一日的重複,即便有了成功的可能,甚至成功的結果,也是不用欽佩的。 世人不會羨慕每天辛苦攢200到百萬富翁的人,世人只會欽佩一日彩票中獎,一夕變為百萬富翁的人。
我們都喜歡那種聰明人 -- -輕鬆可以得到一切,但是請記住, 聰明人不容易成功。
6.8 PS:既然大家都不斷歪樓, 我就改成一個簡單的邏輯吧。 如果你身邊有Z先生,你會變成A先生還是B先生? -- -- - 說真的, 如果Z先生是個騙子,或者最後不成功, B先生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