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了一個全新的截體,文化不再是地理區域文化的代名詞,中國文化也將面臨新一輪的衝擊,而這衝突是有益的,它將影響中國文化、經濟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網的建設和運行,可以溝通全球電子信息軌道,便於實現全球信息服務一體化。
單從經濟發展來看,信息已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生產和生活的一種最寶貴的戰略資源,它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直觀的,可觀的,巨大的。人們利用發達的信息網絡收集、存儲、檢索、處理、分析、提煉、加工、運用各種市場信息,針對此信息作出正確對策。商人們開發市嘗調控市嘗使之良性運轉,這背後少不了信息技術的作用。
它和交通網絡一樣,是城市經濟文化的又一個重要的生命線。
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生機勃勃的發展,文化也在發生改變,變得較為依賴於信息技術。比如,塗鴉文化,或則是休閒文化,原來在信息技術還不普及時,這些文化只限於區域,分佈還不太廣泛,自從網絡出現後,這種只合適年輕人的文化在網絡上迅速氾濫,很受年輕人歡迎,QQ、MUN的成功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網絡信息技術使各地的文化地域模糊了,區域擴大了,擴大到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更頻繁、密切,從而加速了文化的發展。
信息技術帶動了地域和全球經濟的發展,經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從而也間接直接影響了文化,三者是互相制約的,間接或直接地帶動全球文明的不平衡、不穩定、不勻速但有益的發展。
信息技術所創造的網絡空間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但它同時也十分脆弱,整個網絡信息系統是極度開放的,正是這種開放,開放意味著極容易被攻擊,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倚,在產生經濟效益同時,也產生了網絡犯罪。
比如有人利用電子病毒攻擊控制電子系統,利用操作系統的漏洞,操控股市,賺取暴利等等,美國有兩中學生,竟利用系統漏洞進入美國國防系統,而且深入到什麼程度呢?竟涉及國家機密只是一步之遙!可見,互聯網是多麼的脆弱!這樣的攻擊,也會給國家的經濟文化生產生產發展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要大力發展反監控、反入侵、反病毒、殺毒滅毒等電子信息技術,建立有關網絡安全、打擊網絡犯罪的法規,以保證國家的穩定和安全的可持續發展。
我認為文化和經濟也不能過分的依賴電子技術,適當地保持自身獨立性,保持距離,對於國家還是有益的。
(只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