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藝術: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簡介及其代表作品

巴洛克藝術: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簡介及其代表作品

巴洛克藝術

巴洛克藝術: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簡介及其代表作品

「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間在歐洲盛行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產生在反宗教改革時期的意大利,發展於歐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區,以後隨著天主教的傳播,其影響遠及拉美和亞洲國家。巴洛克作為一種在時間、空間上影響都頗為深遠的藝術風格,其興起與當時的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繫。巴洛克藝術還代表了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內涵也極為複雜。但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注重強烈情感的表現,氣氛熱烈緊張,具有刺人耳目、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於德國圖林根州的埃森納赫,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鍵盤演奏家。

1700年,赴呂內堡,進入米歇爾學校唱詩班學習。1703年至1707年,先後在阿恩施塔特和米爾豪森任職。1708年,到魏瑪任宮廷教堂管風琴師;在職的9年期間,創作了大量的管風琴曲與康塔塔,並鑽研法國古鋼琴音樂與意大利絃樂作品。

1717年,轉而受聘於科騰,在列奧波德親王府邸擔任宮廷樂長和鍵盤演奏家;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的世俗器樂作品,如小提琴協奏曲、各類奏鳴曲、組曲、創意曲、《勃蘭登堡協奏曲》,以及《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集。

1723年,赴萊比錫,在該城工作的27年時間裡,任聖托馬斯教堂合唱指揮和音樂總監等職;在此期間,創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樂作品,包括《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康塔塔、經文歌、聖母頌歌等。1749年,視力減退,後雙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萊比錫逝世,享年65歲。

巴赫的音樂作品體裁豐富,其聲樂作品以宗教音樂為主,器樂作品則涵蓋獨奏曲、協奏曲、管絃樂合奏曲、重奏曲在內的各類體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故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早年經歷

1685年3月31日,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於德國圖林根州埃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他是約翰·安布羅西烏斯·巴赫與瑪麗亞·伊麗莎白·巴赫的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孩子。1693年,就讀於埃森納赫拉丁語學校,並參加學校唱詩班接受歌唱訓練。

1694年5月1日,巴赫的母親去世,終年50歲。1695年2月20日,巴赫的父親去世,享年49歲;同年,因父母離世,巴赫與其兄約翰·雅各布前往奧爾德魯夫,加入了長兄——管風琴師約翰·克裡斯多夫的家庭。

在此期間,長兄教授了弟弟管風琴的演奏技能和一些作曲基礎理論,在其培養下,巴赫的音樂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1695年至1700年,進入奧爾德魯夫學園學習,從三等班讀到一等班。

1700年3月15日,離開奧爾德魯夫,進入米歇爾學校唱詩班學習。1702年4月,從米歇爾學校畢業,返回圖林根地區;7月,申請贊格豪森聖雅各比教堂的市鎮管風琴職位,因公爵的干預,此職位被讓予他人;同年,多次徒步前往漢堡聆聽賴因肯的管風琴演奏,並前往策勒聆聽法國風格的室內樂演奏。

1703年,在薩克森·魏瑪的約翰·恩斯特公爵處擔任音樂僕人;7月,在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測試管風琴。

個人生活

家族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成長於一個龐大的音樂家族。巴赫家族從16世紀開始居住在德國邁森-圖林根-薩克森地區;自16-18世紀,有53個姓巴赫的任管風琴師、唱詩班領班或市鎮樂師。

巴赫共有20個子女,有10個長大成人,5個成長為專業作曲家。其中包括:「倫敦巴赫」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柏林巴赫」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以及「比克堡巴赫」約翰·克裡斯托弗·弗裡德裡希等。此外,巴赫曾自製家譜《愛好音樂的巴赫家族的起源》,保存在他的孫女安娜·卡羅利娜·菲利皮娜手裡。

婚姻

巴赫一生結過兩次婚。1707年10月7日,他與瑪麗亞·巴巴拉在離阿恩施塔特不足一公里的小村莊杜倫舉行了婚禮。1720年,瑪麗亞去世,終年36歲;她為巴赫生下了七個孩子。

瑪麗亞去世的一年半以後,巴赫迎娶了第二位妻子,即科騰的宮廷歌手安娜·瑪格達林娜,她比巴赫小21歲。在兩人的28年生活中,安娜·瑪格達林娜和巴赫一共生育了13個孩子。到了晚年,巴赫雙目失明時,也得到了安娜·瑪格達林娜的照顧。1760年,安娜·瑪格達林娜去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巴洛克藝術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