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戰爭的歷史評價:歷史上第一場“世界大戰”
七年戰爭是法國革命戰爭前歐洲各主要國家都相繼捲入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由於戰場範圍廣,有人稱之為「世界戰爭」。在遠東,俄國為了保證後方安全,於1755年唆使准格爾汗王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一系列戰爭直到1760年才結束,牽制了乾隆帝的大部分兵力,因此中國清朝也間接地參與了戰爭。這次戰爭最大的贏家是英國。這是多種因素決定的。首先,英國是世界上第二個經歷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比較徹底地摧毀了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封建勢力。七年戰爭前夕,它正處於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世界第一次產業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加產業革命,促使英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獲得長足的進展,這是它克敵制勝的物質基礎。
與此同時,以老威廉·皮特為核心(戰爭爆發時任陸軍大臣,1756年起組閣)的英國統治集團的戰略指導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皮特力主以金錢收買歐洲大陸上新興的軍事強國普魯士為英國打仗,牽制法國的兵力,以便英國發揮其海軍優勢爭奪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按此方針,英國盡可能避免直接捲入歐洲大陸上的地面作戰,僅對法國沿海要地實施襲擾或封鎖,間接配合普軍的行動。英國本身有利的島國地位保證了它的本土不易遭受對方襲擊。
皮特推行的這一套政策實際上是英國的傳統國策。正如後來俾斯麥所指出的:「英國的政策從來就在於在歐洲尋找肯用自己的身軀維護英國利益的傻瓜。」他指的是僱用「朋友」並唆使它們同英國的主要敵人為敵的政策。七年戰爭時英國的實踐是這種傳統政策最典型的表現。
七年戰爭是聯盟戰爭。一切聯盟戰爭都要求盟國之間協調一致,共同對敵。而七年戰爭的兩大集團內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戰略上的分歧,尤以法奧俄集團更為嚴重。這個集團的各成員國不僅戰略目標各異,形不成合力,而且互相拆台,使它們雄厚的戰爭潛力得不到應有的發揮,結果授敵以可乘之隙,犯了聯盟戰爭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