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為何一生沒有結婚?關於牛頓的愛情故事介紹!
牛頓為何一生沒有結婚?關於牛頓的愛情故事介紹!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西方世界當中,歷史上有很多的科學家或是名人一生都沒有結過婚。就比如說笛卡爾、萊布尼茨、諾貝爾、米開朗基羅、貝多芬等等。不過這種現象對於西方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情。牛頓就是西方沒有結婚的人裡面最為著名,最能流傳千古的一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牛頓偉大的一生和他曲折的愛情故事。
1643年,在這個時期東方的中國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崛起了,明朝的滅亡已經是遲早的事。
1月4日,在西方英國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有個嬰兒呱呱墜地了。這個嬰兒就是牛頓。
因為牛頓是早產,剛出生的他非常瘦小,他的母親漢娜·艾斯庫曾說過,牛頓剛出生時小得可以把他裝進一夸脫的馬克杯中。
剛出生的牛頓命運是悲慘的
在他出生三個月之前,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因為早產,剛出生的牛頓眼看就要死了。他的母親曾在困苦中向神禱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
牛頓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改嫁了,把牛頓交給了他的奶奶扶養,他的繼父巴納巴斯·史密斯是個牧師。
年幼的牛頓因為母親改嫁的事,對母親和繼父都有一些敵意。牛頓曾寫下:「威脅我的繼父與生母,要把他們連同房子一齊燒掉。」
面對悲慘的命運,牛頓不知該何去何從。他一度在年輕時的日記裡寫道,「我以後將何去何從?我應該結束這一切。我只能流淚,卻不知道要做什麼。」
雖然牛頓的命運比較悲慘,但是幸運的是。牛頓的繼父很愛他,他的繼父和舅父是牧師,外祖母和母親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們希望牛頓長大能夠做牧師。就送牛頓去上學了。
1648年,牛頓就上學讀書了。雖然年少的牛頓不是天資聰穎,也不是什麼神童。但是牛頓喜歡讀書,還喜歡動手製作一些小玩意,如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
牛頓動手製作了一個磨坊,他用一個小老鼠當作動力,磨盤就轉動了。有個同學就問他:「這個磨盤為什麼轉動嗎?」牛頓回答不上來。
這個同學就把磨坊摔在了地上,說:「連道理都不知道,做出來有什麼用。」牛頓非常生氣:「我以後一定要弄懂。」
後來由於生活困難,牛頓輟學了。然而輟學的牛頓仍舊手不釋卷。在幹農活的時候還在讀書。有一次,牛頓的舅父就看到牛頓伸著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鑽研一個數學問題。
他的舅父認為牛頓是個可造之才,於是勸說牛頓的母親讓牛頓上學。在舅父的勸說下,牛頓又可以上學了。
1654年,12歲牛頓進了九龍的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這個學校裡家有十幾公里遠。因此牛頓寄宿在當地的藥劑師威廉·克拉克家中。
在中學讀書期間,牛頓散發了他的激情,他遇到了他的初戀和未婚妻安妮·斯托勒。
安妮正是藥劑師威廉的繼女,當時牛頓寄宿在安妮家裡,直到18歲畢業。畢業安妮是金髮碧眼,亭亭玉立,牛頓玉樹臨風具有英倫紳士風度。兩個人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後來互生情愫,互相愛慕。
牛頓在金格斯皇家中學學習刻苦,非常用功,成為了該校最出色的學生。他在18歲時完成了中學的學業,並得到了一份完美的畢業報告。
牛頓少年時代在一首詩裡表白自己的遠大抱負:
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視它如同腳下的塵土,
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場空虛;
可是現在我愉快地歡迎頂荊棘冠冕,
儘管刺得人痛,但味道主要的是甜;
我看見光榮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現,
它充滿幸福,永恆無邊。
1661年6月3日,他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牛頓要與他的女神分別了。為了安妮,也為了愛情,牛頓在去劍橋求學前與安妮訂婚了。
牛頓這一去就是四年。在劍橋牛頓不僅喜歡天文學,還喜歡數學。他非常喜歡閱讀歐幾里得、笛卡爾、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等等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的著作。
他一下子沉迷到對科學的探索和學習中,忘卻了一切,甚至把未婚妻安妮也拋諸腦後了。
1665年,牛頓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
在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然而倫敦爆發了瘟疫,牛頓不得不到鄉下的家鄉躲避,繼續科學研究。
牛頓沒有忘記未婚妻安妮,就去找她了。可是牛頓一去劍橋就是四年,在這期間,杳無音信。安妮非常傷心,嫁給了別人。這是牛頓最為難忘的記憶。
牛頓並沒有失去理智和信心,至此投入到了科學探索當中。
一天,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乘涼,在思考問題。這時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光的一聲就砸到了牛頓的腦袋上。牛頓被砸醒了,突然思考到蘋果為什麼只掉到地上,而不是天上呢?
這一思考,牛頓就有了新發現,就是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也就是牛頓三大定律。
在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住在了舅父家中,牛頓遇到了美麗、聰明、好學、富有思想的表妹,牛頓喜歡即興發表長篇講話,他的講話內容又多是他正在學習和研究的問題。
表妹很喜歡這個學識淵博、卓見非凡的大學生。表妹雖聽不懂,但她還是耐心地聽,似乎覺得很有趣。
牛頓一下子感覺遇到了知音,就愛上了表妹。牛頓在心裡想:「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子,對於我所講的覺得這樣有味,我一定很不錯。當然,她的腦筋一定也很好,是個不平凡的女子。如果能得到她的幫助,解決我的許多困難問題,與我共同工作,那該多好啊!」
但是牛頓生性靦腆,並未及時向表妹表白心中的愛情。牛頓從此終生不娶。
1669年,牛頓被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這時的牛頓畢竟是個年輕人,還有一顆浪漫的心。有大量的追求者。有人為他介紹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
見面後,他向年輕姑娘求婚。牛頓輕輕地握著她的手,含情脈脈地看著這位美人。牛頓的心又跑到科學探索那裡了,他滿腦子的都是科學定律。
他像做夢似的,下意識地抓住情人的一個手指,把它當成是通煙斗的通條,硬往煙斗裡塞。姑娘痛得大叫一聲,他才清醒過來。
面對吃驚的姑娘,他連忙象只綿羊似的柔聲道歉:「啊,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我是不行了。看來,我是該打一輩子光棍!」
姑娘饒恕了牛頓,卻無法理解他,愛情又成了泡影。
雖然牛頓在感情上連連失意,但是牛頓的官越做越大。
1689年,牛頓當選為國會議員。
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皇家科學院的成員。
1703年成為皇家學會會長,並任職24年之久,同時也是法國科學院的會員。
1696年,牛頓倫敦作皇家鑄幣廠的監管。
1705年,牛頓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
牛頓在晚年一直她的表妹生活在一起,但始終沒有結婚。並且牛頓沉迷於煉金術和探索上帝解釋聖經的事中,再也沒有科學發現。
1727年3月31日(格蘭歷),偉大的艾薩克·牛頓逝世,享年85歲。與很多傑出的英國人一樣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鐫刻著:讓人們歡呼這樣一位多麼偉大的人類榮耀曾經在世界上存在。
詩人亞歷山大·波普為牛頓寫下了以下這段墓誌銘:Nature and Nature' law lay hid in night ; God said,"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自然與自然的法則,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去吧!"於是,一切變為光明。
牛頓沒有結婚,他母親的婚姻對他有影響。但是牛頓也有自身的原因。因為他性格孤傲,自持才高,誰也看不上。天才的一面是瘋子,這是常人所理解不了的。
牛頓成就
大學期間證明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牛頓法」、牛頓恆等式。
26歲成為劍橋大學教授、微積分的發明、反射式望遠鏡的研製、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角動量守恆定律的闡述、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摩擦靜電發電機的發明、冷卻定律、顏色理論……
牛頓語錄
●我願以自然哲學的研究來證明上帝的存在,以便更好地事奉上帝。
●宇宙萬物,必有一位全能的神在掌管統治。
●聖經的預言有許多可信的憑據。
●從事物的表象來論神,無疑是自然哲學分內的事。只有在科學裡揭示和發現神對萬物的最智慧和最巧妙的安排,以及最終的原因,才對神有所認識。
●我們應當把神的話(聖經),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根據我研究的結果,聖經記載是信而有證,實在遠非任何世俗的歷史書所能比擬。
●我一生中發現了兩件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我是個大罪人;第二,耶穌是位救主。
●不管任何環境,要守住耶穌救贖的真理和最大的誡命——愛人如己。
●神啊!讓我做個敬畏你的人,且因為敬畏你,而不畏懼人。
●我們因為神至善至美而欽佩他,因為他統治萬物,我們是他的僕人而敬畏他,敬拜他。
●我有好多藏書,可是我沒有時間坐下來細讀。它們的內容都很不錯,但價值卻如銅幣一樣。銅幣是有價值的,但價值太小了,許多銅幣才值一塊銀幣,有些書就好比銀幣。只有少數的書能像金幣,而最有價值、最寶貴的書就只有聖經。世界上沒有哪一門科學比聖經更確實可信。
●與神的偉大創造相比,我只是一個在海邊拾取小石和貝殼的小孩子。真理浩瀚似海洋,遠非我們所能盡窺。
●我能看的比別人遠,是因為站在了前輩科學巨人的肩上。
●這一盡善盡美的包括太陽、行星的大系統,惟有出於全能的神之手……就像一個盲人對於顏色毫無概念一樣,我們對於神理解萬事萬物的方法簡直是一無所知。
●生來瞎眼的人不瞭解光,如同我們無法明白神的智慧和全能。神的形象沒有人看到、聽到和接觸到,我們只能在他所創造的萬物中瞭解他。神仍在掌權,我們都在他的掌管之下。
●在沒有物質的地方有什麼存在呢?太陽和行星的引力從何而來呢?宇宙萬物為什麼井然有序呢?行星的作用是什麼?動物的眼睛是根據光學原理設計的嗎?豈不是宇宙間有一位造物主嗎?雖然科學未能使我們立刻明白萬物的本源,但這些都引導我們歸向萬有的神面前。
世人對牛頓的評價
●自然在牛頓面前好像是一本內容浩瀚的書本,他毫不費力地遨遊其中。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集藝術家、試驗者、機械師和理論家於一身。牛頓的各種發現已進入公認的知識寶庫,成為「偉大的人類之光」。——愛因斯坦
●將世界上的一切天才放在一起,牛頓應是他們中的佼佼者。」——伏爾泰
●他對神的認識,比我們的總和還多。——來自一位主教的評價
●近代的科學是源自牛頓對神的默想。——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教授曼紐