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軍官對日軍的評價:與德軍水平相差20年
現在很多抗日神劇都在吹噓日軍有多麼的強大,把日軍吹的甚至超過了德軍的水平,當然這是為了襯托我們更加強大。但在真實的戰場上,日本陸軍的戰鬥力也就欺負一下中國。如果把日本陸軍放在歐洲戰場,它會被各大國暴打。日本曾經與蘇聯爆發過一次衝突,但是此戰最終讓日本付出了5萬人的代價。
一、日本一心要建立所謂的大日本帝國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而且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所以日本一直渴望對外擴張。在古代歷史上,日本與亞洲的老大中國幾次發生戰爭,一再被中國暴打。但是西方開始影響亞洲以後,日本的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明治天皇統治的後期,他一心要建立一個包括俄國遠東、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大日本帝國。日本為此先後發動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打敗了滿清王朝和沙俄,從而確立了日本在亞洲的地位。20年代,日本發生了關東大地震,340萬人受災。1929年的經濟危機更是沉重打擊了日本,日本迫切需要轉架經濟危機。1931年9月18日,2萬餘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坐擁38萬東北軍(關內20萬,關外18萬)的張學良恭恭敬敬的讓出了東北。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截止1938年年底,日本已經佔領了中國大片的國土。但是自從武漢會戰以後,日本再也無力在中國戰場發動大規模的攻勢,抗戰進圖了相持階段。此時日本軍隊按捺不住自己進一步膨脹的野心,它們試圖染指北方的蘇聯。當時的蘇聯正處於內亂之中,斯大林正在瘋狂的屠殺自己的將軍們。蘇聯新上任的指揮官除了會喊:「斯大林萬歲」之外,幾乎什麼也不會。此時西方的納粹德國已經準備發動戰爭,不過此時它向看看蘇聯的虛實。恰巧日本這麼不長眼,也準備摸摸蘇聯的底,它準備進攻蘇聯遠東地區。但是首先需要進行試探,1939年5月,日軍和蘇軍發生了衝突,從而引發了諾門坎之戰。
二、12萬日軍與8萬蘇軍展開了廝殺
當時的蘇聯確實十分虛弱,從此後爆發的蘇芬戰爭就可以看出端倪。但是蘇聯統帥部還不算傻,他們看出來日本的企圖。如果此次蘇聯不能打疼日本,那日本很有可能全面進攻蘇聯。蘇聯抽調精銳力量組建了第一集團軍,並且任命唯一拿得出手的名將朱可夫指揮作戰。日本方面出動了4個主力師團,其中有最著名的第5師團。這支部隊曾經與中國關係很大,平型關大捷、台兒莊戰役以及後來的血戰崑崙關都與它有關。蘇聯和日本都相當重視這次戰役,這次戰役關乎著兩國為了戰略決策的走向。戰役爆發的初期,兩國的空軍進行了廝殺。經過3天的較量,日軍敗下陣來,蘇軍控制了戰場的制空權。這對蘇軍來說至關重要,在此之後,日本只能依靠人數優勢硬扛著。
這年8月下旬,蘇軍與日軍展開了最後的決戰。日軍集結了8萬多的兵力向蘇軍發起了進攻,但是被蘇軍夾擊,最後兩個師團被蘇軍包圍。這兩個師團試圖突圍,但最終幾乎被蘇軍全殲。此戰日軍傷亡5萬多人,被包圍的兩個師團僅僅突圍出去了400多人。日軍士兵在戰鬥素質和軍隊指揮上明顯高於蘇軍,但是武器裝備太差。日軍坦克對蘇聯坦克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脅,日軍騎兵聯隊還真的出現了集體砍蘇聯坦克的奇觀。不過此戰蘇軍也是慘勝,蘇軍陣亡8000餘人,負傷16000多人。戰場指揮官朱可夫在評價這場戰役是說:「士兵和基層指揮員還是相當英勇的,但是那些喊著金鑰匙的中高級指揮員的表現,無能到讓我無奈的地步。」這也是蘇軍為什麼在武器佔有絕對優勢下,還出現那麼大傷亡的原因。
三、日本北進戰略失敗,日本海軍開始南下
蘇聯與日本鏖戰期間,作為第三方的德國派出了觀察團觀摩戰役的經過。在戰役結束以後,德國軍官團對日軍武器的評價是:「還處於1920年的水平。」當時日本陸軍也就欺負一下中國,在歐洲戰場,它連二流都算不上。通過這次戰役,德軍也觀察到了蘇軍的不足,在針對蘇聯的軍事行動中,這些因素都被考慮在內。而日本方面卻犯下了致命的錯誤,日本的海陸軍一直存在矛盾。在日本陸軍碰了一鼻子灰以後,日本海軍得意洋洋的看笑話。在他們看來南下進攻東南亞,獲得日本急需的戰爭資源才是最好的選擇。為此,日本招惹了最不該招惹的國家,日本海軍發動了珍珠港事件,這最終把美國拉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